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课件【全】
3、渗漉法
浓度梯度大,浸出效果好 溶剂用量少 贵重、含量低的药材
慢速浸出:1-3ml/min,
快速 :3-5ml/min。
4、回流法
操作流程:药材→粉碎→浸泡润湿→ 回流→回收溶剂→浓缩提取液。
挥发性溶剂,乙醇、乙醚、氯仿等 反复套用溶剂,
适用范围:挥发性、不溶于水的
五、浸出液的蒸发
蒸发:浓度低浸出液加热除去部分溶
三、影响浸出的因素
1、浸出溶剂:
氯仿、乙醚、石油醚:非极性有机溶剂,
脂肪油、挥发油、蜡质、生物碱及某些甙。
有效成分的提纯、精制,
脱脂或脱蜡。
影响浸出的因素
(1)药材粗细 药材粗,表面积小,浸出效率低, 太细,浸出杂质多。 药材的性质、浸出溶剂、浸出方法。 水(膨胀)粗粉,乙醇:中等粉, 含粘性物药材,粗粉; 坚硬药材:细粉,疏松药材:粗粉。
软胶囊剂的制备
(一)影响软胶囊成型的因素
囊壁组成的影响 所包药物与附加剂的影响 所包药物为混悬液时对胶囊大小的影响
(二)软胶囊的制备方 法
滴制法 由具双层喷头的
滴丸机(见图4-l)完 成。滴制中,胶液和药 液的温度、喷头的大小、 滴制速度、冷却液的温
度等因素均会影响软胶
囊的质量。 压制法
三、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贮存
中药现代剂型的整理、研究与开发; 研究和开发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
第二节 有关药物制剂的法规
一、国家药品标准 (一)药典由国家组织的药典委员会编写是一个国家收载药品规格、
标准的法典。 药典中收载: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制剂, 规定:质量标准、制备要求、鉴别、杂质检查与含量测定等,
加水浸泡
微沸一定时间 分离煎煮液
1、煎煮法
适用范围 有效成分溶于水 对湿、热稳定
杂质多
易霉变
2、浸渍法
药材用适当溶剂在常温、温热 条件下浸泡,浸渍出有效成分。 常温浸渍法(冷浸法),
加热浸渍法,
多次浸渍法(重浸渍法)。
2、浸渍法
加盖、搅拌、3-5天、滤过 粘性、新鲜、挥发性药材 无须浓缩、时间长、效率差(贵重、
2.国内药剂学的发展 古代成绩辉煌: 商代(BC1766)已使用汤剂 东汉张仲景记载10余种剂型 唐代《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收载剂型61种 近代日渐衰败 现代奋起直追
五、药剂学的任务
基本理论研究; 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浸出液的蒸发
薄膜蒸发 使浸出液形成薄膜后进行蒸发。 热传播快、均匀,药液受热时间短 不受液体静压和过热影响,可在常 压或减压下进行 浓缩效率高,适用于热敏性成分。
六、浸出液的干燥(158页)
1、干燥的原理: 传热过程 + 传质过程 热空气 (热) 温差
同时进行
湿物料 (水) 分压差0
2、物料中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干燥)
五、浸出液蒸发的影响因素:
(7)液体的静压力: 加大液面、沸腾蒸发 (8)沸点升高:
浓度,蒸发,搅拌、加稀溶液
浸出液的蒸发
常用蒸发设备
1. 常用蒸发 2. 减压蒸发 3. 薄膜蒸发
浸出液的蒸发
1、常用蒸发
蒸发速度慢,适合耐热成分。
2、减压蒸发
移去蒸气,降低沸点,提高温度差, 蒸发温度低、速度快,浓缩效率高, 适用于不耐热成分。
质量检查
外观 水分 装量差异 崩解度与溶出度
包装储存
浸出制剂
内容简介
1.浸出制剂的定义、特点。 2.药材的预处理,药材的品质检查。 3. 浸出溶剂,浸出过程,浸出方法, 浸出工艺、设备,影响浸出的因素。 4.浸出液的蒸发,蒸发方法,影响因素。 5. 各种浸出制剂。
一、概述
浸出制剂: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从药材 中 浸出有效成分,制成供内服或外用的 制剂。 汤剂、流浸膏、丸剂、片剂、注射剂
二、胶囊剂的制备
硬胶囊剂的制备
(一)空胶囊的制备
空胶囊的组成:
囊体和囊帽 囊材;增塑剂;着色剂(遮光剂);防腐剂 。
空胶囊制备工艺:
制备流程如下: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 ——切割——整理
(二) 药物的填充与封口
空胶囊的选用
类型 规格 8种 常用的为0-5号
药物的填充
封口
胶囊自动灌装机
中国药典:53、63、77、85、90、95、2000 分两部:I部:中药材、中成药 II部:化学药品、放射性药品、生物制品等 国外药典:美国药典USP(XXIV) 英国药典BP(1998版) 日本药局方JP(13版) 国际药典Ph.Int
二、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全面管理监控的通用 准则,是医药工业新建和改造的依据。 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剂溶液浓度。
减少破坏:淡浸出液浓浸出液,
沸腾蒸发, 自然蒸发 ,来自五、浸出液蒸发的影响因素:
(1)液面上蒸汽的浓度:
吹散蒸汽、减压蒸发。 (2)液体蒸发面的面积:正比 (3)液体表面上的压力: 反比,减压蒸发
五、浸出液蒸发的影响因素:
(4)传热温度差
