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吴晓艳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螃蟹歌》教案

吴晓艳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螃蟹歌》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小学音乐3.课题:螃蟹歌4.课时:15.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①四川方言的歌词、标音等②查询百度网站收集的有关螃蟹的图片和有关知识资料③查询百度网站收集的有关《螃蟹歌》的图片和有关知识资料教师课前准备:①查询百度网站收集的有关歌词的图片、视频以及有关知识资料②查询百度网站收集的有关《螃蟹歌》的普例、图片、视频以及有关知识资料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体验歌曲中欢快诙谐的情绪,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民族歌曲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来学习歌曲,并能够运用四川方言进行演唱,感受歌曲的诙谐的情绪。

3、教学重点:按照准确地节奏、节拍运用自然的、正确的歌唱方法,幽默的肢体语言充满风趣地用四川方言表演唱歌曲《螃蟹歌》;培养学生由:“好动”变为“会动”三、教材分析《螃蟹歌》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的第一课时。

这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歌。

歌曲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

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的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

教学重点:1. 歌曲旋律的音准2、能够运用四川方言来演唱: guo zi jiuo guo kuo huo en哥只脚个壳河硬3、律动出动物的特点四、教学方法:上课之前我用百度在网上搜索螃蟹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一些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螃蟹的图片加以制作以及螃蟹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五、教学思路及设计理念1.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在教学中,我利用百度在网上搜索视频,让学生对有关螃蟹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听唱有关螃蟹的歌曲,让学生学会归纳的方法。

2.每一个学生全力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

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主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六、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律动:捉泥鳅幸福拍手歌【教师活动】通过【百度mp3搜索】/data2/music/10487134/10487134.mp3?xcode=f05ad2f4353d03 e223d614f88ac17286&mid=0.63181789014682/data2/music/10495655/10495655.mp3?xcode=e27ea2e12d2cac 38f08f3bb5c5f0aafe&mid=0.45394022522208出示有关律动音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师:刚才同学们用动作带来了那么多的动物,小狗、小鸭、小猪儿、连小驴都来了,你们愉快可爱的动作又吸引来了一只小动物,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学生活动】你们看它是谁?(百度图片网站螃蟹)【教师活动】师:是螃蟹大哥,你们看螃蟹大哥在向你们眨眼问好呢,“同学们好”“螃蟹大哥好”谁能说说螃蟹大哥长什么样子?(八只脚,两个大夹夹,一个硬壳)【学生活动】模仿当螃蟹走路的样子(横着走)通过【百度视频搜索】/programs/view/9581gjpL2G0/【教师活动】歌曲介绍:今天我们就来唱唱这只螃蟹大哥,歌曲的名字就叫《螃蟹歌》,这是一首四川民歌,在演唱上还运用了四川方言。

【揭示课题,图片】(二)学唱歌曲通过【百度歌曲视频搜索】/programs/view/EeWnJ-WK-S0【学生活动】1、第一遍听赏:下面我们就来听这首歌曲,听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诙谐活泼有趣)对,歌曲在演唱上用了四川语言,听起来比较活泼、有趣幽默2、第二遍听赏: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里面歌词的有些字音和咱们的普通话的字音不同呢?那我们在听赏一遍,看同学们能听出哪些明显不一样的字音。

可对口型唱。

(1)听后学生说不同字的读音(2)(放字图片):“哥、个、脚、壳、河.........”教同学读【教师活动】3、教师有表情有节奏读歌词通过【百度谱例视频搜索】/v_show/id_XMzE2MzI3OTI4.html(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读歌词第一段,学生学读第一段,随时看图片讲解歌曲中加了衬词“呀么”等使歌曲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图片讲解反复记号:碰到一个冒号和终止线要从头反复再唱第二段,唱到这里,这里有三段,那就唱三段。

)(2)第二段齐读教师随时看歌词图纠正歌词中的附点八分音符。

(3)齐读第三段,随时纠正字音4、教师范唱:老师自弹自唱,用四川方言来唱5、教唱歌曲:(两次唱)(1)第一段:逐句教唱;自己齐唱(2)第二段:同学先自己唱,教师随时纠正(3)第三段:自己齐唱,随时纠正6、艺术处理:(三次不同的演唱形式)通过【百度视频搜索】/programs/view/EeWnJ-WK-S0这三段咱们把他唱的有趣点,当你在河边想抓一只螃蟹时,没想到脚底下就有一只螃蟹,(放同学脚下螃蟹)你会怎样,高兴吗?惊讶吗?(又高兴又惊讶)惊讶会怎样,瞪起眼来,嘴里会怎样喊“咦,螃蟹”“奥,八只脚,两只大夹,一个硬壳”是不是?那怎么唱,那咱就用刚才说的这种神情,情绪来唱一下,把第一段唱给我听听好不好:【学生活动】通过【百度视频搜索】/v_show/id_XMzE2MzI3OTI4.html1、第一次唱(1)第一段:启发用学生看到螃蟹时的不同表情演唱或是老师配“咦,奥”第二遍可让个别学生配词(2)第二段:再唱唱螃蟹怎么走呀(全体同学坐着,胳膊手表演横着走),到最后一句让螃蟹夹住了,可紧张表情唱,老师提示夹住了怎么喊“哎哟”,找个别同学喊。

