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3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三章公司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通过3课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公司制度的兴起与发展;中国公司立法的沿革和特点;公司设立;公司治理结构。

教学重点:着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公司立法的沿革和特点的总体认识。

教学难点:公司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治理结构;股份有限公司的治理结构。

教学方式: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公司法概论
一、公司及其特征
公司是两个以上股东以营利为目的,共同出资并依照法律规定设立的企业法人公司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依法设立。

依法设立即公司的法定性,指公司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设立,须依法登记注册。

2、有合法的投资者。

各国公司法对于公司股东人数都作了限制性规定。

各种公司股东人数限制有所不同,一般都必须是两个以上。

只有一个出资人的公司叫一人公司。

3、以营利为目的。

公司的设立及其运作,目的在于获取利润,并将所得到的利润分配与股东,使出资人(股东)因此而获得经济利益。

4、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公司是一个有独立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组织机构,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体
二、公司的种类
公司的种类,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不同的划分,其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划分标准,是公司的股东责任性质。

按此标准,公司可分为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五种类型。

公司种类还可以按照其他标准划分。

如:按公司的信用基础可分为人合公司、资合公司、人合兼资合公司;按公司资本发行和转让范围,可分为封闭式公司(不上市公司)与开放式公司(上市公司);按公司内部管辖系统,可分为本公司(总公司)与分公司;等等。

三、公司法的概念
公司法是规定公司的设立、组织、活动与解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公司法的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

狭义的公司法,即形式意义上的公司法,单指国家制定的综合性的公司法法典,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司法指的就是狭义的公司法。

广义的公司法,即实质意义上的公司法,是指规定各种公司的设立、组织、活动、解散以及其他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泛指有关公司的所有法律,它除综合性公司法规范外,还包括其他单行的或规定于其他法律法规中的与公司有关的各种法律规范,如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关公司的法律规范。

中国公司立法存在着一些缺陷和局限性,是由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客观条件和时代背景特点决定的。

1、公司立法带有为国企改革服务的目的。

例如:公司法中有许多关于国有企业改建公
司的规定;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特别规定了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作为“单一投资主体”设立或改建“国有独资公司”,并设专节对这种公司作了规定;在公司设立制度、合并与分立及其他一些规定中,赋予行政机关较大权力,保留较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

2、我国的公司法存在许多同WTO规则和国际通例相冲突的规定。

WTO要求贯彻非歧视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和公开性原则。

而我国法律对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所作的过多限制,在外商投资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程序、外汇管理等方面的一些特别规定,许多已不符合时代要求。

3、公司立法需要对市场经济及现代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如网络公司做出具体的规范。

第二节公司的设立
一、企业设立的定义
企业的设立,是指企业从发起筹建到正式成立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成立企业而进行的各种必要行为。

二、企业设立的基本制度
自罗马社会以来,对于企业设立,各国曾实行过各种不同的制度,主要有:
(一)自由制。

(二)特许制。

(三)核准制。

(四)准则制。

三、公司设立的条件
1、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二)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三)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五)有公司住所。

2、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二)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三)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四)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五)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六)有公司住所。

四、公司资本制
1、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

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五百万元。

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

2、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

第三节中国公司法修改与完善
一、修改
1、修订后的公司法,完善了公司设立和公司资本制度方面的规定,降低了公司设立的“门槛”;将“一人公司”纳入公司法的调整范围。

2、修改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规定,包括完善了股东会和董事会制度,充实了股东会、董事会召集和议事程序的规定;增加了监事会的职权,完善了监事会会议制度,强化了监事会作用;增加了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的规定;对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的忠实和勤勉义务以及违反义务的责任,作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

3、充实了公司职工民主管理和保护职工权益的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更充分地体现了我国公司立法的社会主义特色。

4、健全了对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包括为保证股东的知情权,增加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查阅公司财务会计账簿的规定;增加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时,可以实行累积投票制的规定;增加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的规定;增加了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定。

5、增加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或称为“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规定。

二、问题
1、对公有制企业的改制,建议在公司法中明确表述为“必须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不能只是以其他形式听取职工意见。

2、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报酬、监督手段等都没有明确。

3、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

4、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十万元。

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

5、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这里规定的是自然人的半数,还是持半数以上股份的发起人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