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设备巡检
3、车间级点检
有车间主任组织,各班组长参加,点检周期: 每天一次
(1)点检内容
1)点检设备运行状态和技术状态,发现异常、损坏 及磨损情况作好记录,确定修理部位,更换备件, 并制定检修计划; 2)按点检规定的项目、内容进行检查,监督并复核 班组级日常点检记录; 3)检查设备擦拭和维护情况; 4)检查车间设备的地脚螺栓,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5)检查安全设施; 6)检查设备跑冒漏滴情况。
7)检查设备润滑制度的执行情况,润滑动态台账记 录; 8)检查技术改造的审批流程,改造前后技术数据分 析对比。
2、分公司点检、点检周期
每月一次
(1)点检内容
1)按点检标准规定的项目、内容进行检查、监督并 复核车间级和班组级的日常点检记录; 2)检查关键设备和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 发现异常、损坏及磨损情况做好记录,确定修理部位、 更换的配件,并据此提出检修计划。
6)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完整齐全、可靠; 7)检查安全防护设施; 8)检查设备跑冒漏滴情况。
(三)设备检测方面
应按照三早(早诊断、早发现、早维修),检 查是预防设备出故障,防止设备在发生故障时未得 到及时发现而造成故障进一步扩大而导致成设备事 故,检查时要分清主次,即轻、重、缓、急,对主 机要害部位(如磨机轴要温度、油的质量及润滑效 果,冷却系统是否正常)。
4、班组级点检
由巡检工和维修工分别进行,点检周期巡检工按 车间制定的“岗位点检标准”中规定周期进行,每班 负责分管范围的全部设备的点检;维修工点检可实行 隔日检查制,负责点检分管范围内的设备。
(1)点检内容
1)检查设备运行中的异常、震动、异响; 2)润滑系统工作情况(油温、油压、油位、冷却 水温); 3)运转部件是否有移位、窜动等; 4)目测部件是否开裂、变形、开焊; 5)检查设备的地脚螺栓、紧固螺栓是否松动,各 风阀工作是否灵活有效;
在设备未出现异常的情况下采用巡回点检、状态 测量来判断是否正常,预防和预见性的开展设备维护、 使用、保养工作。
一、设备管理的目的
二、设备管理基本方针
三、设备管理基本原则
四、建立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目
五、实施措施
录
六、设备点检和信息巡检
七、设备维护保养及维修
八、设备润滑管理
结束语
一、设备管理的目的
为全面提升设备综合管理水平,促进设备管理流程 化、制度化、精细化,以设备运转为工艺服务的基础, 以满足工艺指标达标为要求,以全面提升设备综合管理 水平为目标,实现设备运行效益最大化,通过先进的管 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的技术改造、严格的配 件验收及使用、规范和可持续化的日常巡查与维护,获 得设备性能最佳。
5、认真、详细、真实的在设备润滑动态台账 上记录设备的加油、补油(包括数量、规格、型 号、运行效果);
6、加换油脂时要做到油嘴、油杯、油箱、注 油器具的清洁,在领油、转桶、加油时要做到 “三过滤”,防止水、尘土及其他杂物的混入, 并对加油设备及现场环境进行清洁,对未加注剩 余的油料做好储存防护;
7、根据设备润滑动态台账的实际消耗,车间 主管设备主任每月统计一次并上报公司运保部, 作为下月计划依据,检查台账记录情况并上交运 保部整理归档。
四、建立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通过目标、方针、基本原则的确定,根据以上要 求,建立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把设备管理人员、维修 人员、巡检人员有机协调,充分发挥专业人员技术优 势,细化目标责任、分级检查、层层监督、逐级负责、 责任到人,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隐患、异常和故障, 使设备动态在掌控之中,保证设备稳定运行,确保连 续运转。
所谓设备润滑是指用液体、气体、固体等将量摩擦 表面分开,避免两摩擦表面直接接触,减少摩擦与磨损 。摩擦、磨损是机械零部件的三种主要破坏形式(腐蚀 、磨损和断裂)之一。做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为了能够保 证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防止事故发生,降低维修费用 ,节省资源,降低摩擦阻力,改善摩擦条件,提高运转 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机械零部件磨损,延长设备使用 寿命,减少腐蚀、减轻振动,降低温度,防止拉伤和咬 合,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对拆卸后设备部件要清洁妥善存放,并分类或 标记,避免过程中漏装、错装造成返工或者返修; 四是工作扎实。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良好的工 作心态,要对所分管的设备高度负责。不论从平时 检查,运行中的维护、保养,还是设备润滑、故障 的排除及检修等工作中突出一个实效,实现管好、 用好、修好工作的落实。达到设备减修、提效、延 寿的目的。
3、润滑油的主要作用
润滑油在设备运转中起到:润滑、清洁、冷却、 密封、减磨、防锈、防腐蚀、冲洗、减振、延长设备 使用寿命。
(二)设备润滑监管
1、建立完善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2、制定设备润滑管理办法; 3、编制设备润滑卡片,注明设备名称、编号、 润滑部位、油品名称及牌号、润滑方式、换油周 期、换油量、补充油周期及补充油量。按照周期 注明下次加补油时间,按照设备润滑的“五定” (定质、定量、定时、定点、定人)扎实落实。
二、设备管理基本方针
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目标 和发展规划要求,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提 高设备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设备运转,谋求 设备使用周期内费用最经济、运行最可靠。
