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学与煤阶
第二节 煤化学与煤阶
研究表明,镜质组对煤的生气量及储层物性的贡献最大。
镜质组发育的煤层,一般内生裂隙较发育,渗透率越高。通常 用于确定煤阶的参数为“镜质体反射率”。镜质组分是煤中最 常见、最重要的组分,含氧量高,碳和氢的含量居中,在中国 大多数晚古生代煤中,镜质组含量在55%~80%以上。镜质体反 射率指在显微镜下,于油浸及546nm波长条件下镜质组的反射 光强度与垂直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以Ro(%)表示,其值随煤 阶的增高而增加。 当Ro>4.0%时为高煤阶,如无烟煤; 当Ro<0.35%时为低煤阶,如褐煤; 当0.35%<Ro< 4.0%时为中煤阶,如肥煤、焦煤等。
焦煤。
第二节 煤化学与煤阶
• 瘦煤是烟煤的一类。对煤化度较高的烟煤的称谓 。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的炼焦用煤。单独炼焦
时,大部分能结焦。焦炭的块度大、裂纹少,但
熔融较差,耐磨强度低。 • 贫煤是变质程度高、挥发分最低的烟煤,不结焦 。贫煤燃烧时火焰短,耐烧,通常作为工业和民 用燃料。
问
题
• 问题1:成煤作用包括哪两个阶段? • 问题2:煤层气是怎样形成的? • 问题3:不同煤的元素组成是怎样变化的? • 问题4:什么是煤阶?确定煤阶的参数有哪些? • 问题5: Langmuir方程及其意义是什么? • 问题6: 煤储层特征参数有哪些? • 问题7: 煤层气的赋存状态是怎样转化的? • 问题8: 煤层气的赋存条件有哪些? • 问题9: 煤层气藏的概念是什么? • 问题10: 煤层气藏的边界可分为哪几类? • 讨论:高低 煤层气藏的差异有哪些?
1.50-2.05 1.10-1.50 0.71-1.10 0.57-0.71 0.47-0.57 <0.47
8-14
14-22 22-31 31-39 39-42 42-47 >47
86-92
78-86 69-78 <69
91-92
89-91 86-89 81-86 76-81 66-76 <66
有烷基、羟基、羧基或甲氧基等。
第二节 煤化学与煤阶
问题3:不同煤的元素组成是怎样变 化的?ຫໍສະໝຸດ 表2-1 煤的元素组成组成
C% H% O%
泥炭
60~70 5~6 25~35
褐煤
70~80 5~6 15~25
烟煤
80~90 4~5 5~15
无烟煤
90~98 1~3 1~3
煤的分子结构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愈来愈复杂。但都以芳 核结构为主,还具有烷基侧链和含氧、含氮、含硫基团, 近似组成为(C135H97O9NS)n。
第二节 煤化学与煤阶
图2-5 不同类型煤的基础结构单元示意图
第二节 煤化学与煤阶
根据肉眼观察煤炭带的光泽亮度或暗度来描述煤组成的分类,可分为四种 煤岩类型: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 镜煤主要由镜质体组成,也存在少量的惰质组和壳质组显微组分,显亮黑 色条带状。镜煤易碎且脆,因此在割理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亮煤是煤炭中较亮的煤岩类型,但是亮煤不如镜煤明亮。它含有较少的镜 质组和较多的惰质组和壳质组。惰质组的存在,阻碍裂缝的形成;惰质组 坚硬,不易粉碎。 暗煤是一个光泽暗淡煤岩类型。它比镜煤或亮煤含有更多的矿物质和惰 质组。暗煤坚硬,难以破碎。因此,它以块状而不是细粒形式存在。暗煤 不利于煤层的渗透性。 丝炭类似木炭,纤维状、柔软、易破碎。在煤层气形成过程丝炭是最不 重要的煤岩类型。
第二节 煤化学与煤阶
• 肥煤是变质程度中等的烟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 良好的焦炭,但有较多的横裂纹,焦根部分有蜂焦。肥煤 挥发物一般较高。胶质层较厚。粘结性强,加热时产生大 量胶质体,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焦炭,熔融性好,耐磨性大 ,故为炼焦煤。 • 焦煤(coking coal)也称冶金煤,是中等及低挥发分的中 等粘结性及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在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 准中,是对煤化度较高,结焦性好的烟煤的称谓。又称主
第二节 煤化学与煤阶
表2-3 美国确定煤阶的参数 煤阶 无烟煤 最大镜质组反射 挥发物质(%) 固定碳(无水、 碳含量(无水、 率(%) 无灰,%) 无灰,%) >3 2-8 >92 >92
半无烟煤
低挥发性的烟煤 中挥发性的烟煤 高挥发性的烟煤 A 高挥发性的烟煤 B 高挥发性的烟煤 C 亚烟煤
2.05-3.00
第二节 煤化学与煤阶
