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乡低收入群体现状调查与思考

城乡低收入群体现状调查与思考

城乡低收入群体现状调查与思考【摘要】党的十七大以来,政府切实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推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

随着我们党在“十七大”提出的“注重民生,构建和谐”执政理念地深入贯彻执行,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也在持续增大。

2019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民生问题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而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切实提升城乡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作者利用暑期对云南省某县低收入群体生活、医疗、教育三个方面的现状实行了调查。

本实践报告首先对“城乡低收入群体”实行了界定,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及党和政府相关举措,论述了调查地区从低收入群体现状,并就调查中发现的现象和问题实行思考分析,提出解决问题和完善体制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医疗教育民生某县调查时间:2019年7月27日至2019年8月13日调查地点:云南省某县前言一、社会实践相关背景(1) 调查地区说明本次调查地为作者家乡,云南省某县。

会泽地处滇东乌蒙山脚,是出滇如川的重要通道,县城四面环山,多条水流汇集。

红军长征时期曾在会泽水城扩军,会泽人民参加红军,补充了红军力量。

因为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会泽至今任然是贫困大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贫困面积大,贫困水准深,至2019年底,尚有51.9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1.2%。

[1]据当地民政部门统计,当前年收入98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任有26.14万人,县城低保达5384户、10761人;农村低保共70200人。

[2] 以上真实数据充分反映了某县的发展状况,调查人群均明确为低收入人群,使得本次调查具有了实际的意义性和目的性。

~ 1 / 7 ~(2) 调查相关背景知识低于国家或省规定的年收入或月收入人群(我国发布的云南全日制最低工资标准为680元/月左右)。

较低收入人群受影响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购买家用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远高于较高收入人群。

这个反差十分鲜明,最低收入人群的家用食品开支占总消费的比例为10.5%。

[3]低收入群体只要指收入低收入群体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其普遍存有于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时期。

无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达、富裕水准如何,总有一部分群体处于收入较低或相对较低的状态。

一般来说,低收入群体能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另一部分是收入水平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收入增加幅度明显低于当地其他人的收入增长幅度,是一种相对的低收入。

[4]我国对于城乡低收入人群始终的给予高度注重和长期政策性扶持的,当前一些具体措施例如:努力稳定物价,防止价格上涨给低收入人群带来更大生活压力;提升低保标准和低保对象补助水,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另外,我们每天在新闻里听到的“保障性住房”也是切实保障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总体来说,城乡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况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对于整天在大学校园里我们,注重这样一个社会群体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一些政策的深入了解,我深深地体会到我国当前虽然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但是人民生活水平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我们理应承担起这份振兴民族的重任,让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正文(1)调查回顾作者利用暑假近三周时间,完成了此次调查实践活动。

首先,作者通过网络获取了关于“我国低收入人群”的相关信息、初步了解了相关政策,对实践的实行有了充分的准备。

之后,是对调查地状况的了解,通过某县政府办公室得到了某县基本县情,通过某县民政局和金钟镇民政办了解到了我县民政工作展开状况、针对性措施和低收入人群分布。

以上工作的展开经过长期真诚的沟通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最终民政部门和作者商讨了调查方案,使我对调查有了更大的信心。

调查关键步骤是走访调查低收入人群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在一次又一次的谈话中,我慢慢体会着、实图理解这个群体的思想,越发强烈地感觉到低收入人群生活压力的巨大,但同时也感觉地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最后,每去一个地方,每走访一个家庭,我都会详细记录感受,实行思考。

调查也并非一直顺利,调查的开始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一方面来自于当地相关部门的不支持、不注重。

以前他们接待的很多大学生、媒体记者都是只注重负面的东西,甚至不负责任地夸大、脱离事实,造成了不良影响。

自然让他们产生了排斥心理。

但经过长时间、多次地解释和真诚地沟通,并且作者承诺本次报告只用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全过程不拍摄照片、完成该当地提交审阅等。

最终,某县民政局、县政府办公室决定支持此次调查活动,使得实践的展开有了很大进展;另外一方面的防碍源自于受访者,当地低收入家庭主要构成人员是受教育水平低、农村人口或是无职业者,生活的压力和长期生活在贫困地区,使得他们对外界产生了习惯性的排斥,他们甚至不礼貌地拒绝一切请求。

最终,跟随当地民政部门真诚和居民沟通,才得到了他们的信任,顺利展开了调查实践。

(2)调查地区低收入人群现状论述本部分作者根据实地调查所见所闻,真实反映受调查地区被访低收入人群现状,因为时间精力有限,本次调查主要侧重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医疗保障、教育等三个方面,旨在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实行思考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a. 低收入人群生活现状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长期处于温饱线,他们不会受饿,但是食物质量差,膳食搭配不合理,未能很好满足很好营养需求。

本次调查走访,某县金钟镇下岗工人车叔叔一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车叔叔原是某县自来水厂的工人,妻子张阿姨自己经营一家服装店,女儿就读初中。

几年之前,车叔叔还在水厂上班的时候,效益还不错,虽然不算富裕,但是能够达到小康水平,一家人其乐融融。

后来单位重租,更新了设备,很多流程实现了自动化,这样一来辞退了大量员工,车叔叔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车叔叔和张阿姨收入加起来不到1000元,从前父母医病花费了很多钱,家里没什么积蓄。

