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综合实践报告
姓名:苏嘉琪
专业名称:环境保护与管理
专业层次:本科
准考证号: 010*********
主考学校:华南农业大学
辅导站:资源与环境学院
辅导教师:种云霄
日期: 2012年3月
目录
1概况 (1)
2处理污水的工艺 (2)
2.1 化学强化生物除磷污水处理工艺 (2)
2.2 循环间歇曝气污水处理工艺 (2)
2.3 旋转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 (2)
2.4 连续循环曝气系统工艺 (3)
2.5 曝气生物滤池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3)
2.6城市污水除磷工艺 (3)
2.7 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3)
2.8 膜生物流化床工艺 (4)
3总结 (4)
《水污染控制技术》学习实践报告
------------污水废水的综合治理
1 概况
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发展进步较晚,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污水处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尖端使用为主。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拉动了污水处理的需求。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污水处理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污水处理需求的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
1990年以来,全球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而九十年代的十年间,我国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7.73%,是世界年均增长率的2.9倍。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污水处理产业高速增长。
2000年—2004年,我国污水处理消费量从188万吨增长到447万吨,增加了2.3倍,年平均增长率在27%以上。
其中,2001年,我国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达到225万吨,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污水处理消费大国。
同时,污水处理进口也大幅度增加。
1998年,我国污水处理进口100万吨,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污水处理进口国。
2004年与1998年比,污水处理进口增长幅度年均达到27.14%。
预计2005年,中国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将达到500万吨,进口仍将保持在300万吨左右。
伴随着污水处理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污水处理产量也结束了长期徘徊的局面,实现了高速增长。
我国污水处理产量从2000年的46万吨增长到2004年的236万吨,年平均增长率在82.6%,占国内市场需求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24.47%提高到2004年的52.80%。
而同期,世界污水处理产量则仅以6%左右的速度增长。
从九十年代后期起,我国太钢、宝钢以及宝新、张浦等国有和合资企业通过引进和技术改造,先后建成了一系列污水处理生产线,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污水处理生产初具规模。
污水处理品种结构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污水处理产品质量迅速提高。
特别是国内污水处理冷轧板增长迅速,2003年,国内冷轧板产量达到170万吨,首次超过进口量,自给率达到66%;2004年,国内冷轧板产量达到200万吨,自给率达到70%以上。
从2004年底到2005年底,国内冷轧污水处理产能将增加约150万吨,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到2007年,我国将成为污水处理的净出口国。
从总体上看,我国污水处理正在经历由规模小、水平低、品种单一、严重不能满足需求到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品种质量显著提高和初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深刻转变,污水处理需求将逐步实现自给。
2 处理污水的工艺
2.1 化学强化生物除磷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过程中,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由于受磷污染,富营养化严重,国家环保局为控制磷污染,对磷排放制定了比较严格的标准。
化学强化生物除磷污水处理工艺以除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各种形态的磷为主,此污水处理工艺将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一体化,通过厌氧消化生物系统中活性污泥产生挥发性有机酸,作为聚磷菌生长的基质或称之为营养物,使聚磷菌在活性污泥中选择性增殖,并将其回流到生物系统中,使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工作在高效除磷状态;同时污泥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的磷释放,通过化学除磷消除。
这是一种高效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满足了我国现阶段,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需要在常规二级污水处理基础上进一步除磷的要求。
2.2 循环间歇曝气污水处理工艺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地相差较大,经济发展滞后的城市还不能拿出很多资金用于污水治理,因此,怎样利用有限的资金,降低环境污染,是很多城市政府面临的问题。
在污水处理方面,直到不久前,一些城市还采用一级或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技术,出水达不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对除去有机污染物的要求。
