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导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2、能够做一个生态瓶,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
3.知道生态平衡破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4.知道一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行为。
5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
重难点:通过大量事例和探究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性,懂得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态瓶、收集到的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
了解生态农业、
蓝色农业等生态工程。
导入:请学生观察生态瓶,启发提问:你观察到生态瓶里有什么生物?不给小鱼喂食,小鱼能活吗?为什么?(能活,水草通过光合作用释放供小鱼呼吸的氧气,小鱼产生供水草生长的二氧化碳。
小鱼的粪便又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的条件。
小鱼的生长离不开水草、水、阳光、空气。
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瓶自身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板书生态系统。
欣赏图片:森林里的生物和空气、阳光、水等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草原上的生物和环境之间同样也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师:看了图片你有何感受?(大自然美丽又和谐)生态系统内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板书课题:生态平衡。
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后你了解到什么?(大自然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如果人为的破坏大自然长期形成的食物链中的某一环节,会发生什么现象?出示老鹰、兔子和草的食物关系图片,学生思考并讨论回答。
接着出示课本中的文字。
(自然界长期形成的事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学生读两遍。
师:日常生活中,生态平衡经常遭到人为的破坏。
下面我们根据课下预习的学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合作探究一的问题。
做好在班内展示的准备。
屏幕出示交流的要求。
达标检测
1.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
2.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以及()等。
3.()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通过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实现了资源的可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