阿姨买的服装是普通的大众消费档次,但因为店面地点比较偏僻,生意也就少了很多。

张阿姨说,他们家每周吃一次肉,都是等周五晚些时候去菜市场买的,她笑着说,那时候买是一周最便宜的,第二天就是周末要上新鲜肉,但我们都知道,这个时候的肉质量很差。

他们穿的衣服都是很便宜的,女儿很漂亮,但没有怎么打扮,穿着的裤子都洗得有些发白。

他们就这样过着平淡的日子,车叔叔也在努力找工作,但是都是打些短工,因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得不到高收入的工作。

女儿学习很认真,成绩也挺好的,没有什么爱好,最喜欢去书店看书,因为家里买不起很多书,不到万不得已或者是不能缺少,女儿都不开口向家里要钱买东西。

作者心里深深明白,女儿的这份远远超于年龄的成熟和懂事是生活现实逼迫的,是无奈的。

采访过程中,张妈妈反复给女儿说着一句话:“姗姗,要像这位哥哥一样,好好上学读书,上好的大学今后有好工作。

’车叔叔在一旁抽着烟,女儿走后,他叹着气说:“怪做家长的没有水平,这么听话的女儿,没有给她很好的教育,充分培养兴趣特长的,但是因为没有经济主持,没能做的。

”现在,车叔叔正在学习驾驶,他想之后贷款买辆车跑出租车生意。

作者真心祝愿他们生活好起来!~ 3 / 7 ~以上是对一个普通的低收入家庭的真实描述,某县像这样的家庭很多,甚至更加贫困。

他们生活在贫困边缘和贫困中,在社会底层挣扎着。

b. 低收入群体子女教育现状要改变贫困最长久和根本的办法是教育,让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拜托贫困的更本。

在本次调查中,作者发现低收入家庭中子女受教育问题上,家长的态度和观点大致分为两大类:①坚决支持子女多读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子女收到尽可能好的教育,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生存状况;②对子女教育不够重视,只希望今后儿女能养活自己和今后家庭,并不是强烈希望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甚至对其顺其自然。

作者调查中走访了王先生一家,王先生一家以加工出售米线为生,全家每月收入在2600左右,但家里有3个孩子,分别在就读小学和初中。

因为加工米线流程较为复杂,家长常常让读初中的女儿和儿子帮着家里干活,他们经常忙到夜里很晚才能入睡,第二天的学习很受影响,学习成绩自然很差。

在和家长谈话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家长的真实思想,他们认为接受长久、良好的教育成本太大,且会受到很多防碍,比如要进县里最好的钟屏中学就读初中,就必须是城镇居民户口,而低收入人群大多为农村户口,这样以来就就限制了他们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和机会。

另外,对于很多家庭,每年的学费是很大的经济负担,有的家里的孩子,即使考得起大学,昂贵的学费也使得他们对于读不读的问题上必须考虑再三。

另外,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

这个系列问题的交织,使得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读相对“便宜”和“实惠”的技校,让子女有一技之长。

不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导致了贫困的恶性循环,在这个层面上面家长和孩子都有无奈之处,他们也希望摆脱这样的处境,但是这样一个过程是漫长和艰辛的。

c. 低收入群体医疗现状本次调查实践过程中,作者特意走访了某县人民医院,利用医学生背景和病人直接接触,了解低收入人群的就医环境和条件。

另外和医院医生谈话中了解到了现行很多医疗保障性政策的利弊。

~ 4 / 7 ~下面说的这个真实的事件,发生在作者在某县人民医院,不论从实践的角度还是医学生本身的身份,它都给了作者很大的触动。

就在作者去医院走访调查低收入人群患者那个下午,恰好遇到主治医生正和一个患者实行交谈,患者情绪激动,医生仅仅耐心地给她说着什么,但患者看似很不愿意听的样子。

作者走过去了解了情况,得知那位医生交谈的妇女是患者家属,患者为妇女的父亲,患了食道癌,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接受病人时患者很愿意,但在入院的第三天,医生刚要实行手术,患者就要求出院,唯一要求一个医院开据的出院证明。

医生很为惊讶,再三询问后得知患者家庭贫困,他们连生活保障都很成问题,是农村人口,农作物收成决定了每年的经济收入。

患者家属向医生解释,其实住院不是为了治疗,而真实目的是想拿到医院开据的住院证明,拿到这个证明就能够到民政部门申请大病救助金,这样一笔几千块钱的资金能够维持这个家庭好几个月的生计。

当听到以上这些时,我难以相信这个切是真实的。

我不敢再去打扰这位患者的家属,我想每个人都不愿意走到这个步,但生活的压力逼迫他们不得不这样做。

很寒心地写下这段文字,同样祝愿他们安好!(3) 问题*思考*建议a.增强低收入人群生活保障投入,提升城乡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增强物价监管,防止不良涨价行为,保证低收入人群能够买得起生活必需品,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有水平买得起好的商品,提升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增大救济金、社会保障金、医疗保障金等专项资金的投入,解决低收入人群直接生活保障问题。

解决好困难群体问题,关键在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社会救助困难群体的长效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