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教案——观察力训练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自己的观察能力;
2、让学生通过故事感受观察的重要性,提高观察兴趣;
3、通过观察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认识观察的重要性;
2、掌握提高观察能力的方法或技巧。
三、教学难点
1、学会观察的方法;
2、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准备观察能力测试题。
2、多媒体教室。
3、ppt课件。
4、白纸。
5、教学时间:40min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法两军对阵,互相隐蔽在山坡和山坳里。
一天,早上8点,德军某将领从望远镜中观察到对面山坡上有猫出现,第二天早上8点又观察到同一现象,第三天同一时间山坡上又出现了猫。
假如,你是那位发现猫的将领,你对此现象会怎么解释?
那位将领得出这样的结论:“按照习惯,连级以下的干部不能带小动物,自有师级、旅级的长官才能带小动物。
因此那个出现猫的地方就是对方的高级指挥所。
”随后德军用大炮轰击那个隐蔽的指挥所。
就是这只猫给法军带来了灾难。
可见,在战争中,观察是否敏锐可以决定某场战役的成败。
生活中亦如此。
那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自己的观察力呢?
2、测试学生的观察力
图中有两对图形是完全相同的,同学能在多长的时间内把它们找出来?
测试结果:在1min内找出来的观察力最好;1-2min内找出来的观察力好;2-4min内找出来的观察力一般;4min后找出来的同学需要锻炼自己的观察力了。
3、观察力的训练
活动1,图中一共有几种动物?请同学们写出来?5min
请两位同学起来说出他们找到的动物
答案:大象、马、狗、老鼠、猩猩、猫六种动物。
点评:观察前我们要做好准备,在明确观察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观察;观察注意顺序,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按部就班,系统进行。
可以考虑:从整体——局部——细节,再由细节——局部——整体,进行有系统、有顺序、有层次的观
活动二,仔细观察图,回答相关问题。
4min。
请学生上讲台写出答案。
1、哪些木条是水平放置的?
2、哪些木条是倾斜的?
3、倾斜的木条中,哪一条倾斜角度最大?
4、A和G相接触吗?
点评:观察时,还要善辩多思,分析比较,尽可能地抓住事情本质。
可以观察事物的特点,寻找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以及与已有知识间的联系。
活动3,画中画了一共多少样东西,请写出来?10min。
学生分组讨论。
点评:观察时要注意:1、明确观察的目的;2、根据观察目的任务选择观察方式;3、运用多感官进行观察;4、充分运用已有经验;5、多角度、多层次的观
5、课堂结束。
六、老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训练,我们的观察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我们要注意,观察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我们运用我们的观察为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