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与急救
系部名称: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简述踝关节扭伤的处理步骤
立即冷敷,加压包扎固定,抬高肢体,24小时后外敷I号新伤药,用按摩棒、理学疗法舒筋活血外擦
(1)休息。
立刻停止运动,有助于降低局部的血流,并预防进一步伤害。
(2)进行局部冰敷。
在冰敷时,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否则可能到时冻伤和其他皮肤损害。
冰敷的时间因情况而异,一般10至20分钟,间隔两三小时进行一次,如果现场没有冰块可以用凉水浸泡。
切记不要对伤处进行揉搓或者按摩。
24小时之后则需热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隙的渗出液尽快吸收,从而减轻疼痛。
伤痛剧烈则因口服三七片等伤药。
对患者肢体进行加压包扎。
加压包扎可以使患部内出血及淤血现象坚强,还可以防止浸出的液体渗入到组织内部,并能促进其吸收。
踝关节扭伤时,还可以用“u”字形的海绵橡胶垫子套在换挂介绍,然后用胶带或弹力绷带固定,采用加压包扎可以防止和减轻踝关节的浮肿。
如果韧带损伤较重,疼痛剧烈,可用4厘米宽的三条胶布敷贴踝部,自小腿内侧下1/3处,三条胶条互相重叠,重叠部位的宽度约为每条胶布的一半,再围绕小腿贴三团胶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贴过紧,阻碍血行。
外用绷带包扎,固定2-3周。
韧带完全断裂者,足内翻角度明显增加,半脱位时,足处于极度内翻位,这时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
此类损伤需请医生手法复位后,用管形石膏固定伤足于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
反复扭伤者多由于早期处理不当而发生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患者可穿包帮鞋保护踝部,并将鞋外侧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内翻。
冷敷是间歇性的,而加压则在一天中都可以连续使用。
(3)抬高患肢。
目的是减少肿胀,促进血液回局里,关节韧带扭伤后,局部肿
胀,疼痛,压痛,有皮下出血的可见青紫区。
抬高患肢可以帮助减少出血和水肿。
二.简述心肺复苏的方法。
(一)、开放气道
1、操作方法
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颌),其目的是解除舌根随下颚后坠而对气道的阻塞,同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痰液和假牙,这样气道被打开。
有些患者此时就开始自主呼吸;如果患者仍不恢复呼吸运动,须立即开始人工呼吸。
托颌法:将手放在伤病员头部两侧。
紧握伤病员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
如果伤病员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二)、建立呼吸(一般采用口对口呼吸)
(1)用托起患者下巴之手的拇指把下巴打开,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的鼻翼下端。
(2)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
(3)深而快地向病人口内用力吹气,直至病人胸廓向上抬起为止。
(4)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准备做下一次人工呼吸; 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捏鼻的手放松,病人从鼻孔通气,观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复。
(5)通气频率:10-12次/分钟,间隔4~5秒一次,对小儿患者可略快些,应与心脏按压成比例。
无论单人或是双人操作,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15:2)。
(6)吹气量:成人10ml/Kg 约700-1000ml/次,每次吹气应维持2秒钟。
(三)、建立重循环: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
1、确定按压部位。
2、垂直下压,深度4~5cm
3、下压后完全放松,但手不要离开胸壁
4、下压与放松各占50%时间
5、按压与通气的协调
(四)、上述抢救措施只是初级心肺复苏或称一期处理。
若能成功,便进入二期处理,需用药、除颤、心电监护、插管等。
此外还有三期处理,即在维护心肺功能外,加上脑复苏。
二三期处理是医生的工作即高级心肺复苏。
如果有条件在抢救开始时就给病人枕冰袋将对其后的脑复苏极为有利。
(五)、抢救初步成功的指标
1.病人脸色逐渐好转,嘴唇转红;
2.用耳贴胸已听到心音;
3.颈动脉有搏动;
4.自主呼吸恢复。
三.简述搬运伤员时应注意哪些事项,采取何种步骤?
在对特殊伤员的搬运过程中应采用以下正确方法。
(1)脊柱、脊髓损伤伤员的搬运
遇有高空坠落、车祸等严重损伤和怀疑颈椎、腰椎损伤的伤员时,不可随意搬运或扭曲其脊柱。
应多人用手臂共同将其平行搬运至水平木板上,注意必须托住颈、腰、臀和双下肢。
(2)颅脑损伤伤员的搬运
颅脑损伤者常有脑组织暴露和呼吸道不畅等表现。
搬运时应使伤员取半仰卧位或侧卧位,使呼吸道保持通畅。
颅脑损伤常合并颈椎损伤,搬运时须注意保护其颈椎。
(3)腹部伤伤员的搬运
伤员取仰卧位,下肢屈曲,防止腹腔脏器受压而脱出。
此类伤员宜用担架或木板搬运。
(4)胸部伤伤员的搬运
胸部受伤者常伴有开放性血气胸,需进行包扎,以坐椅式搬运为宜,伤员取坐位或半卧位。
有条件者最好用坐式担架、靠背椅或将担架调整至靠背状。
(5)昏迷伤员的搬运
伤员取平卧位,垫高背部,头稍后仰,如有呕吐,须将其头朝向一侧,或采用脚高头低位,搬运时用普通担架即可。
(6)呼吸困难伤员的搬运
伤员取坐位,不能背驮。
用软担架(床单、被褥)搬运时,注意不能使伤员躯干屈曲。
如有条件,最好用折叠担架(或椅)搬运。
在伤员搬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如果事故现场有再次发生伤害的危险,如交通流量大的路口、煤气外泄的房子等,需要立即将伤员搬运至远离事发点的安全区域。
②在现场较安全时,需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等处理。
③救助者在器材未准备妥当时,切忌搬运伤员,尤其是搬运体重过重或神志不清者。
否则,途中可能发生滚落、摔伤等意外。
④在搬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伤员的状态,如面色、呼吸等。
⑤搬运时尽量避免碰到伤口,以减少感染。
⑥在车载搬运过程中,应使伤员的脚朝车行方向,头朝车行的相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