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公共交通的现状及问题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但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1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低。
主要表现为速度慢、拥挤、不准时、候车时间长和乘坐不方便等。
(2城市公共交通的分担率低。
尽管一些大城市实施了公交优先政策,但是,由于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低,使得公共交通不但没能成为客运交通主体,而且人们利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还呈下降趋势。
2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战略性思考
进入 21世纪,传统公共交通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城市居民的出行需要。
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运量、快速度、高准点、低能耗和轻污染等优势弥补了传统公共交通的不足。
从长远战略发展看,以城市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综合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
(1能源战略。
我国是个能源尤其是石油资源极为短缺的国家。
据统计,自 20世纪 90年代初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以来,到 2002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30%,预计到 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会达到 60%左右。
而在所有交通方式中,快速轨道交通是最节能的一种方式。
以每百公里人均能耗为例,公共汽车是小汽车的 11.9%;无轨电车是小汽车的 10%;快速轨道交通是小汽车的 6.2%[1]。
因此,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战略性任务。
(2环保战略。
当前,我国环保状况不容乐观,在环境污染中比较严重的是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如今城市大气污染已由工业和燃煤污染变成了交通尾气污染。
据统计, 我国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悬浮颗粒、氧硫化物、氮氧化物、氮氢化物、一氧化碳等气体,城市交通是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
虽然我国目前机动车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
然较少,但由于车型、燃料、保养维护不善等原因,使单车尾气和噪声污染均高于国外(见表 1 [2]。
在大城市中,如果轨道交通客运量达到 50%左右, CO 和氮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可分别降低 92%和 86%,乘坐小汽车出行要比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平均每年每人多产生4.1 kg的氮氢化合物, 28.6 kg的 CO 和 2.3 kg的氮氧化合物 [3]。
同样,城市交通引起的噪声污染也相当严重,有些大城市交通高峰地带噪声甚至超过了 80dB (A ,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可持续发展战略。
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基
础上的,能最大限度利用城市资源, 环境污染排放量最少,并能满足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效的城市交通形式。
快速轨道交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改善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
同时也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城市对环境治理的投资。
快速轨道交通充分利用地下和地面空间,能减少城市交通用地, 节约拆迁和安置费用。
同时由于快速轨道交通的安全、正点、舒适、快捷、大容量、污染小的特点,使其成为新世纪的绿色交通工具。
因此,建立和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 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策略
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
为此,我国政府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基本条件(见表 2 。
因为轨道交通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且建设周期长,往往 4~5 年才初见成效,若要形成网络规模,则至少需几十年的时间,因此必须有稳定的建设资金来源,才能使轨道交通建设处于相对平衡的推进状态。
通过对已有轨道交通线运营历史的地区性核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城市,如天津、重庆、南京、杭州、武汉、成都、西安等 10个城市作为样本,分别对其城市人口、 GDP 、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公交
线网密度、可实现的公交客运量、城市开发度、土地开发强度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上述城市并不是都适合在当前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由于地区性核心城市市区的非农业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已达相当规模 ; 城市的公交服务水平较高 ; 为缓解城市交通供给紧张,需在原有轨道交通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络。
因此,地区核心城市对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着充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对于那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省会城市,虽然经济发展总量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与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条件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不足将成为其后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因此,根据城市经济的承受能力,应该慎重选择发展轨道交通的模式和时机,千万不可盲目建设,而应当立足于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如研究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的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等 ,然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实施。
4 结束语
轨道交通建设将大大缓解城市交通需要与供给的矛盾,从而加快城市的发展。
因此,轨道交通的发展应纳入城市发展的整体战略规划,促进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合理诱导城市市区的发展,而地区的合理发展又可为轨道交通提供足够的客源,实现与常规公交票价的可比性。
另外,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潜在影响是巨大的,地区经济活动将被吸引到轨道交通沿线附近,使沿线附近的土地增值。
因此,只要合理规划和发展,轨道交通的经济价值和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是十分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