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事故处理措施范本

安全事故处理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安全事故处理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3806
安全事故处理措施
Security incident handling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安全事故处理原则: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⑴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
⑵事故责任人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⑶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⑷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2、项目经理部应按程序进行安全事故处理
⑴事故发生后,受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
应即用最快的传递手段,将发生事故的地点、
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情况上报至企业安全主管部门。

企业安全主管部门视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或
直接经济损失,按规定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⑵事故处理: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做好标志,保护好现场。

⑶事故调查:项目经理应指定技术、安全、质量
等部门的人员,会同企业工会代表组成安全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

⑷调查报告:项目安全事故调查组应把事故发生的经过、
原因、性质、损失责任、处理意见、纠正和预防措施
撰写成调查报告,并经调查组全体人员签字确认后
报企业安全主管部门
质量事故处理措施:
1质量事故的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单位必须迅速将
事故的简要情况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报告,
并按类别和等级向相应的主管部门上报,在规定时间内写出
书面报告,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后,事故发单位和该工程的
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应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
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
绘制出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
物证,并采取拍照或录像等方式反映现场原状。

⑵事故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的单位名称、工程名称、部位、时间、地点
2、事故概况和初步估计的直接损失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
4、事故报告单位
5、各种相关材料
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1、事故发生
2、事故调查,了解事故原因,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3、确定是否需要处理,若需要,施工单位确定处理方案
4、分析调查结果,找出事故主要原因
5、提交处理方案
6、事故处理
7、事故处理结论
8、事故处理检查验收
蜂窝
1、施工原因分析: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
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砂浆石子离析;
4、砼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颗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预防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
混凝土半盒均匀,塌落度合适;混凝土下料高度大于2m 应设置溜槽:
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
浇灌中随时检查浇灌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应在
下部浇注完间歇1-1.5小时,沉实后再交到上不砼;
2、小蜂窝处理: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
支模用高一级细石砼仔细填塞捣实;
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
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麻面
施工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
拆模时混凝与表面被粘坏
2、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3、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
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