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统编版新教材)目录第1 单元1. 水到哪里去了第1 单元2. 水沸腾了第1 单元3. 水结冰了第1 单元4. 冰融化了第1单元5. 水能溶解第1 单元6. 加快溶解第1 单元7. 混合与分离第1 单元8.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第2 单元1. 感受空气第2 单元2.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第2 单元3. 压缩空气第2 单元4. 空气有质量吗第2 单元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第 2 单元 6. 我们来做“热气球”第2 单元7. 风的成因第2 单元8.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第3 单元1. 我们关心天气第3 单元2. 认识气温计第3 单元3. 测量气温第3 单元4. 测量降水量第3 单元5. 观测风第3 单元6. 观察云第3 单元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第3 单元8.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1.1 《水到哪里去了》课水到哪里去了单元 1 学科科学年 3题级科学知识1、常温下,水会蒸发到空气里去2、蒸发是水的一种形态学3、水和水蒸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习科学探索:目1、通过现象观察,分析、猜测水到哪里去了标2、通过活动体验,研讨影响水蒸发因素3、通过模拟实验,感受水蒸发特点,研讨水和水蒸气的区别科学态度细致观察生活、尝试解释生活现象重1、常温下,水会蒸发到空气里去点2、蒸发是水的一种形态3、水和水蒸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难1、通过现象观察,分析、猜测水到哪里去了点2、通过活动体验,研讨影响水蒸发因素3、通过模拟实验,感受水蒸发特点,研讨水和水蒸气的区别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环节导入新展示图片,聚焦问题:学生猜测单刀直入,课我们已经知道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回答激发兴趣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还可能有其他的形态吗?讲授新课一、探究 11、试着解释下面的现象,你认为水到学生试着哪里去了? 去解释交初步让学生(展示图片)流:跑到空了解水蒸发气里去了。
是怎么回事2、水变成什么物质跑到空气里去了?教师点拨: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3、教师小结蒸发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
(展示示意图)学生回答:水蒸气4、活动体验(1)请做以下这些活动,体验湿手变干的时间是否一样?①手心向下,手背向上②对一只手吹气③甩动一只手(2)活动手册学生依次做活动,并认真体验通过体验活动,了解影响蒸发的因素学生填写活动手心向下,体验探究活动手册,并交流手背向上对一只手吹气甩动一只手(3)教师小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二、探索 2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教师点拨:①水洼的水会变干涸②煮食物时,锅里的水越来越少③晾干衣服④吹干湿发三、探索3:模拟实验学生回忆、交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现象的品质通过模拟实验,感受水蒸1、导入用实验证明我们的解释。
2、工具与材料两杯水、橡皮筋、保鲜膜、透明塑料盒、白板笔3、实验(1)(1)实验过程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
②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
③另一个不盖。
④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⑤2-3 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2)注意事项①为什么要放到通风和向阳的地方?②为什么要把其中一个杯口封住?学生准备工具材料学生按步骤实验,认真观察现象学生回答:加快蒸发速度,缩短实验时间学生回答:防止水蒸气外逃,更好地进行对照实验发特点,研讨水和水蒸气的区别学生研讨(3)研讨1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交流,填写活动手册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现象怎么解依据释封口水杯开口水杯教师点拨:封口水杯里的水基本没少,因为水蒸发后没有跑到空气里去;开口水杯里的水少了,因为水蒸发后跑到空气里去了。
依据是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
4、实验(2)(1)实验过程①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②放置一段时间学生实验并观察学生研讨交流,填写活动手册③观察盒中变化(2)研讨2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引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学生研讨交流,填写你认为它们是什么?活动手册教师点拨:在透明塑料盒上看到了小水滴,它们是水蒸气遇冷编成的。
5、研讨3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引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检测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拨: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不同点:水是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
四、课堂练习(一)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水只有沸腾才能蒸发。
()2、水蒸气跑到空气里去了。
()3、湿手变干、衣服晾干的缘由是水变成水蒸气跑了。
()4、水蒸汽和水一样无色、无味、透明、看得见、摸得着。
()5、两杯温度相同的水,它们蒸发的快慢也一定相同。
()6、水蒸气是水的一种形态,物质没有了解蒸发吸发生变化。
()热的特点(二)问答题1、怎样让衣服干得快些?2、干手器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加快水分学生思考蒸发?交流培养动手查教师点拨:1、①把衣服展开阅、自主学习的能力②放在阳光下③挂在通风的地方2、①提高液体温度学生课后②加快空气流动完成五、拓展提高: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游泳时刚从水里出来会感觉冷?人吹电风扇时,为何会感到凉快?教师点拨:蒸发的过程会吸收热量六、作业布置业余时间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怎样减少蒸发?课堂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蒸气总结课堂结是水的另一种形态,水蒸发后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里去了,同时又知道水蒸气和水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但水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在活动体验中,研讨水蒸发特点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培养了我们细致观察生活、尝试解释生活现象的科学态度。
