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安全用电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九年级物理安全用电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承汉,曾用笔名谷风。 远祖系蒙古族。1923年10月生于山西定襄县一个穷苦的 农民家庭。1940年开始发表诗,1941年在成都发表诗 剧《智慧的悲哀》,1942年发表在桂林《诗创作》上的 《鄂尔多斯草原》引起诗歌界的注视。1943年考入设在 陕西城固的西北大学俄文专业。1945年初在西安主编文 艺期刊《流火》。1948年夏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 1948年8月进入华北解放区。建国初期,在大学、部队 工作过。1955年5月因胡风案被拘捕审查,直到1980年 秋才得到平反。70年代在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期间,诗从 悲愤的心灵里突然升起。1979年以来,创作了约二三百 首诗。曾写过《滹沱河和我》,描写了小时候与滹沱河
• 半棵树在荒凉的山丘上 • 面对风雨傲然侧身挺立 • 遭雷电打击依然坚强高大
• “树”因为直因为高而被“雷电”从树尖到树根劈 掉了半边,可见天庭的权威忌恨地面苍生中的出 类拔萃者,实际上不容许这些生命有自己的生存 意志和发展的自由与权利。然而生命的自由意志 (还有生存智慧)又是无法摧毁的。树的外部形体 的残损与内在精神的完整,对天庭的暴虐是一种 控诉也是一种反讽。令人悲怆的是,暴虐而阴险 的雷电不允许它的权威受到挑战,已身受重创的 树,随时还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树的“倔强” 程度,与遭受打击的程度,几乎是成正比的, “半棵树”极富性格和命运的悲剧性,它是当时 知识分子精神人格的写照,它的遭遇触击到当时 社会冲突的一个深隐的层面,也就揭示了知识分 子在当时中国命途多舛的原因。


• 据牛汉讲,《半棵树》是1972年 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诗人 看到同是下放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 受触发而写的。这“半棵树”可以 说是暗指冯雪峰的,但又不完全是。 这首诗的象征意味极其鲜明,它更 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 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 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 统。
1、根据欧姆定律知道,导体中的电流 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2、用手分别触摸一节干电池的正负 极、安全电压值是多少?在此情况下绝 对安全吗?
二、人触电就一定会死亡吗?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安全 电压值是多少?在此情况下绝对安 全吗?
三、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 是怎样发生的?
• 真的,我看见过半棵 树 在一个荒凉的山丘上
像一个人 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 侧着身子挺立着
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 电 从树尖到树根 齐楂楂劈掉了半边
• 春天来到的时候 半棵树仍然直直的挺 立着 长满了青青的树叶
半棵树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 岸
人们说 雷电还要来劈它 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 么高 雷电从远远的天边盯 住了它
火线 零线
四、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
生活用电中要特别警惕什么?
五、家用电器的安全用电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 器,外壳一定要接地。
高压危险
六、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U
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七、触电的急救 这种方法行吗 ?
该怎么办呢?
小结:
1、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2、安全电压值 3、触电的四种形式 4、用电常识 5、安全用电的原则
的往事经历。
• 牛汉的《经过了长期 的悼念一棵枫树》获 1981年-1982年文学 创作奖,《温泉》获 全国优秀新诗集奖。 牛汉的诗,兼有历史 的深度和心灵的深度, 兼有对于社会现实的 体验和生命的体验, 兼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 这首诗可以说是一首咏物言志 诗。全诗以“半棵树”作为一 个核心意象。以“半棵树”为 题目,给读者一种残缺感,一 种与通常生活经验中的作为完 整形象的“一棵树”相背离的 陌生感,一种视觉的冲击力。
一、触电是怎么回事?
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 时,有电流通过人体,这就是触电。
电流对人体的危险与哪些因素 有关?
电流大小、通电时间长短、电流通 过人体的部位,等等。
另外,有资料标明相同电压的交流 电与直流电,交流电对人体危害更大。
二、人触电就一定会死亡吗?发 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安全电压值 是多少?在此情况下绝对安全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