然后齐唱。

(3)第三段:用着急求求的表情唱,很疼的表情(可让个别学生演示),或找同学举出有什么事情求饶的例子(你让螃蟹或门夹住了),那么疼你会什么表情,我们看看,什么情绪去唱,个别同学唱或是一起唱;然后一起甩手,拱手去唱,最后再真成一些,大声朗读最后一句,并加“疼”。

2、第二次唱用上面情绪唱三段:先专门找出配词的,第一次齐唱。

3、第三次唱用上面情绪唱三段:分组有表情演唱【师生互动】(五)、歌表演: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老师去一个地方(大画面):四川一条美丽的江河(先听流水声,再进入画面)【百度流水声mp3】/ls.mp3【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3 %C0%C0%F6%B7%E7%BE%B0&in=12634&cl=2&lm=-1&st=-1&pn=96&rn=1& di=59425149660&ln=2000&fr=&fm=result&fmq=1329436076291_R&ic=0&s=0&s 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53&-1&di5611576 2090&objURLhttp%3A%2F%%2F20110617%2Fmypsd_528 01_201106171030170001b.jpg&fromURLhttp%3A%2F%%2 Fdetail%2F%3F1642317&W1024&H673&T8588&S492&TPjpg【百度螃蟹图片】/d?query=%F3%A6%D0%B7&mood=0&picformat=0&mo de=1&di=0&p=40230504&dp=1&did=821、师生同时舞动螃蟹操,让每一个同学动起来。

(通过肢体语言让学生全部动起来)2、根据歌词内容我们一起来创编一个情境故事,让我们再感受一下四川民歌的幽默与风趣,边听边讨论创编。

通过【百度视频搜索】/u11/v_MzYyOTExMjY.html谁有好的想法,让我们共同创编一个故事:在一个小河边,小鸡、小蝴蝶,玩耍,河里有小鱼、小鸭子在自由自在的游玩着,还有主角小螃蟹(分别戴上头饰表演者出来)在瞪着眼,伸着大夹寻找猎物,河边有小花小草在唱歌。

(六)课外拓展分角色:(教师提示)一个个做着动作出来,分别戴上头饰准备表演通过【百度视频搜索】/programs/view/quUWxFKzTQs/?fr=rec1&FR=LMIDDL E(七)、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川歌曲《螃蟹歌》,感受了歌曲的幽默欢快的情绪,并用四川方言演唱,同时为歌曲创编的故事表演得真精彩,让老师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课后同学们把这首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并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一下好吗?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让我么迈着螃蟹的步伐走出教室。

/show/6XaWZBVsFvSSM2dE.html七、教学反思《螃蟹歌》体验乐曲会写活泼的情绪,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并能为《螃蟹歌》创编动作,从中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我整体的教学思路是以“动物”作为本课的主题情境和主线,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看、听、想、说、做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模仿各种小动物,模仿他人活动,他们十分乐意。

我设计了动物动画卡通形象,让学生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和形象,在模仿活动中来抒发自己的快乐。

课堂中我进行律动创新教学,运用肢体语言贯穿始终,辅助歌曲教学,通过动作先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再根据学生对音乐情绪的不同理解表现自己的演唱效果,启发学生由“好动”变为“会动”,用肢体语言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激发情趣,学生参与性强。

我在范唱时注意了强调是用四川方言唱的,因为老师用四川方言唱,学生兴趣特高涨,听得特别认真,不自觉为我拍手打起节奏,或做起动作,此处激发了学生用四川方言演唱的欲望,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学生对各种活动具有不同爱好的心理特征,进行创作和表演,引领同学即兴舞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地表现歌曲,全员参与,在老师律动的基础上,学生更表现出了自己的音乐动作、创新,让学生随着音乐一起来表现音乐形象,引导他们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这样无形中就让学生理解了音乐,体会了音乐形象,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达到了律动创新的教学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个别环节还需紧凑,演唱部分分组再明确一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