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大道南二段(武汉路-南宁路段)等2个项目融资建设综合管廊模板支架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五月十八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述 (1)第三章模板支架设计方案 (2)3.1设计说明 (2)3.2顶板支架体系设计 (3)3.3顶板模板体系设计 (3)3.4侧墙、隔墙模板体系设计 (4)第四章施工原则及施工布置 (4)4.1施工原则 (4)4.2施工布置 (4)4.3施工准备 (4)4.4施工组织 (5)第五章施工资源配置 (5)5.1人员配置 (5)5.2施工工具 (6)第六章模板施工 (6)6.1模板施工流程 (6)6.2模板安装要求 (7)6.3模板安装及拆除 (7)6.4模板验收 (8)第七章支架搭设 (8)7.1支架材料要求 (8)7.2支架搭设 (8)7.3剪刀撑设置 (9)7.4支架搭设要求 (9)7.5支架安全注意事项 (10)7.6支架监控量测 (10)7.7支架拆除 (10)第八章安全应急预案 (10)8.1安全预防措施 (10)8.2应急处理措施 (11)8.3高处作业防护 (11)8.4临时用电管理 (11)8.5应急救援工具 (13)第九章模板支架检算 (13)9.1板厚0.3m检算书 (13)9.2板厚0.7m检算书 (17)9.3板厚1.0m检算书 (22)9.4侧墙模板检算书 (26)第一章编制依据益州大道南二段(武汉路-南宁路段)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图;《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978-7-5093-5610-4)。
第二章工程概述益州大道南二段(武汉路-南宁路)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该段道路起始于武汉路南侧(里程桩号为K6+380),止于南宁路南侧(里程桩号K11+503)。
该项目主要包括益州大道南二段和杭州路西段、福州路西段、广州路西段、南宁路西段等立交节点工程。
益州大道作为成都城南重要的南北出入主干道,串联成都主城区、天府新区、产业园区和城南现代农业区,是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四纵四横”结构性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成都路网,促进区域一体化,以及推进组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益州大道南二段综合管廊起止桩号为K6+380~K10+070,总长约3.69km(K10+070~K10+800段管廊纳入广州路西段立交节点项目;K10+800~K11+503段管廊因缺少地勘资料暂未设计),管廊位于道路西侧绿化带下,管廊中线距离道路中线27m。
综合管廊设计为三仓矩形断面,高压仓(净宽×净高)尺寸为2.6m×3.2m,中压仓尺寸为2.8m×3.2m,综合仓尺寸为4.8m×3.2m;高压仓布置于最西侧,高压线路回数为4回220KV电力+6回110KV电力;中压仓内管线为32孔10KV电力,24孔通信,通信下方预留DN400管道;综合仓管线为一根DN1200给水,一根DN400配水,3根DN300再生水,预留一根DN700能源管道。
全线设投料口、通风口、出线井、交叉口、逃生口等附属结构,管廊主体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二级,抗震等级为二级,结构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混凝土裂缝控制标准≤0.2mm,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为二b类,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综合管廊与道路位置图综合管廊标准断面图第三章模板支架设计方案3.1设计说明益州大道南二段综合管廊标准断面顶板厚度0.45m,支架上部施工总荷载为19.5KN/m2,集中线荷载为29.3KN/m,属高大模板支架工程。
全线设投料口、通风口、出线井、交叉口、逃生口等附属结构,附属结构顶板厚度有0.3m、0.35m、0.4m、0.5m、0.55m、0.7m、1.0m等;杭州路节点管廊顶板厚度有0.6m、0.65m、0.7m、0.8m、0.95m、1.0m 等;结合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承重支架采用多种布置形式。
由于附属结构及断面尺寸较多,附属结构的模板支架体系不单独设计;益州大道南二段综合管廊标准断面模板支架设计详见《益州大道南二段综合管廊标准断面支架图》。
3.2顶板支架体系设计顶板厚度H 立杆横距 La (m ) 立杆纵距 Lb (m ) 立杆步距 h (m ) 备注(H ≤0.3m ) 0.9 1.2 1.2 管廊标准断面根据管廊结构设计,立杆横距Lb 采用0.6m 、0.65m 、0.7m 三种。
(0.3m <H ≤0.7m ) 0.6 0.9 1.2 (0.7m <H ≤1.0m )0.60.61.2注:管廊标准断面支架为满堂搭设,钢管采用φ48×3.5mm 扣件式钢管作为支架体系。
3.3顶板模板体系设计顶板厚度H主龙骨 次龙骨 模板厚度(mm )备注(H ≤0.3m )100×100mm方木,布置间距0.9m100×50mm 方木,布置间距0.3m 14模板厚度为实际有效厚度,采用复合模板。
(0.3m <H ≤0.7m )100×100mm 方木,布置间距0.6m100×50mm 方木,布置间距0.25m 16(0.7m <H ≤1.0m )100×100mm 方木,布置间距0.6m100×50mm 方木,布置间距0.2m183.4侧墙、隔墙模板体系设计工程部位竖向背楞 横向背楞 模板厚度(mm )拉杆备注管廊侧墙100×50mm方木,布置间距0.25m[ 8槽钢,布置间距0.45m15M14,布置间距0.45×0.45m止水螺杆管廊隔墙100×50mm方木,布置间距0.3m[ 8槽钢,布置间距0.45m15M14,布置间距0.6×0.6m对拉杆第四章施工原则及施工布置4.1施工原则采用分段、流水作业,限时完成的原则组织施工,分段长度宜为30~50m,各段、各结构部位(垫层、底板、隔墙、顶板、回填)、各工种工序(模板、钢筋、混凝土)均形成流水作业条件,保质、保量、限时完成施工任务,各段、各结构部位详见施工计划(施工时陆续下发)。
