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 软件构造》课程教学大纲汇总

《 软件构造》课程教学大纲汇总

GDOU-B-11-213
《软件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教学内容
软件构造是软件工程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是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是:以软件复用为目的学习和构造软
件构件,不仅仅限于源代码,而是将软件构件技术扩充到需求分析、需求规
约、构架、文档、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和数据等
主要内容包括:构件表示、构件模型、构件库的设计与检索、构件适配技术、构件组装技术、软件服用、模式与框架、网格计算与Web Service、移
动Agent等。

修读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先修课程:计算系统基础,软件工程
教材:王志坚费玉奎娄渊清《软件构件技术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4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

其任务是讲授软件构造的基本原理,在传统软件工程的
基础上,掌握软件嘎欧造的基本原理、软件过程、开发方法、硬功技术以及
系统框架等。

从而全面掌握软件构造思想。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设计模式和代码级设计掌握软件构造,并掌握目前主流的构件技术,通过实验环节了解主流设计模式和组件等。

三、修读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Java语言,软件工程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
Java、软件工程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五、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第一节:软件构件技术及其演变
软件构件的认知过程(A);构件技术的发展(A)。

第二节: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
CBSE的特点(A);CBSE的意义(A);CBSE与OO技术的联系和区别(A);CBSE
的生命周期(A);CBSE的主要设计原理(B)
第三节:构件的定义与特性
构件的定义(A);构件基本特征(A)
第四节:构件技术研究的内容和目标(A)
第五节:本书的组织(A)
第二章:构件表示(2学时)
第一节:构件特征表述
信息描述(B);外部特征(B)
第二节:构件接口
构件交互作用建模(B);构件接口定义模型(B)
第三节:构件规约
构件接口(B);构件协议(B);构件实现(B);青鸟构件模型对构件的规约(B)
第四节:构件交互操作的形式化描述
自动机的概念及其扩展(B);调用接口(B)、应用接口(B)
第五节:基于软Petri的构件框架描述
P/T网(B);构件网(B);双向模拟分支(B);框架(B);组合(B)第六节:小结(A)
第三章:构件模型(4学时)
第一节:COM
接口(B);分布式构件(B)
第二节:JavaBean/EJB
EJB概述(B);EJB体系结构(B);EJB通信技术(B);EJB部署(B)第三节:CORBA(B)
第四节:CORBA构件模型CCM(B)
第五节:构件技术问题和理想构件模型(B)
第六节:小结(A)
第四章:构件库的设计及检索(4学时)
第一节:构件库概述
构件库的角色(A);构件库的分类方法(A);构件库的设计原则(A);构件
库的检索(A);构件库的实践(A)
第二节:构件库管理系统
构件库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A);构件库管理系统模型(B);构件库管理语言(B)
第三节:构件的检索
构件的描述(B);基于基调的构件匹配(B);构件检索的设计(B)第四节:构件匹配的正确性验证
关系演算(B);关系语义(B);构件的匹配正确性的证明方法(B)第五节:小结
第五章:构件适配技术(4学时)
第一节:构件适配原理
基本概念(A);常用适配方法(B)
第二节:基于交互行为的适配方法
类型适配(B);组合适配(B)
第三节:小结
第六章:构件组装技术(4学时)
第一节:组装技术简介
现有构件组装技术(B);构件组装方法分类(A);基于框架的组装方法(B);
基于体系结构的组装方法(A);基于连接器的组装方法(B);基于胶合代码
的组装方法(B)
第二节:复合构件组装原理
符合构件的组装方式(B);符合构件的性质分析(B)
第三节:构件组装框架
构件组装策略(B);用层次Petri网描述组装框架(C)
第四节:异构构件组装模型
问题及需求(B);异构构件组装模型(B);构件包装器(B);构件连接器(B);
构件组装场景(B);用户界面(A);基于异构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C)第五节:小结(A)
第七章:构件相关技术——软件复用(4学时)
第一节:概述
基本概念(A);复用意义(A);关键因素(A)
第二节:复用的其他相关技术
领域工程(B);软件构架(B)
第三节:小结(A)
第八章:构件相关技术——模式与框架(4学时)
第一节:引言(B)
第二节: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的编目(B);创建型模式(B);构造型模式(B);行为型模式(B);
基于J2EE 的核心技术设计模式(B)
第三节:框架
框架的分类(A);设计模式与框架的比较(B);框架与构件、类库的关系(B)第四节:小结(B)
第九章:网络计算与Web service(4学时)
第一节:网络的概念和特点
Internet发展时间流程分析(A);网络概念分析(B);网格的特点(B);网
格与Internet的比较(B)
第二节:网格的体系结构
5层沙漏结构(B);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B)
第三节:Web service概述(B)
第四节:Web service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Web service体系结构(B); Web service关键技术(B)
第五节:小结(B)
第十章:移动Agent技术(4学时)
第一节:移动Agent概述
移动Agent的概念(A);移动Agent的技术特征(B);移动Agent的体系结
构(B);移动Agent的关键技术(B)
第二节:面向Agent的软件工程
面向Agent需求分析的讨论(A);面向Agent的分析与建模(B);面向Agent
的方法学(B)
第三节:基于面向Agent的软件构件技术
基于Agent的软件构件技术(A);Agent的交互语言(A)
六、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
王志坚费玉奎娄渊清《软件构件技术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4
执笔:
审核:
批准人:
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