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心理健康根据音乐舒缓、激烈、忧郁、高昂的不同特点,组成各种配方,对不同的心理症状进行治疗。
音乐走进健康人的心灵,带来的是心灵的丰富,而对于有心理障碍的人来说,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是心灵的修复。
音乐治疗的起源:说起音乐治疗,在中国还比较新鲜,但在美国已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学科了。
用音乐治病的历史,从人类文明诞生的第一天就已经存在了。
过去很多宗教仪式,包括原始部落很多舞蹈和音乐仪式,虽然如今可能被看作迷信,但在当时确实具有很多神奇的效果。
真正说到学科建立应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普遍在大学里建立了这个学科。
二战中,美国士兵很不习惯东南亚的气候,当时战争进行得很残酷,生活条件、医疗条件都非常差,据记载,有一个野战医院满地躺的全是伤兵,由于缺医少药,加上天气炎热,蚊叮虫咬,手术感染率非常高,死亡率也很高,战士们一片叫骂声。
为了使伤兵的情绪有所改善,有个医生拿了一个留声机,放一些大家喜爱的美国流行音乐。
伤病员们听到音乐,很快情绪就平静下来。
有趣的是,后来这位医生发现,伤员感染率、死亡率大大下降了,而且外科手术愈合期明显缩短。
于是他将这一现象报告给国防部,美国国防部马上给各个野战医院配备了留声机。
为什么听音乐有这么好的效果?初始的研究发现,人在听音乐的时候心率减慢,后来用更先进的仪器观察,发现听音乐使人的肌肉放松了。
更深一步研究发现,人的内分泌发生了变化,肾上腺素的分泌明显下降,脑垂体会分泌出一种物质“内腓肽”,类似于吗啡。
而人们在心情愉悦、欢欣状态时血液中内腓肽的含量一定是升高的,也就是说音乐能在机理上给人心情上愉悦的感觉。
毒品实际上是类内腓肽的一种东西,当外援性的内腓肽进入血液以后,脑垂体本身的内腓肽分泌量就会下降,如果越来越多地依靠外援,最后脑垂体可能就不分泌了。
这时候,你就浑身难受、四肢无力。
而音乐在机理上能刺激人的脑垂体,促进人的放松、内稳。
后来,一些医院雇用音乐家到病房给病人演奏,发展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包括放音乐聆听、一同合唱、跳舞、演奏等等。
音乐家的介入使这一学科发生了质变,音乐治疗就渐渐成熟了。
音乐不再是一种单独地被听,而是要病人主动地介入。
让纯粹的音乐家来医院做这些事是不够的,于是,美国的堪萨斯州大学等几个大学开始设立了这个专业,到现在已经发展六十多年、有八十多所大学设立了这一专业,包括本科、硕士、博士。
由于它受到心理学各种流派的影响,又涉及到音乐的不同风格,所以,音乐治疗的流派是非常多的。
(在美国,音乐治疗的使用面非常广。
首先,是运用在精神病院;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领域就是儿童,比如说弱智儿童、孤独症儿童、学习障碍儿童,还有社会行为障碍儿童。
对于弱智儿童,你用正常的教育方式是不行的,然而他在快乐的音乐中去学习,效果会非常好,说白了就是寓教于乐,因为绝大多数儿童都非常喜欢音乐。
孤独症儿,也就是常说的自闭症儿,他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愿意与别人交流。
患这种病的人情感淡漠,和家人甚至母亲都没有亲情的联系;此外就是语言发展障碍,不爱说话或者说话也是无目的的,可能嘴里不断地背电视上的广告词,语言只是他用发音对自我的一种刺激。
用音乐的手段交流,这些儿童变得易于沟通,让儿童和音乐治疗师逐渐建立良性的联系,然后再把这种联系泛化到和父母建立亲情,是一个很自然的转化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音乐活动让他来学习表达,包括通过唱歌来学习语言。
综合医院也大量使用音乐疗法,如外科手术过程中和恢复期使用音乐。
还有妇科的分娩,音乐可以减痛,因为内腓肽还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我曾经参观过在音乐陪伴下分娩的过程,那些孕妇脸上一点痛苦的表情都没有,很顺利地就把孩子生下来了。
在康复医院,术后或事故造成的肢体残障,其生理功能的恢复也在大量地运用音乐治疗。
