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商银行风险管理

工商银行风险管理

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施的调查报告
工管系08级物流5班姓名:谭小林学号:0801405012
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息政策,指导和协调各机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资信调查、付款方式的选择、信用限额的确定到款项回收等环节实行的全面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款项的安全及时回收。

工商银行针对于信用风险的管理主要是从如下一些方面来实施的。

一 .公司客户信用评级
工商银行以详细的定量和定性指标为基础对银行的客户进行信用评级,考虑的因素广泛,例如客户的还款能力及意愿,客户的行业及运营地区等。

银行的公司客户按信用评级从AAA到B分为十二个内部评级。

银行对各新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并且每年重新评估公司客户的信用评级。

具备AA-或以上信用评级的申请人可获授无担保贷款。

对于具备AA-以下信用评级的客户,银行要求贷款有担保品,或由第三方保证。

整个信用评级流程由银行内部开发的信息系统支持。

银行计划于内部评级法二期工程时进一步提升信用评级体系。

二.公司客户授信额度核定
工商银行在考虑了客户的信用评级,对客户信贷纪录和财务需求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后确定客户的总授信额度。

银行的一级和二级分行根据其各自的权限审批授信额度申请。

当从银行的信贷前台人员收到授信额度申请报告时,一名主审查人将被委任根据银行的内部政策和流程审查该申请。

如授信额度在发放该项信贷的分行的权限内,该主审查人会将其审查结果和建议递交予该分行的信贷审查委员会作进一步审议。

超过发放该项信贷的分行权限的授信额度申请,必须呈送拥有所需权限的较高级分行直至(如有需要)总行。

经总行或分行相关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必须进一步由有权人签批,其通常为总行或分行高级管理层。

三.公司客户贷前调查
当客户申请一笔新贷款时,银行的贷前调查一般包括:(i)评估与客户的财务状况和信贷历史有关的任何近期动态;(ii)审阅贷款计划用途;(iii)评估担保品或担保人(如有)的财务状况;(iv)评估与该笔贷款相关的整体信
用风险及潜在财务回报。

四.公司客户贷款审查审批
如某个公司客户经理建议批准一笔贷款,他会将包括其评估报告在内的信贷申请文件提呈相关信用审批部的主审查人审查,如贷款有担保品或用于某一项目的融资,银行的授信业务部将就有关担保品或项目进行独立评估。

主审查人对贷款申请文件进行审查后,会编制成包括其审查结果和建议的报告,并将报告提交予该分行的信贷审查委员会或更高级别分行或总行的相关委员会审批(视情况而定)。

与授信额度核定的程序相似,该委员会的决定必须进一步经有权人(如总行的高级经理和分行高级主管)批准。

一些小金额和低风险的贷款申请不需任何委员会审批,然而在此情况下,必须由拥有相应权限的信用审批主管人对主审查人提呈的报告进行批复。

五.公司客户贷后监控
工商银行总行和分行的信贷管理部负责贷款的贷后监督检查。

银行对客户贷款进行持续贷后监督和检查,包括定期评核客户以尽早发现任何潜在的未能偿付款项或其他风险,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违约风险和进行补救行动以使潜在损失最小化。

六.公司客户信用评级
为不同客户而设的评核频率,随客户的信用评级和可能影响客户偿还银行贷款能力的情况而有所不同。

工商银行分行的信贷管理部负责监督其管辖范围内的信贷业务。

银行的贷后监控人员一般依赖来自银行前台的文件、客户文件和银行内部数据库。

银行对下级分行的贷后监控着眼于其是否遵从银行的政策及程序、信用风险评估及任何担保品的有效性及可执行程度。

银行的贷后监控人员亦定期分析客户信用风险,并根据其发现的问题制定具体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七.公司客户贷款分类
我国境内所有商业银行均须要按照五级分类制度对未偿还贷款进行分类。

自2005年10月起,工商银行采用贷款十二级内部分类体系,对工商银行的公司贷款进行分类,以细化五级贷款分类制度。

工商银行仍使用五级分类制度对工商银行的票据贴现及资产负债表外的承诺(如担保)进行内部分类。

工商银行贷款十二级内部分类体系考虑了定性和定量因素,包括有关贷款人信用评级、债项担保、欠款的逾期天数等许多方面的因素。

该体系采用量化打分模型,由CM2002系统自动初始分类。

公司客户经理和信贷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权限内经过批准对初分结果进行人工修正,最终确定贷款质量分类。


商银行每月会重新确定各笔贷款的分类。

工商银行贷款十二级内部分类体系有助于工商银行更好地监控资产质量的变化、识别潜在的信用风险,更有效地对工商银行贷款组合进行贷后管理。

该体系加强了工商银行的贷款监控功能,提升了工商银行的整体信贷管理水平。

八.公司客户不良贷款管理
总行及分行的风险管理部承担不良贷款管理的职责。

当一笔贷款成为不良贷款后,该贷款的管理工作将会转移至相关的风险管理部。

为了加强及提升对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的管理,工商银行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和收紧不良贷款的管理流程,工商银行不断发展实用且高效的措施及方法回收或处置不良贷款。

