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劳工组织从1919年第一届大会到2004年底为止,共通过国际劳动公约()A.150个B.184个C.194个D.200个2、《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的标准工作时间为劳动者的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A.7小时B.8小时C.10小时D.24小时3、工人纪某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公司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该公司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公司应当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纪某,提前的期限为A.30日B.35日C.40日D.60日4、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A.劳动合同期满;B.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C.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D.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5、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A.100%B.150%C.200%D.250%6.为了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劳动法》第80条和81条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的委员会是()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B.工会调解委员会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D.职工调解委员会7、未成年上岗工须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由劳动行政部门核发的证件是()A.未成年人健康检查表B.未成年工登记表C.未成年工登记证D.毕业证1、B2、B3、A4、B5、B6、A7、C8、根据《劳动法》规定,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单位是()A.福建省歌舞团B.福建某边远地区企业C.福州省体工队D.福建某特种工艺单位9、下面的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关系的是()A.个体经济组织中个体劳动者与帮工之间的关系B.承揽人与定作人之间的关系C.弄明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劳动产品所发生的买卖关系D.劳动者与需要方之间的劳务关系10、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要提出申诉的,当事人应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提出,其提出申诉的有效期限是()A. 15 B .30 C.45 D.6011、西方研究劳动关系的学者认为,无论是否接受剥削的论点,对利润的追求都以为着雇主和工人之间的利益存在着冲突,这种冲突客源属于()A.异化的合法化B.客观的利益差异C.雇用关系的性质D.劳动合同的性质12、国际上对劳动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五大学派”,有学派认为,在经济中代表工人的“劳动”的利益,与代表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资本”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持这种观点的是()A.新保守学派B.管理主义学派C.正同多元论学派D.激进学派13、《劳动法》第30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A.提出意见B.起诉C.控告D.申诉14、法律禁止企业安排参加加班加点的职工包括()A.成年人B.经期女工C.哺乳期女工D.患病女工15、下列纠纷中属于劳动争议的是()A.厂长与职工因个人债务的纠纷B.公司经理与会计对社会上财税腐败问题观点不同的纠纷C.企业不服税务管理部门因执行税法引起的纠纷D.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支付工资报酬引起的纠纷8、B 9、D 10、D 11、B 12、D 13、A 14、C 15、D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劳动关系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033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2.D3.D4.A5.B6.B7.A8.B9.D 10.D 11.A 12.C 13.C 14.B 15.C16.A 17.C 18.A 19.C 20.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AB 22.ABCE 23.BDE 24.ABE 25.ABC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评分参考](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
26.劳资合作是指任何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望(2分),所采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的模式(2分)。
27.工会的组织结构是指工会借以安排其内部管理体制(1分)、代表制度(1分)及职权体系的机构与过程(1分),其中心问题是如何把效率与民主相结合(1分)。
28.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1分),在查明事实、明确是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1分),依法做出裁决的活动(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评分参考](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
29.答:劳动关系的特性包括:(1)个别性集体性;(2)平等性与隶属性;(3)对等性与非对等性;(4)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
[评分参考]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得5分,答对四点得6分。
30.雇员参与和参加管理的主要形式包括:(1)员工持股计划;(2)质量圈;(3)共同磋商;(4)工人董事;(5)工作理事会;(6)建议方案;(7)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评分参考]任意回答六种形式均可,每一种形式给一分,共6分。
31.在特殊情况下工资支付的主要内容包括:(1)履行国家和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1分)(2)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工资;(1分)(3)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支付;(1分)(4)停工期间的工资;(1分)(5)破产时工资之优先权;(1分)(6)工资的诉讼保护。
(1分)32.(1)集体协议制度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必要条件;(2)集体协议制度建立了平等协商谈判机制;(3)集体协议制度是雇主谋求工业和平和工业利润的目标之一;(4)集体协议制度是协调劳动关系的手段;(5)集体协议制度是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
[评分参考]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全部得满分。
33.成立三方协商机构是三方机制能够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为此各国设立了不同的组织形式(1分),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组织形式:(1)由三方代表组成常设机构;(1分)(2)采取劳动大会形式;(1分)(3)成立三方专业委员会;(1分)(4)设立三方劳动争议处理机构;(1分)(5)设立综合性的三方联系制度等。
(1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评分参考](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但所回答要点论述较好,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3)考生作答与答案要点意思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34.我国劳动立法虽没有直接使用“不当劳动行为”的概念,但法律对不当劳动行为作了规定(1分)。
2001年我国《工会法》进行了修订,保障劳动者享有建立、参加和从事工会活动的权利(1分),并明确规定对以下行为进行限制。
(1)实际差别待遇(1分);(2)拒绝集体谈判(1分);(3)控制干涉工会(1分)。
我国法律对不当劳动行为的救济包括:(1)关于妨碍职工行使结社权和阻扰工会建会工作的法律责任(1分);(2)关于对工会工作人员打击报复、侮辱诽谤或人身伤害的法律责任(1分);(3)关于解除参加工会和从事工会的人员的劳动关系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1分);(4)关于阻扰工会依法行使职权的法律责任(1分);(5)关于保障工会经费收缴的规定(1分)。
35.我国《劳动法》对集体协作作了不完全的列举规定。
一般认为,完整的集体协议收由两类条款构成。
(1)法定条款。
即法律规定应当进行谈判签订的条款,属于强制性的规定(2分),如工资、工时、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补充保险福利、合同期限等条款。
集体协议的法定条款可以作为个别劳动合同的基础,也可以直接成为个别劳动合同的组成部分。
它直接来源于法规和政策,在集体协议有效期内持续有效,是集体协议中最重要的一类条款(3分)。
(2)约定条款。
即谈判双方自主协商订立的条款。
这类条款不是法律要求必须具备的条款,但只要条款本身不违法又符合双方当事人意愿,就可以作为集体协议的条款(3)。
约定条款一经写入协议,具有法定条款同等的法律效力(2分)。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8分)[评分参考](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但所回答要点论述较好,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3)考生作答与答案要点意思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36.(1)该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做法不合法。
(2分)(2)本案中,某企业由于转产解除8名职工的劳动合同法不符合“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
该企业要解除8名职工的劳动合同,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其职工本人,劳动合同解除后,还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3分)。
根据《劳动法》第26条的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根据《劳动法》第28条规定,据本法第26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3分)。
全国2010年1月自考劳动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33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的学派被称为()A.新保守派 B.管理主义学派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学派2.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不干预劳资关系 B.政府立法规范劳动关系C.国家干预开始制度化、法制化 D.劳动关系实现了制度化、法制化3.被誉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人是( )A.弗雷德里克•泰勒 B.雨果•芒斯特博格C.哈罗德•孔茨 D.埃尔顿•梅奥4.下列管理模式中,适合承包工作任务的是( )A.自主/剥削管理模式 B.权威/剥削管理模式C.自主/宽容管理模式 D.独裁/合作管理模式5.最先提出“员工持股计划”的人是()A.爱德华兹•戴明 B.亚伯拉罕•H•马斯洛C.路易斯•凯尔索 D.哈里•布雷费曼6.在促进劳资合作的方法中,鼓励收入较高的高资历雇员积极参与绩效改进的是( )A.斯坎隆计划 B.拉克计划C.集体收益分享计划 D.工作生活质量计划7.下列选项不属于从职能角度出发,对工会进行分类的是( ) A.职业工会 B.工联工会C.福利工会 D.政治工会8.我国某建筑企业工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和组织本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落实职工民主管理权利,把科学管理与民主管理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