三、设备管理基本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日常防护,提高设备运 转率,降低设备故障率,提升设备安全高效运转 的原则;坚持“优化选购与使用相结合”、“维 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 结合”、“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技 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不论是设备检查、维修保养、检修或排除故障都 要突出“精、细、严、实”,一是业务技能要精,要 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总结经验,积累 经验,将经验运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二是从检查 到故障的排除要有细致的计划,有效的措施,得当的 方法,合理的步骤,工具的准备,然后确定实施方案 ,逐步进行;三是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相 应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在过程中人身和设备安全。 在设备拆卸、安装过程中严禁粗放操作,要科学合理 的操作。
听:听设备运行有无异常声音,如磨机饱磨、空
磨、糊磨,提升机料斗挂箱漏气、漏风,不正常的摩 擦声和敲击声音,通过听声音判断设备故障产生的原 因。
七、设备保养及维修
设备维修一般采用:一是以时间为基础的定期预 防维修;二是以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为基础的预知维 修两种方式进行。主要做好设备清洁、润滑、防松、 堵漏,做好“三好”“四会”。“三好”指的是管好 、用好、修好。“四会”指的是:会使用、会保养、 会检查、会排除故障。设备达到四无(无积灰、无杂 物、无松动、无油污)。“六不漏”(不漏水、风、 油、气、料、电);润滑做到“五定”(定点、定质 、定量、定期、定人)。
(四)巡检人员检查要点
1、润滑装置是否齐全; 2、油品、油质是否正确; 3、油量(位)是否适当; 4、油温、油压是否正常; 5、油路是否畅通; 6、油冷却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有效; 7、润滑自动化控制信号及控制系统是否 安全可靠。
结束语
社会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企业的高效营运,企业 生产运营离不开设备有效运行,设备运行离不开维 护、使用、保养、润滑管理,而这一系列工作要靠 大家不厌其烦的反复去做。今年公司正在技改,新 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管理向我们提出更新的 挑战,别无选择,只有诚心诚意学习掌握新技术的 操作应用,扎实认真的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再次就是看、闻、摸、测、听: 看:就是目测油位、油压、油温,冷却水温度
。运转部件是否移位、串动,部件是否开裂、变形 、开焊,地脚螺栓是否松动。
闻:用感官去识别不正常的气味,如油焦味、 三角带烧损的臭味。
摸:用手摸设备温度、震动,摸轴瓦温度及油温 ,轴承温度等。
测:用测量器具 检查运行中设备检测数据的变化 ,是否在控制数据的范围内,如震动,温度等。
(三)工作主要职责
1、按照设备润滑卡片、“五定”和相关要求 规定,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并填写好润滑记录;
2、勤检查、勤巡视,发现设备润滑系统有异 常情况或有漏油现象应及时处理或向车间主任汇 报,并得到有效处理;
3、保持润滑设备、器具和润滑油嘴以及润滑 油脂干净清洁,不混淆润滑油脂品牌;
4、按照规定期限或实际情况及时清洗储油设 施和更换润滑油脂;
六、设备点检和信息巡检
(一)集团公司设备点检分为四个层次
集团——分公司——车间——班组
(二)具体点检内容
1、集团公司点检、点检周期
每季度一次
(1)点检内容
1)检查各公司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2)检查各公司三级巡检记录以及点检发现问题的处 理、记录情况; 3)检查设备故障分析记录及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4)对有异常情况的设备进行监测和会诊,并提出解 决的措施和方案; 5)对受监控运行过程中设备故障率发生较频繁的公 司,集团生产技术部派检修人员进驻,进行排查处理; 6)检查设备检修计划的落实,检修质量及备品备件 的验收记录;
其次对已知带病运行而因生产又不能停机检修
的设备及检修后才投入运行的设备重点跟踪检查, 同时要对经常出现在同一台设备而同类的故障要查 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得以解决,如:某台设备轴承经 常损伤,首先要查明是否油质差,轴不同心,轴承 本身质量差,缺油润滑效果差,震动大产生的不平 衡,轴承密封不好灰尘进入轴承内,负荷大,间隙 调整不合理等因素。采取相对应措施加以排除。
五、实施措施
依靠什么举措来实现制度的贯彻落实,如何将各 项管理制度在设备巡检过程中得到体现,取得良好的 效果?
那就需要依靠人的感官去发现,所以人是非常关 键的第一要素。首先要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扎实 认真的工作作风,过硬的技能,良好的工作心态,能 吃苦、善钻研、勤学苦练、爱岗敬业,能够积极主动 的去做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如何执行设备巡检方案?
运行保障部
我们思考一下,导致设备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有效的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
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