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分析报告与检测技术(选择题)

食品分析报告与检测技术(选择题)

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练习题——选择题1、固体样品的抽样,对同一批号的产品,采取次数可由2N S =决定。

式中N 表示 ( )。

A 、被检物质的数量 B 、样品的个数C 、被检物质的吨位D 、被检物质的数目(件数)2、蔗糖的滴定法测定,样品应( )。

A 、用(1+1)盐酸转化B 、用(1+1)醋酸转化C 、用(1+1)氢氧化钠水解D 、用(1+1)硝酸水解3、已知PK HAC =4.74,PK NH3。

H2O =4.74,欲配制pH=9.2的缓冲溶液,可选( )。

A 、HAC+NaClB 、HAC+NaAcC 、NH 3·H 2O+NH 4C1D 、NH 3·H 2O +H 2SO 44、蛋白质测定中,样品消化时间的控制是( )。

A 、(40~60)rninB 、消化液转黄色后即可C 、消化液转清亮绿色后30minD 、消化液转清亮绿色即可5、对照实验是检验( )的有效方法。

A 、偶然误差B 、仪器试剂是否合格C 、系统误差D 、回收率好坏6、用裴林氏直接滴定法测还原糖,裴林氏甲、乙液应该( )。

A 、混合存放,滴定时吸10mLB 、同次配制的,标定一次C 、每次测定,都应标定D 、吸取量视情况而变化7、GB601-2003标准中规定标准溶液的“标定”或“比较”时应( )。

A 、两人每人作4个平行B 、1人作8个平行C 、1人作6个平行D 、两人每人作3个平行8、分光光度计打开电源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预热20minB 、调节“0”电位器,使电表针指“0”C 、选择工作波长D 、调节100%电位器,使电表指针至透光100%9、黄酒氨基酸态氮的酸度计测定法时,第二次用NaOH 滴定应控制终点的pH 值为( )。

A 、6.86B 、7.60C 、8.20D 、9.2010、二乙硫代氨甲酸钠光度法测铜,选用EDTA 和柠檬酸铵作( )。

A 、指示剂B 、掩蔽剂C 、配合剂D 、催化剂11、食品企业化中,( )是直接衡量产品的尺度。

A 、技术标准B 、管理标准C 、工作标准D 卫生标准12、食品法典委员会是由()设立的。

A、ISOB、FAOC、WHOD、FAO和WHO共同13、平均样品经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抽取一部分用于分析测定的样品,叫做()。

A、原始样品B、平均样品C、试验样品D、保留样品14、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来表示。

A、准确度B、精密度C、回收率D、标准偏差15、标定标准溶液所用的基准物质应选()。

A、化学纯B、分析纯C、优级纯D、试验试剂16、索氏抽提法最适用于测定()中的脂肪。

A、粮食和油料B、乳及乳制品C、面包或通心粉D、鲜鱼或鸡蛋17 、在容量分析中,滴定终点和等当点。

()A、一定相等B、不一定相等C、两者无关18、感官在某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即使刺激强度不变,感官的感觉敏感性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现象。

A、适应现象B、对比现象C、协同效应D、掩蔽现象19、食品中挥发酸的测定方法是()。

A、滴定法B、水蒸汽法C、pH计测定法D、指示剂比色法20、用费林氏容量法测定还原糖时,采用()的方法使亚甲蓝不被氧化。

A、加保护剂B、加稳定剂C、始终保持溶液的沸腾状态D、保持溶液的静止状态21、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甘汞电极的( )。

A、电极电位不随溶液pH值变化B、通过的电极电流始终相同C、电极电位随溶液pH值变化D、电极电位始终在变22、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精密度与准确度都是表示测定结果的可靠程度B、精密度是表示准确度的先决条件C、精密度高的测定结果不一定是准确的D、消除了系统误差以后,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才是既准确又精密的23、酿造用水总硬度的EDTA法测定中,有少量铁、锌离子干扰时应加入( )掩蔽。

A、1-2mL盐酸羟胺B、1~2mlNa2SC、lmlHNO3D、1~2ml三乙醇胺24.某食品含蛋白为39.16%,甲分析的结果为39.12%、39.15%和39.18%;乙分析得39.19%、39.24%和39.28%,则甲的平均相对误差和平均偏差是( )。

A、0.2%和0.03%B、-0.026%和0.02%C、0.2%和0.02%D、-0.025%和0.03%25.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0.03260×0.00814=()A、0.0002653B、2.65×10-4C、2.6×10-4D、2.7×10-426、配制C(1/2H2SO4)0.1mol/L的标准溶液1000mL,下面做确的是()A、量取5mL H2SO4缓缓注入1000mL水中摇匀B、量取6mL H2SO4缓缓注入1000mL水中摇匀C、量取8mL H2SO4缓缓注入1000mL水中摇匀D、量取3mL H2SO4缓缓注入1000mL水中摇匀27、蛋白质测定时,消化用硫酸铜的作用是()。