板书蒸发板书设计水水蒸气(液体)吸热(气体)1.2 《水沸腾了》课水沸腾了单元 1 学科科学年 3 题级科学知识1、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3、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和条件学4、辨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习科学探索目通过给水加热的活动体验,观察水沸腾现象,探索其特点、形成的条标件以及与蒸发的异同科学态度1、认识到正确使用试验设备的重要性2、培养严谨实验态度重1、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点2、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3、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和条件4、辨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难通过给水加热的活动体验,观察水沸腾现象,探索其特点、形成的条点件以及与蒸发的异同教学过程教学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节导入新展示图片,聚焦问题: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课同学们,大家一定见过热气腾腾的饭引发思索,进锅吧。
如果我们不停地给里面的水加入学习角色讲授新热,会出现什么情况? 一、探索1:怎么测量水温课1、承接聚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说学生或说培养学生先一说或画一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或画,互相对现象进行法。
教师点拨:交流猜测,为下步的验证做准水温很高,水会沸腾,热气腾腾,备2、怎么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学生自由教师指导:回答掌握温度计◆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的使用方法容器的底与壁。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3、实战演练巩固温度计下列测量水温的方法哪种是正确的?的使用要领说明理由。
学生演练教师点拨:A. 温度计下端碰到容器底部B. 温度计碰到容器壁D.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未持平C.正确二、探索2: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1、模拟实验(1)工具与材料: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和水、漏斗、秒表、塑料袋、试管夹、火柴(2)实验装置学生准备工具与材依次按照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料烧杯、温度计的顺序安装好实验装置学生会安装(3)酒精灯的结构实验设备常见酒精灯一般由灯体、灯芯、灯帽学生按老和酒精四大部分所组成。
(展示结构示师指导进意图)(4)酒精灯的火焰行组装了解酒精灯的结构、火焰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学生认真结构以及酒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常听精灯的正确使用外焰加热物体。
(展示结构示意使用方法和图)注意事项(5)酒精灯的使用①检查酒精灯是否能正常使用学生认真听正常使用的酒精灯要求:◆酒精灯灯体无破损;◆酒精灯内酒精量不少于四分之一且学生认真不高于三分之二;听◆灯芯应浸润酒精且不宜太短,一般高出灯体0.3~0.5cm 。
若灯芯顶端不平或焦掉则用剪刀剪平。
②点燃酒精灯◆取下酒精灯灯帽,使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灯芯◆绝对禁止用另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③酒精灯的加热◆因为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常使用外焰进行加热。
◆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是应注意预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预热方法是将试管在灯焰上缓慢来回移动,使试管受热均匀。
④酒精灯的熄灭◆酒精灯使用完后用灯帽盖住熄灭,禁止用嘴去吹灭。
◆熄灭酒精灯后应再提一下灯帽,方便下次使用时打开。
(6)实战演练仔细观察,对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哪些?为什么?教师点拨:使用正确的是①③,②错在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④错在用嘴吹灭酒精灯(7)实验操作与要求①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火上加热②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③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学生演练学生按要求实验巩固酒精灯使用方法学生做给水加热实验,观察沸腾现象,探究水沸腾特点④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8)温馨提示此实验主要观察水沸腾前后发生的变化:一听:水沸腾前后的声音变化二看:水沸腾前后温度和气泡的变化三记: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 1秒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水沸腾后3-5 秒四画: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2、填写活动手册(1)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学生观察水在沸腾水在沸腾前时填写各项活动体验气泡记录温度声音教师点拨:水在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温度逐渐升高,声音较大;水在沸腾时气泡由巩固沸腾特小变大,温度保持变,声音小。
点(2)实战演练猜猜气泡出现的时间学生演练:第一个是(3)加热过程中水温变化水沸腾前,第二是是沸腾时了解水加热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时0 1 2 3 4 5 6间温度学生继续填写活动手册教师总结:水加热时温度一直上升,但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4)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展示图像)学生认识了解温度变化曲线图学生在图像上画出3、活动结论(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的不同时间的温度点,了解沸腾、沸点的科学概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各种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用线平滑连接念(3)拓展:温度计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4、讨论通过讨论,了(1)如果停止对水加热,会出现什么学生认真解沸腾的条现象?听件等教师提示:水的沸腾要继续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