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一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第一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二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二. 重点、难点:(一)重点:第一框:意识的本质是本框学习重点。
因为把握了意识的本质能够深刻地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质不是意识而是物质。
第二框:“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是本框学习重点。
这是因为理解了这一点就容易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观点,且对学生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二)难点:第一框:1. “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本框的一个难点,因为宗教信仰的神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把它看作“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惑。
2. “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也是本框的一个难点,因为抽象思维的内容在直观上是找不到的,学生很难理解。
3. “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存在着理解上的障碍,把没有发生的事情看作“反映”学生难于接受。
第二框:“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本框的学习难点,因为教材并没有充分揭示。
三. 具体内容:(一)学习目标:第一框:理解意识概念,能够对不同类型的意识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其内容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反映。
第二框: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正确反映与错误反映的主观原因。
(二)学习提纲:第一框:1.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①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具体感觉与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人们对现状的认识、对过去的思考、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二框:2.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1)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2)产生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的产观原因。
①立场不同②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③知识构成不同(3)我们应当尽力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三. 问题解析:第一框:1. 什么是意识?意识定义的意义何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上述意识定义不仅表明了意识的起源与本质,同时还深刻地说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质不是意识而是物质。
2. 如何正确认识意识的想源?首先,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有了人才有了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没有社会性的劳动,古猿就不会进化为人,也不会有人的意识。
因此,意识更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总之,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 如何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首先,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没有人脑就不可能产生意识。
意识对人脑这一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器官的依赖,反映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其次,从意识的内容来源看,其内容不是来自人脑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脑固然是产生意识的器官,但人脑并不能自分产生意识,这是因为,仅有一个健全的大脑,如果不参加社会实践,完全脱离物质世界,就不能产生意识。
总之,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4. 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的区别和联系。
①区别:含义不同。
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错误的思想意识则是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
②联系:无论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来自于客观事物。
5. 感觉与抽象思维的区别和联系。
①区别: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反映,是物质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结果,是感性认识的一种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抽象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动过程,定理性认识的高级形式,具有间接性。
②联系:A. 感觉和抽象思维都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的反映,都是主观的。
B. 抽象思维依赖感觉,感觉有待于上升到抽象思维。
第二框:6. 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之所以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是因为:首先,从客观事物看,它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但同时事物又有某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多变的现象有相对稳定性,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更集中体现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
这给人正确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
其次,从认识的主体看,人有能力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认识的基础是实践,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逐渐完善的头脑,是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物质基础。
人在长期实践中还形成了一定的合乎实际的逻辑思维方式。
这些,都是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观条件。
再次,从发展的观点看,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扩展认识,发展认识,把未知之物转化为已知之物,世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综上所述,说明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7.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和“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区别。
首先,“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意识的本质,是从物质和意识相互比较中来认识意识。
物质独立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而意识则是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
其次,“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强调意识并不完全是消极的,被动的。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限制,不可能一下子认识事物的全部,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再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物质的问题。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是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典型例题】[例1] 最佳选择题“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唐诗蕴藏的哲理是()A. 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 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C.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D.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同的人由于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
C项符合题干要求。
A项本身有错误,B项观点正确,但与此题无关。
D项是一个片面的观点。
[例2] 问答题“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是物质的,因此,意识是人脑的产物”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要点:(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不能正确认识意识与人脑的关系,不能正确说明意识的本质和起源。
(2)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产物。
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质上都是物质,所以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这是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3)人脑是物质的,但不能说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因为人脑只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不能自行产生意识,意识的内容和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意识本质的理解,涉及到的知识包括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和意识的根源。
解题的关键在于区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与“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明确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模拟试题】一.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6分,共60分。
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同实际相一致的计划和方案,都是正确的思想意识;以主观想象作出的判断,以及宗教中的鬼神观念等,都是错误的思想意识。
据此回答1——2题:1. 上述材料说明()A. 意识有高级阶段和低级阶段之分B. 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C. 意识既包括感觉,也包括思维D. 意识的产生离不开人脑2. 对上述材料中的两种不同意识的正确认识是()A. 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思想意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 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反映,错误的思想意识是对事物具体形象的反映C. 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D. 正确的思想意识比错误的思想意识具有更大的反作用3. 关于意识的起源应理解为()A. 所有的物质都有意识B. 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有意识C. 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D. 意识是大脑活动的产物4. 下列各项中属于意识的有()①思维②头脑③唯心主义④精神文明建设⑤虚数⑥生产关系⑦鬼神⑧梦中的黄山A. ①③⑤⑦⑧B. ①②③⑥⑦C. ①③④⑤⑧D. ①②③④⑤5.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A.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可能是相同的B.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都是正确的C. 客观事物会因人们对它的观察而有变化D.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因知识构成等不同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6. 从意识的本质来看()A.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B. 意识是人脑的产物C.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D. 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7. 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都是意识现象,它们的区别在于()A. 具体感觉是客观的,抽象思维是主观的B. 具体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反映C. 具体感觉不重要,抽象思维很重要D. 具体感觉不能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抽象思维则可以8. 有位哲学家说:“如果牛有宗教,那么它们的神一定会是有角的牛。
”这说明()A. 宗教传说和神话故事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内容也是来自社会生活的B. 宗教意识是人脑对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C. 宗教的内容是神、上帝启示的产物D. 宗教的内容来源于人脑,所以是主观自生的9. 有了人脑不一定有意识,因为()A. 人脑只是意识的“加工厂”B. 意识只有内容来自人脑C. 意识不一定是人脑的产物D. 人脑不一定是健全的脑10. 有人认为:“机器人也有思维,并断定人迟早要成为机器人的奴隶。
”这种观点否认了()A. 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D.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二. 问答题。
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如何理解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 “正确的思想意识,人们的具体感觉,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思想意识,人们的抽象思维,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并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1. B2. C3. C4. A5. D6. C7. B8. A9. A 10. C二. 问答题:1.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