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提高液温28、用马弗炉灰化样品时,下面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坩埚盛装样品B、将坩埚于样品在电炉小心炭化后放入C、坩埚与坩埚盖同时放入灰化D、关闭电源后,开启炉门,降温至室温时取出29、下列对糖果中还原糖测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水作溶剂提取糖类B、加入澄清剂除去脂肪、蛋白质等干扰物质C、滴定时严格控制加热程度D、反应要控制在碱性条件下进行30、直接滴定法测还原糖时,滴定终点显出()物质的砖红色。

A、酒石酸钠B、次甲基蓝C、酒石酸钾D、氧化亚铜31、豆类和油料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C)(A)10%~20% (B)20%~30% (C)30%~40% (D)40%~50%32、量的基本特点是()。

(A)不必通过比较(试验)得出,可以通过计算得出;(B)量值由数值和单位的乘积构成,其数学表达式为Q ={Q}·【Q】(√)(C)量值的大小与选定的单位有关(D)量值只反映物质本身的属性,而不能描述自然现象的属性。

33、有关基本量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量制中选定的彼此独立的量称为基本量。

(B)长度、质量和时间是基本量。

(C)长度、力和时间是基本量。

(×)(D)在国际基本单位制中,有长度等7个基本量。

34、有关运动粘度的单位说确的是()。

(A)运动粘度的单位为平方毫米每秒;(B)运动粘度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C)运动粘度的单位为二次方毫米每秒;(√)(D)运动粘度的单位为每秒二次方毫米;35、在同一系统中,基本单元不同,物质的量浓度也不同。

下述不正确的是()(A)当c(1/2H2SO4)=0.2mol/L时,则c(H2SO4)=0.1mol/L;(B)当c(KMnO4)=0.02mol/L时则c(1/5KMnO4)=0.1mol/L;(C)当c(Ca2+)=0.1mol/L时则c(1/2Ca2+)=0.2mol/L;(D)当c(B)=Z·c(1/ZB) ( ×)36、有关误差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误差是某特定量的量值与真值的之差。

(B)误差是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C)粮油检验中的误差是由测量误差与计算误差构成。

(D)在谈及误差时,给定的特定量必须指明。

37、在比较两个量的准确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于同种量,如果给定的特定量值相近,可用绝对误差比较;(B)不同量之间可用相对误差比较;(C)不同物质、不同测定方法之间也可用相对误差比较;(D)10g砝码和250mL容量瓶示值误差分别为-0.2mg和+0.20,两者之间物质不同,无论用绝对误差还是相对误差,均不能进行比较; (×)38、在滴定分析中,()可导致系统误差。

(A)试样未充分混匀;(B)滴定终点判断不准;(C)试剂中含有微量干扰离子;(√)(D)平行实验次数不够多;39、有关随机误差描述不正确的是()。

(A)随机误差具有偶然性;(B)在重复性条件下多次平行测定,误差的大小和正负出现的几率相等;(C)随机误差的出现捉摸不定,无规律可循;(×)(D)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40、为了减少方法误差带来的影响,可采用()。

(A)对照试验;(√)(B)加强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C)空白试验;(D)增加测定次数41、减少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A)对照试验;(B)校准试验;(C)空白试验;(D)多次测定取平均值;(√)42、常量滴定管一次读数误差为±0.01mL,而每份滴定液有两次读数(初读数和末读数),可以带来±0.02mL 的绝对误差,要将滴定误差控制在±0.1%以下滴定液的体积必须大于( C )mL。

(A)10 (B)15 (C)20 (D)3043、关于有效数字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A)有效数字不仅反映数值的大小,而且反映测量的准确度;(B)有效数字就是计量仪器能测量到的数值;(C)有效数字全部是准确值;(×)(D)有效数字包含全部准确值及一位可疑值;44、下列数值中有效数值位数为四位的是( C )(A)[H+]=0.0050mol/L (B)pH =12.30 (C)20.36 (D)360045、如指定间隔为10-12,对1.445001修约后的数值为:( C )(A)1.4 (B)1.44 (C)1.45 (D)1.44546、修约间隔为1,对25.451修约后其数值为( A )。

(A)25 (B)26 (C)25.4 (D)25.547、算式4375.5) 12 .124.1(20.11-的计算结果应以( B )位有效数字报出。

(A)1 (B)2 (C)3 (D)448、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用()表示。

(A)标准偏差(B)变异系数(C)误差(√)(D)标准偏差49、两组测定值分别为1001、1002、1003、1004、1005和0.1001、0.1002、0.1003、0.1004、0.1005,其标准偏差分别为S1和S2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

(A)S1= S2 (B)S1>S2 (C)S1 S2/10000(D)S1=10000 S2 (√)50、两组测定值分别为1001、1002、1003、1004、1005和1、2、3、4、5,其标准偏差分别为S1和S2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

(A)S1= S2 (√)(B)S1>S2 (C)S1<S2 (D)S1= S2/1000051、一组测得值为2.00、2.20、2.30、2.40、2.50,如第六次测定结果不被Q检验法所弃去(n=6时,Q0.90=0.56),最大值不应超过( )。

(A)3.10 (B)3.12 (C)3.13 (√)(D)3.14X max=3.1363 只舍不入(取值3.13)X min=3.1363 只入不舍(取值1.37)52、精密度是指在()条件下,测得值与平均值相符合的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