工商银行主要根据每笔贷款类别对不良贷款进行管理。

对于次级类贷款,工商银行主要监控借款人的流动资产和现金流量并关注任何重大业务变化。

对于可疑类贷款,工商银行密切监控借款人和相关担保人的业务状况,加强对借款人资产的审查和保全,并积极清收这些贷款。

对于损失类贷款,工商银行除按有关监管规定核销该等贷款外,还继续尽力清收该等贷款。

为了收回不良贷款,工商银行一般会在需要时采取下列行动:(1)催收通知;(2)现金清收;(3)重组不良贷款;(4)处置担保品或实现担保;(5)通过诉讼或仲裁程序清收;(6)在采用全部其他清收方法仍无法回收后进行核销。

为了更好地对重组贷款进行管理,工商银行于2006年4月实施了一系列的指引,说明重组贷款的调查、审批、重组后管理的相关定义和适用的条款以及有关的职责分配。

根据这些指引,则重组贷款不可在重组后马上分类至比次级更高的类别。

如果重组后的贷款依然逾期,或重组贷款的借款人依然无力偿还,重组贷款不可归为比可疑类更高的类别。

重组贷款的分类至少在6个月的观察期内不得调高。

九.零售客户贷前调查评估
经办行收到个人贷款申请后,两名个人贷款调查人将采用CIIS和其他有关的信息系统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贷款申请人进行招股说明书尽职调查。

根据他们的尽职调查,个人贷款调查人向贷款申请人进行信用打分,并向核查人作出建议。

核查人检查申请及核对个人贷款调查人的调查结果。

如果核查人确认个人贷款调查人的建议,则将贷款申请材料提交给有关分行的个人信贷审批中心。

十.零售客户信用审批及放款
在收到贷款申请资料后,有关个人信贷审批中心将指派一名贷款审查人进行进一步的尽职调查,以核实贷款申请资料中所载的信息。

如果该审查人建议批准贷款申请,该申请将提交至个人信贷审批中心的信用审批主管人作出最终审批。

如果贷款额超过经办行的信贷审批权限,则贷款申请将提交给具有审批权限的上一级分行。

十一.零售客户贷后监控
工商银行发放的个人贷款的贷后管理主要是由总行及分行的信贷管理部门负责的。

工商银行对工商银行的个人贷款进行贷后监控,以尽早发现潜在的不偿还或其他风险、执行预防措施以减低违约风险,并采取补救行动以减低潜在损失。

工商银行的贷后监控人员亦依赖个人信贷管理系统(PCM2003)来对个人信贷组合的资产质量进行非现场监测,并监控在其管辖范围内的分行和支行的资产质量。

工商银行的信贷管理部门会定期审查监测结果。

十二.个人客户贷款分类
工商银行采用五级分类制度对个人贷款进行分类。

工商银行的一级和二级分行可在相关授权额度内对个人贷款进行分类。

工商银行的PCM2003系统根据量化类别(如本金或利息拖欠时间)自动将工商银行的个人贷款分类。

经有关分行部门批准后,工商银行的信贷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多种定性因素(包括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相关担保品和担保的状况)的评估来调整自动贷款分类,以充分揭示风险。

十三.清收不良贷款
工商银行的个人不良贷款主要由总行及分行的风险管理部门管理。

作为工商银行加强个人贷款贷后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工商银行于2001年实施了关于个人贷款文件和相关记录保存和使用的标准化规定和程序。

工商银行已经针对个人不良贷款在全行范围内实施了标准追收流程。

工商银行在必要时,将进行法律诉讼,以收回不良贷款,并寻求对有关担保或保险责任的执行。

十四.信用卡业务
工商银行对贷记卡评估和批准过程实施了申请人评分机制。

对于人民币贷记卡和准贷记卡,工商银行总行提供了一个评分模型,各一级分行实施具体的评分标准以显示其运营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状况和消费支出水平。

对双币贷记卡,则由总行提供全行使用的评分模型和标准。

在贷记卡申请评审过程中,工商银行还参考工商银行内部使用的CIIS管理系统和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信用数据和中国银联的信用数据。

工商银行总行对全行所有贷记卡交易进行监督,对异常贷记卡交易进行持续监控与分析,以减少诈骗和蓄意拖欠的机会。

十五.资金营运业务
工商银行的资金运营业务,由于进行投资活动和同业拆借活动而面临信用风险。

工商银行人民币投资组合主要包括我国政府和其他境内发行人发行的债务证券。

工商银行向除我国政府外任何境内外实体购买债券,或向境内外同业拆借的金额均以工商银行对该实体的核准授信额度总额为上限。

外币计价投资组合主要包括投资级别债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