通过元素分析可以了解煤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通过工业分析可以初 步了解煤的性质,大致判断煤的种类和用途。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对水分、 灰分、挥发分的测定和固定碳的计算四项内容。 (1)水分 水分是指单位重量的煤中水的含量。煤中的水分有外在水分、内在水 分和结晶水三种存在状态。一般以煤的内在水分作为评定煤质的指标。煤 化程度越低,煤的内部表面积越大,水分含量越高。 (2)灰分 灰分是指煤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固体残渣。它是煤中的矿 物质经过氧化、分解而来。可将煤层灰分含量分为高灰份(>40%)、较 高灰分(40~25%)、中灰分(25~15%)、低灰分(<15%)。
烟 煤
IV 阶段
V阶段
VI阶段 VII 阶段 VIII 阶段
瘦 煤
贫 煤 无烟煤 超无烟煤
1.70~1.89
1.90~2.49 2.50~3.99 ≧4.00
无烟煤 超无烟煤
表1-2 煤级、煤的工业牌号与镜质体反射率对比表
第二节 煤化学与煤阶
• 长焰煤是在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中对煤化度最低的烟煤的 称谓。它的挥发分特别高,燃烧时火焰长,因此而得名。长 焰煤的粘结性很弱,一般不结焦,是非炼焦煤,主要作为动 力和化工用煤。 • 气煤是煤化程度较低的一种烟煤,不粘结或微具粘结性。在 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燃烧时火焰短,耐烧。 气煤由两部分 组成:第一类是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37%,黏结指数G>35 ,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的煤。这类煤的特点是,挥发分特 别高、黏结性强弱不等。第二类是Vdaf>28%~37%,G>50~ 65的煤。其特点是:挥发分高、黏结性中等。
第二节 煤化学与煤阶
灰分越高,热效率越低;燃烧时,熔化的灰分还会在炉内结成炉渣, 影响煤的气化和燃烧,同时造成排渣困难;炼焦时,全部转入焦炭,降低 了焦炭的强度,严重影响焦炭质量。煤灰成分十分复杂,成分不同直接影 响到灰分的熔点。灰熔点低的煤,燃烧和气化时,会给生产操作带来许多 困难。
(3)挥发分 挥发分是指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它是对煤 进行分类的主要指标。煤的挥发分产率与煤化程度有密切关系,煤化程 度越低,挥发分越高,随着煤化程度加深,挥发分逐渐降低。 (4)固定碳 测定煤的挥发分时,剩下的不挥发物称为焦渣。焦渣减去灰分称为 固定碳。它是煤中不挥发的固体可燃物,可以用计算方法算出。
第二节 煤化学与煤阶
问题4:什么是煤阶?确定煤阶的参数有哪些?
用数量表示的煤化过程程度或成熟度称为煤阶,即煤的 “化学”变化阶段,或是煤变质系列中的阶段。煤阶的划分与 煤的微观组成有关。 煤的显微组分中主要包括镜质组、壳质组和惰质组。镜质 组化学结构主要由具短脂肪链与含氧官能联结的芳香结构所组 成,因主要来源于木质-纤维素组织而具有低氢、高氧的特征。 高氢镜质组可能具有氢化芳香结构,比较富含烃基团。镜质组 (尤其是均质镜质体)致密、均匀、块体大,有利于割理顺利 延伸和发展;含量介于46.45%~93.75%之间,平均为77.30% 以基质镜质体为主,结构镜质体和均质镜质体含量不高。
第二节 煤化学与煤阶
中国根据镜质体最大反射率,将煤划分为 9个煤级(即1个成岩阶段和8 个变质阶段)。9个煤级与煤的9个工业牌号大致相当。
煤级 褐煤 0 阶段 I 阶段 II 阶段 III 阶段 煤的工业牌号 褐 煤 长焰煤 气 煤 肥 煤 焦 煤 镜质体最大反射率 Romax(%) ≦0.49 0.5~0.64 0.65~0.79 0.80~1.19 1.20~1.69
第二节 煤化学与煤阶
煤的工业分析属于煤的化学组成的研究内容之一,是水分、灰分、挥 发分和固定碳四个项目煤质分析的总称。通常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是 直接测出的,而固定碳是用差减法计算出来的。工业分析中灰分、固定碳、 挥发物和水分的百分比,有以下几个基准: 收到基准——基于煤由水分、固定碳、挥发物质和灰分四个部分组成 所测得百分数,煤在实验室储存的环境,接近煤在煤层中储存的条件。 无灰分基准(af)——基于煤由水分、挥发物质和固定碳组成,所测得 各组分的百分比。 干燥基准(d)——基于煤由挥发物质、固定碳和灰分三部分组成,所 测得组分的百分比。 干燥无灰基准(daf)——基于煤由固定碳和挥发物质两部分组成,所 测得组分的百分比。
第二节 煤化学与煤阶
煤化学是研究煤的成因、组成、性质、结构、分类和 反应,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煤中有机
质元素主要是碳,其次是氢,还有氧、氮和硫等元素。
它们以结构十分复杂的大分子形式存在,这些煤的有 机质大分子是由许多结构相似的单元所组成;单元的 核心是缩合程度不同的芳环,还有一些脂肪环和杂环, 环间由氧桥或次甲基桥连接而形成大分子;环上侧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