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汉语词义引申的方式

古汉语词义引申的方式

(一)连锁式引申:
1、要:金文作垮、鏗,《说文》:“要,身中也。


①昔楚灵王好细要。

(《墨子•经说》)
②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

(《战国策•策》)
③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

(《左传•襄公三年》)
④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论语•宪问》
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孟子•公丑》)
⑥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

(白居易
《红线毯》)
“要”的意义可以用下表描述:
①腰(人体的中
间部分)②中间(事
• •
物的中间部分)③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
• • • •
前进)--------- ④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
己的欲望)-------- ⑤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
望)------ ⑥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2、防:《说文》:"防,隄(堤)也。


①以防止水。

(《周礼•地官•稻人》
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③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一年》)
④义礼义防民。

(盐铁论•本议)
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

(《后汉书•桓谭传》)
⑤君子行有防表。

“防”的意义线索可以用下图表示:
① -------------------------------------------------- 堤坝(堵水所用
的建筑)--------------------------- ②堵水、防
止水患(堤坝的作用是堵水)------------ ③禁止、防备、
防止(由堵水泛指堵塞禁阻等意思)------------- ④约束(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⑤规、标准(有约束而形成的行为规)
以上两例和“朝”的词义引申脉络一样,由本义过渡到直接引申义,再过渡到间接引申义,中间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像链条一样。

我们把这种引申脉络称作连锁式引申(也叫做链条式引申)。

(二)辐射式引申:
1、节:《说文》:“节,竹约也。


①竹则笋苞抽节。

(左思《吴都赋》)
②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周易•说卦》)风断蒲草
节,霜埋翠竹根。

(杜甫《建都十二
郎》)
③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庄子•养生
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汤问》)
⑤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起舞。

(蒲松龄《促织》
⑥时穷节乃见。

(文天祥《正气歌》)
⑦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论语•微子》
⑧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子•天论》
⑨(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

(《汉书•建传》)
“节”的引申线索可以图示如下:
f②木节、草节(用于草木)
③关节(用于动物)
④季节、节气(用于时日)
① -------------竹节k{⑤节奏、节拍(用于音乐)
⑥气节、节操(用于道德)
⑦礼节(用于社会)
⑧节约(用于用度)
I⑨旌节、节杖(用于外交)
“节”的引申是根据“竹节”的特点而来的,可以表示为:
1连接(引申为事物的连接处):②③
①< 分段(引申为事物的分段处):④⑤
、制约(引申为约束等意思):⑥⑦⑧⑨
2、问:《说文》:“讯也。


①既克,公问其故。

(左传•庄公十年)
②伯牛有疾,子问之。

(论语•庸也)
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战国策•燕策)
③淑问如皋。

(《诗经•鲁颂•泮水》)
④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僖公四年)
⑤既而羁寄京师,久无家问。

(晋书•陆机传)
⑥恣所为不问。

(柳宗元《童区寄传》)“问”的引申脉络可图示如下:
厂②问候、慰问
③审问
①询问④责问、追究
⑤音讯
L⑥过问、干预
3、贱:《说文》:"贾少也。


①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②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

(《非子•有度》)
③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战国策•齐策》)
④老臣贱息舒祺,年少,不肖。

(《战国策•策》)
“贱”的引申线索如下:
(②地位低下、卑贱
①价钱低< ③轻视、认为卑贱
<④自谦词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所有的引申以之间是并列的关系,都是直接从本义引申而来的直接引申义,就象是以本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来的一样,这种情况叫作辐射式(或放射式)引申。

(三)综合式引申:
1、信:《说文》:“诚也。


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②与朋友交,能不信乎?(《论语•学而》)
③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④舜其信仁乎?(《非子•难一》)
⑤用为符信,上书自。

(《史记•外戚世家》)
⑥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

(杜甫《寄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
⑦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孔雀东南飞》
⑧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圭寸京信半题诗。

(元稹《书乐天
纸》)
“信”的义项可以分析如下:
①言语真实:言语+真实;
• •
②诚信:对人的态度+真实;
• •
③相信:确认+某种情况+真实;
• •
④的确:某种状态+真实;
• •
⑤信物:用来证明情况真实+物品;
• •
⑥信使:携带信物传递消息或命令+人:
⑦音信:信便所传递的+7址
⑧书信:传递消息的+文字材料。

“信”的引申线索如下:
f②诚信
①言语真实'③相信
< @的确一<5)信物——⑥信使一'
⑦ -------------- 音信⑧书信
从“信”的引申线索可以看出,第二、三、四、五几个义项都是直接引申义,由本义到这几个义项的关系是辐射式的;第五、六、
七、八等几个义项则是一环扣一环的连锁式引申。

整个引申脉络综合了辐射式和连锁式两种,这种情况称为综合式引申(也叫复合式引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