循环间歇曝气工艺充分发挥高负荷氧化沟处理效率高的优点,又充分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出水好的特点,保证了系统出水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在除去有机污染物方面的要求。
在投资和运行费用上比通常以除去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二级生物污水处理系统降低30%左右,是适合我国现阶段污水处理要求的工艺技术。
2.3 旋转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
旋转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是在生物转盘技术基础上,结合生物接触氧化技术优点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好氧生物膜处理技术。
旋转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和成套设备提供了一种简单和可靠的污水处理方法。
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转轴是唯一的转动部分,一旦机器出了故障,一般机械人员都可以进行维修。
系统生物量会根据有机负荷的变化而自动补偿。
附在转盘上的微生物是有生命的,当污水中的有机物增加时,微生物随之增加,相反,当污水中的有机物减少时,微生物随之减少。
所以这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效果不容易受到流量和负荷的突然变化和停电的影响。
运行费用低,只有其他曝气污水处理系统耗电的八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占地面积仅相当常规活性污泥法一半。
由于生物系统中生长的微生物种类多,能够高效处理各种难降解工业污水。
连续循环曝气系统工艺
2.4 连续循环曝气系统工艺(Continuous Cycle Aeration System)
这是一种连续进水式SBR曝气系统。
污水处理工艺CCAS是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处理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成。
CCAS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预处理要求不高,只设间隙15mm的机械格栅和沉砂池。
生物处理核心是CCAS反应池,除磷、脱氮、降解有机物及悬浮物等功能均在该池内完成,出水可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工艺CCAS上独特的优势:
2.4.1 曝气时,CCAS污水处理的污水和污泥处于完全理想混合状态,保证了BOD、COD 的去除率,去除率高达95%。
2.4.2“好氧-缺氧”及“好氧-厌氧”的反复运行模式强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达80%以上,保证了出水指标合格。
2.4.3沉淀时,整个CCAS反应池处于完全理想沉淀状态,使出水悬浮物极低,低的值也保证了磷的去除效果。
CCAS污水处理工艺的缺点是各池子同时间歇运行,人工控制几乎不可能,全赖电脑控制,对处理厂的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很高,对设计、培训、安装、调试等工作要求较严格。
2.5 曝气生物滤池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曝气生物滤池,就是在生物滤池处理装置中设置填料,通过人为供氧,使填料上生长大量的微生物。
这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装置由滤床、布气装置、布水装置、排水装置等组成。
曝气装置采用配套专用曝气头,产生的中小气泡经填料反复切割,达到接近微控曝气的效果。
由于反应池内污泥浓度高,处理设施紧凑,可大大节省占地面积,减少反应时间。
2.6城市污水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原因是人类向水体排放了大量的氨氮和磷,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因素。
纵观国内污水处理流程工艺,除磷技术一直是困扰污水处理厂运行的难题。
传统的物化除磷技术需要大量的药剂,具有运行成本高、污泥产量大的缺点;前置厌氧的生物除磷工艺具有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但是由于完全依赖于微生物的摄磷、释磷作用,难以达到国家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要求。
当考虑中水回用时,则更难达到要求。
2.7 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由于我国小城镇居住点分散,污水源分布点多量少,城镇级污水厂的规模多低于10000吨/日。
目前国内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常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有传统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沟等,如果以这些技术建设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会造成由于居高不下的运行费用,无法持续运行。
必须针对小城镇的特点采用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技术稳定可靠,操作与管理相对简单的工艺。
2.8 膜生物流化床工艺
MBFB工艺用于污水深度处理,能在原有污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
,经过生物流化床和陶瓷膜分离系统,进一步降低COD、NH-N、浊度等指标,一方面可直接回用,另一方面也可作为RO脱盐处理的预处理工艺,替代原有砂滤、保安过滤、超滤等冗长过滤流程,同时有机物含量的降低大大提高RO膜使用寿命,降低回用水处理成本,无机陶瓷膜分离系统,是世界第一套污水处理专用的无机膜分离系统,和其它的有机膜、无机膜相比,具有膜通量大、可反冲、全自动操作等优势。
3总结
当前,城市水污染十分严重,百姓的安全用水受到极大影响。
一些不法企业受利润的驱使,不顾国家的法律法规,工业污水超标排放,更甚者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给当地经济发展群众用水带来威胁。
曾经听过这样一番话:“治理水污染的代价远远高于控制水污染的代价”,近年来,我国治理水污染的实践证明了这句话是对的,那么控制水污染变得很重要。
各地各部门应更深入地加大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网络、广播等等形式,宣传加强防制水污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环保深入人心,从而改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