热源、溶液的温度差20℃。 (5)液面结膜:搅拌 (6)传热系数: 减少热阻,不凝性气体、污垢层。
四、药剂学的发展
1.国外药剂学的发展 希波克拉底(BC160-377)创立医药学 格林(AD129-199)奠定了欧洲药剂学的基础 1847年,莫尔出版《药剂工艺学》 第一代制剂:普通制剂 第二代制剂:缓释制剂 第三代制剂:控释制剂 第四代制剂:靶向制剂 第五代制剂:智能给药制剂(自调式给药系统)
The End
药剂学绪论
胶 囊 剂
概念
概述 特点 分类 硬胶囊的制备 制备
软胶囊的制备
质量要求及评价
包装与贮存
一、概述
• 胶囊剂(Capsules)系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
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硬胶囊
分类
软胶囊 肠溶胶囊 速释、缓释与控释胶囊
特点:
整洁、美观、容易吞附 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降低药物的刺激性 提高药物稳定性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可弥补其它固体剂型的不足 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
三、处方: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 要书面文件。
1)法定处方:主要指药典、局(部)颁标准收载的处方。 它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在制造或医师开写法定制剂时,均 需遵照其规定。 2)医师处方:医师为某一患者医疗或预防需要而写给药房 (药店)的书面文件。具有法律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意 义 3)协定处方:一般是根据某一地区或某一医院日常医疗用 药需要,由医院药剂科与医师协商共同制订的处方。它适 于大量配制和贮备药品,便于控制药物的品种和质量,减 少病人等候取药的时间。 4)生产处方:大量生产制剂时所列制剂的质量规格、成分 名称、数量及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等规程性文件。
药剂学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药剂教研室
第一章 绪论
教学要求:
掌握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了解调剂学、方 剂的概念。 掌握药典的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药典》附录中 与制剂有关的内容。 掌握处方的概念和类型。 熟悉剂型的重要性及分类。 了解药剂学的任务和发展。 了解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5)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浸出速度。 (6)操作压力: 组织坚实的药材,压力,润湿 ,浸出 (7)药材与溶剂的相对运动:渗漉 (8)新技术的应用:超声波
四、浸出方法
1. 煎煮法 2. 浸渍法 3. 渗漉法
4. 水蒸汽蒸馏法
1、煎煮法:药材加水煮沸,去渣取汁
药材
适当粉碎 药材煎煮2-3次 过滤煎煮液 浓缩至规定浓度 制成各种制剂
有效成分、辅助成分
无效成分、组织物
浸出制剂的特点
①具有原药材各浸出成分的综合疗 效,疗效好; ②作用缓和持久,毒性低; ③用量减少、服用方便(原药材); ④贮存中易产生沉淀、变质,影响 外观和药效。
二、浸出原理
浸出过程: 1)浸润、渗透阶段 3)扩散阶段 2)解吸、溶解阶段 4)置换浸出阶段
传质过程:溶质药材固相溶剂液相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口服的片剂、胶囊剂、合剂等 经非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给药:注射剂 呼吸道给药:气雾剂 皮肤给药:软膏剂 黏膜给药:滴眼剂、贴膜剂 腔道给药:栓剂、泡腾片
3.按形态分——制备、运输、贮存、起效速度
液体制剂:溶液剂、水针剂 半固体制剂:软膏剂、凝胶剂 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丸剂 气体制剂:气雾剂、喷雾剂 4.按制法分 浸出制剂:酊剂、合剂、糖浆剂 无菌制剂:注射剂、供眼科手术用的滴眼剂
含量低)
浸出工艺、设备
单级浸出工艺:溶剂一次加入 , 多级浸出工艺:溶剂分次加入 , 连续逆流浸出工艺:
1. 浸出效率高
2. 浸出液浓度高
3. 浸出速度快
3、渗漉法
操作流程:药材→粉碎→润湿→装
于渗漉器→浸渍→渗漉→滤过渗漉
液→浓缩至规定浓度。
动态浸出:在渗漉器上部连续添加
浸出溶剂,自下部收集浸出液。
影响浸出的因素
(2)浸出溶剂
有效成分的溶解, 常用:水、乙醇,
溶剂pH值:浸出、稳定性 。
影响浸出的因素
(3)浸出时间
浸出时间,浸出量 (扩散平衡)
(4)浸出温度:微沸…
温度,溶解,扩散,浸出 ;
蛋白质凝固、酶破坏,制剂稳定性
热敏感药材,温度。
影响浸出的因素
浸出过程
3)扩散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