4.2施工布置对于每个施工区段的劳动力使用要根据其模板工程量及施工工期来组织安排,在保证工期的同时,力求劳动力的安排均衡,而对于模板质量的保证关键在于保证模板支架尺寸、支撑体系及细部处理,从而保证不变形、不涨模。
土方开挖前期,模板堆放场和加工厂放在基坑上方,采用汽车吊和人工搬运将模板运至安装部位,土方开挖后期,模板堆放场和加工厂放在基坑内地板上或顶板上,采用汽车吊、平板车、人工搬运模板运至安装部位,汽车吊吊放材料到基坑。
模板的加工制作模板堆放前将堆放场地清理干净并平整,模板分类堆放,堆放高度符合规范要求,加工厂和料场应有消防设施。
4.3施工准备1、做好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有关人、机、料的进场准备和施工安排。
2、做好工人住宿和生活安排,以及生活卫生和消防、安全保障。
3、做好临时用电的配电连接和用电管理,接电、连线必须由专业持证电工操作。
4、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工人入场安全教育。
4.4施工组织项目施工队伍备注益州大道南二段综合管廊主体结构主体结构一队负责K6+380~K7+638管廊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构二队负责K7+638~K8+896管廊主体施工主体结构三队负责K8+896~K10+070管廊主体施工主体结构四队负责K10+800~K11+503管廊主体施工第五章施工资源配置5.1人员配置序号人员数量(个)备注1 生产经理 42 班组长 43 技术员 44 施工员 45 测量员 66 质检员 27 试验员 68 安全员 29 电工 210 架子工4011 模板工4012 钢筋工4813 混凝土工3214 焊工1215 普工205.2施工工具序号工具名称数量型号1 锤子16个0.25kg、0.5Kg锤子2 单头扳手32个开口宽17~19mm、22~24mm3 圆盘锯8台MJ-1064 平刨8台MB-5035 台钻8台VV508S6 手提电锯8台M-651A7 手提电刨8台8 压刨8台MB10659 活动扳手24个开口宽65mm10 手电钻8个钻头直径12~20mm11 空压机4台1方12 墨斗、粉线带8套13 砂轮切割机4个14 水准仪4台15 垂铅仪4台16 水平尺4把长度450mm、500mm、550mm17 钢卷尺32把50m、30m、5m18 工程检测尺4把2m19 塞规4把第六章模板施工6.1模板施工流程支架搭设→安装可调顶托→放主龙骨→放次龙骨→铺复合板→模板校正→安装预埋件或设置预留洞→面板清理→模板验收6.2模板安装要求复合板使用前应根据图纸量好尺寸,锯过的复合板侧面锯口要刷封口油漆。
顶板与梁(墙)相交部分,将多层板边贴好密封条后与墙体顶紧、挤死,防止漏浆。
顶板拼缝采用硬拼法,量好尺寸。
板的拼缝宽度不得大于1mm,复合板要用50mm的钉子按间距300mm钉牢在次龙骨上。
板面翘曲的要在翘曲部位加钉子。
通过调整可调顶托来校正顶板标高,用靠尺找平,将小白线拴在钢筋上的标高点上,拉成十字线检验板的平整。
涉及到施工缝的地方,模板安装前必须对混凝土结合面进行凿毛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结合良好。
所有模板安装、加固应牢固,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的竖直度和平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6.3模板安装及拆除6.3.1模板加工模板加完毕后,必须经过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于周转使用的胶合板,如果有飞边、破损模板必须切掉破损部份,然后封面加以利用。
6.3.2 模板存放模板进场后,必须堆放在模板加工场,加工场分为加工场所与木料堆场两个部份,模堆放应整齐、稳固、按各种模板、成品、半成品、废品等分门别类堆放,做到成垛、成堆、成捆并挂牌注明。
模板加工场地面为硬地坪(混凝土地面),堆放时模板底部必须垫上枕木,以便塔吊吊运时方便穿绳。
6.3.3模板拆除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才能拆除侧模(混凝土强度采用回弹仪检测确定),顶板底模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75%以上时才能拆除,模板安装、拆除应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拆除的模板应清理干净、分类堆码整齐,严禁乱丢。
6.4模板验收模板安装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 底模上表面标高±3拉线、尺量检查2 截面尺寸基础±5尺量检查墙、柱、梁±23 相临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4 表面平整度 2 2米靠尺、塞尺检查5 阴阳角方正 2 方尺、塞尺顺直 2 线尺预埋件、预留洞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2 拉线、尺量2 预埋管中心线位置 23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 2外露长度+5,-0 4 中心线位置预留洞 5截面内部尺寸+5,-05 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移 3 宽、高+5,-5 对角线 66 插筋中心线位移 5外露长度+8,0第七章支架搭设7.1 支架材料要求满堂扣件式支架采用φ48×3.5mm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