比如说脑中风以后遗留的普遍问题是一侧脑瘫,在恢复期有些人是可以慢慢恢复过来的,但这个过程非常缓慢,有些人可能终生不能恢复。
功能恢复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训练病人走路,这是神经系统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人在走路的时候,大脑是在进行着一个计算过程——从一步到下一步,两脚之间的距离有多少,我需要花多长时间、多大力量,来完成这个动作。
但是,通常脑偏瘫的病人缺乏这种能力。
如果这个时候给他们放进行曲这种节奏感比较强烈的音乐,而且是按照他当时的步伐速度来制定,病人就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他的步点。
当他逐渐找到自己的步点时,再把音乐的节奏逐渐加快,一直到他恢复正常速度为止,这种音乐治疗的效果非常不错。
)音乐产生的功能:音乐治疗的应用是很广泛的。
下面我想讲一下为什么音乐能够治病。
一般来说,音乐治疗是基于音乐的四个基本功能:1.第一个基本功能是音乐的生理功能。
这个其实我刚才已经说过了,人在听音乐的时候客观上生理会发生很多很多改变的。
很多像音乐的镇痛啊,音乐的放松啊,减压啊,很多很多,实际上都是单纯依靠音乐的生理功能。
2. 第二个基本功能是音乐的社会功能。
因为音乐从其起源上来讲,是一个社会性的东西,它是不能被一个人自娱自乐的。
也许,这几天你一直自己在家唱歌,演奏乐器觉得很快乐,但是不能永远只唱给自己听的,这种活动本身要和别人互动的。
那么它就是一种社会的活动。
我顺便说一下,为什么北京很多老年人跑到大街上去跳舞、扭大秧歌。
我第一次从美国回来时惊呆了,看到很多老头、老太太在大街上穿着红红绿绿的衣服,脸上抹着五颜六色的粉,还有那么多人围观,觉得这不像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中国民族性到老了以后要比较含蓄,穿衣服尽量要穿深色的衣服,不穿花衣服,更不要说大庭广众之下又唱又跳的。
但我确实看到了这些老年人对这项活动的喜爱和享受。
曾经有一阵北京市政府要取缔这项活动,因为到处都在敲锣打鼓,噪音污染,影响别人休息。
但老人非常喜欢这项活动,所以不能这样做。
为什么呢?因为老人在晚年最怕的就是孤独。
他从原来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联系中退下来以后,进入了一种社会性的孤立状态,这对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可以说是第一杀手。
老人一旦进入孤独状态,他的生理健康状态就急剧的下降。
他会认为自己现在是一个废人了,成为了别人的包袱,身体也觉得不灵便了,出门也不方便了。
老年人最怕的就是孤独感,而扭秧歌这种活动给老年人提供了一种重新建立新的社会联系的环境。
活动活动筋骨倒是次要的,主要是他的心理的需要,保持和建立自己的社会联系的需要。
3.第三个是音乐的情绪功能。
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会影响人的情绪的。
比如说你情绪不好的时候,找点好听的音乐来听听,你心里就舒服多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过程,会调节你的情绪,对你的生理会有很好的作用。
但这还不是音乐治疗。
我们说音乐治疗有三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的。
一是音乐治疗必须有音乐,没音乐怎么叫音乐治疗啊?二是必须有病人,没有治疗对象也不能成为音乐治疗。
如果你不是病人而是个普通听众,只能够称为音乐欣赏;三是最重要的一点,音乐治疗不能缺少音乐治疗师。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自己买些唱片,回家自己听,也只能是音乐欣赏,而不是音乐治疗。
不断地有人问我说:你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些音乐,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应该听什么音乐,好像让我给他开一个音乐处方似的。
我说这是错误的概念,音乐治疗必须有音乐治疗师的参与。
