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政治易错知识点:辩证法部分

2020高考政治易错知识点:辩证法部分

2020高考政治易错知识点:辩证法部分
【辩证法部分】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注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注意: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P56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注意: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P55
4、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注意:联系是有条件的)
5、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是无条件的。

(注意: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P57
6、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

(该说法正确)P57
7、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注意:“一定意义上”才是。

两对关系具有共性方面,即都强调整体性、相互依赖性,但系统更强调层次性、有序性。

系统和要素关系中讲的层次性原则等,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就没有)P58
8、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注意:不一定。

只有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9、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注意:必须在一定条件下)P58
10、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注意: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性的、进步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P63
11、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

(注意:前对后错。

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只有前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
1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注意:前两句对后一句错。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P66
13、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注意: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P66
14、量变引起质变就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

(注意: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15、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注意: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而不是全盘否定)
16、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每一步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

(注意: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P65
17、新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旧事物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地位。

(注意:新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
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

)P64
18、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注意: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判断新事物的三个标准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是否具有远大前途。

不能只用时间标准来判断)P64
19、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注意: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
的实质与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P67
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注意: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P67
20、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注意: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
每一事物同所
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现实矛盾。

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
统一体中。

)
21、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关系。

(注意: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
体与部分的关系。

)P68
2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注意:前对后错。

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
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23、矛盾越少越好。

(注意:矛盾的多少是客观的,就事物的发展来说,不能以矛盾的多少为标准来判断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以是否有利于新事物的
发展,是否有利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来衡量好坏,不能一概认为矛
盾越少越好)
2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注意: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P71
25、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注意:普遍性是从特殊性中抽象出来的)P71
26、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注意:说反了,正确的表述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
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P71
27、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

(注意:前对后错)
28、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

(注意:矛盾的双方是具体的、多样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2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注意: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30、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者没有区别。

(注意:前对后错。

后者是有区别的:世界观依据有别,具体内涵有别)
31、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P73
32、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注意: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还要注意次要矛盾。

解决主
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33、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

(注意: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而且矛盾的主
次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P73
3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注意:这是知识的混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
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
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
一。

)P73
35、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注意:缩小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内涵。

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
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
要方面。

)
36、任何事物内部都有主要矛盾。

(注意:事物有简单事物和复杂事物之分。

简单事物内部只包含
一个矛盾,矛盾双方有主次方面之分。

复杂事物包含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矛盾,有主次矛盾之分。

可见,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主次方面,但不一定都有主要矛盾)
37、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指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注意:还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38、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注意:是辩证否定或称“扬弃”)
3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

(注意: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P83
相关链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