因为音乐治疗师和病人的关系可能是音乐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部分。
4.现在我们要进入我们今天的话题音乐审美,这也是音乐的第四大功能。
它跟前面是有关系的。
音乐是一个美的东西。
有人把音乐形容成艺术宝塔上最美的皇冠。
因为音乐它是最抽象的,但是它给人的带来的美的体验又是最强烈的、最直接的。
那么音乐审美和心理健康有什么关系呢?这一点在我后来的临床实践中越来越强烈的感受,真正的音乐治疗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音乐之美。
我可以骄傲的说要比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要强大的多、快捷的多,它的强大、它的快捷在哪?就是因为它有强大的美的力量。
如何进行音乐治疗:音乐是能够影响人的情绪的,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找点好听的音乐来听听,心里就舒服多了,但这不是音乐治疗。
在治疗时有一个原则叫“同步原则”,是说音乐要和人的情绪同步,一开始使用音乐一定是悲伤的、愤怒的、烦恼的。
和人的情绪同步,产生共鸣了,这时候他才能真正进入音乐,然后才可能用你的音乐去影响他。
之后用更痛苦、更悲伤的音乐来促进他,让他的情绪被充分挖掘。
一般人心理出现问题,基本就是压抑,压抑是人的自我保护功能。
你要是碰上倒霉的事,一天到晚都哭丧着脸,不分场合,不分时间,所有的人都认为你不正常,有毛病,所以人总是尽量压抑自己的痛苦。
我们在音乐治疗中不断强调宣泄,把你所有痛苦的情感要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
(宣泄到什么程度呢?宣泄到你最初所压抑的痛苦。
很可能现在你失恋了、离婚了,你痛苦,但我要一直向前追溯,甚至让你宣泄你童年时的痛苦。
小时候妈妈打你,你很痛苦。
你可能说我早就忘了,实际上这是忘不了的,它们都附在你内心深处,会跟你走一辈子。
所以说童年经历不好的人,往往他的人格结构、性格就被扭曲,心理健康状态就有明显的障碍。
人是有自救力量的,只是这些力量上面压了很多包袱,从小背到大的包袱。
你把它扔出去,你内心深处积极的力量、本能的力量、生命的力量自然就会抬头。
我发现,当悲痛的音乐已经不能再引发你痛苦的情绪体验时,相反它可能引发你的积极体验,这时往往就是你自救力量起作用的时候。
)音乐之美究竟能对人的心理健康起什么作用呢?音乐是一个美的东西。
音乐是最抽象的,但是它给人带来的美的体验是最强烈的、最直接的,真正的音乐治疗之所以有效,而且要比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强大得多、快捷得多,就是因为音乐之美。
人创造音乐,不仅仅是为了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为什么所有的民族即使没有文字,但它一定有音乐,即使是最原始的部落。
而人类在早期社会是非常封闭的,互相没有来往,不可能交流音乐,它一定都是自发地产生各种歌舞形式,而且越原始的文化中歌舞形式越发达。
只是到了现代社会以后,这些东西慢慢专业化了,最后变成音乐家的特权。
无论专业音乐也好,土生土长的民族音乐也好,它都是美的。
人类永远不是傻瓜,也许人类不知道,就像有些动物一样不知道,但它会做很多对生命有益的活动,比如它生病会自己找草药吃。
人类之所以从事音乐活动,一定是觉得它对人类的生存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
音乐美感的意义:美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如果你对生命不能感到美,那就完了。
你的生活环境也好,人际关系也好,生活的一切都是提供美的感受的,就看你能不能体验到了。
如果你的心理是快乐的、健康的,你会感到一切东西都是美的,朋友中性格好的人和你聊天,你会经常发现他觉得什么都美,随便说点什么他都觉得哎呀特好玩,这种人的心理就是比较健康的。
所以我说美感和人的心理健康有非常深的关系。
而音乐恰恰是能给你这种最直接的、最强烈的感受,再结合着你的创伤经历,音乐美感的意义就是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