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策划书讲课稿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策划书讲课稿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策划书“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传播规划理念、拓展职业空间、打造锦绣前程”二、活动目的:当代中职生正处在一个充满竞争与变革的时代,他们无不渴望自己的人生能顺利通达成功。

当每个学生对未来满怀期待或对就业感到迷茫时,他们都会想到同一个问题:我将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我该怎样为自己的成功做好思想、心理和技能上的准备?其实,从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在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

由于中职生阅历和社会经验的局限,对自我和社会往往缺乏全面的认识,在走上社会之前内心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些都会制约他们的生涯发展。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在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要让学生学会审时度势,实现顺利就业,走好职业生涯第一步,开展职业生涯策划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三、活动的形式以讲座、现场互动、文章征集并现场点评的方式开展四、活动地点校报告厅五、活动时间2016年5月15—30日六、活动参与人员科技校全体中职学生七、活动准备1、诚挚得邀请一位专业老师做10—15分钟的讲说,由团委老师负责2、会场的布置由后勤组老师负责(包括打开多媒体,准备好影像设备等)3、由团委学生会学习部通知各班级,想要参加的学生随时准备好笔和纸4、会场秩序的维持由团委学生会纪检部负责八、活动流程第一阶段:活动宣传阶段定点宣传方式:在食堂门口以及学生各大小宣传栏做板书式宣传,宣传期间由团委学生会宣传部派指定人员做相应的宣传工作。

(发放宣传单、张贴海报等等)必要时,向咨询者做详细的讲解。

时间:5月10—5月12日负责人:宣传部部长第二阶段:活动主题阶段一“传播规划理念、拓展职业空间”现场互动(一)老师讲座讲座的内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如何做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后,如何执行?;演示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二)现场规划要求来听讲座的学生自备笔和纸,让他们在10—15分钟内对自己未来五年的具体规划写在纸上。

(不要求很规范,但要有具体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时间过后,统一将他们的规划收上来,并有讲座老师抽取4—6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做为点评。

(三)现场交流再邀请1—2名学生上台为我们讲述他自己是怎样规划他未来五年的生活的,有哪些具体的目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四)奖励参与上台陈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由老师点评并发放小礼品作为鼓励。

地点:演讲厅时间:待定第三阶段:活动主题阶段二“打造锦绣前程”征文活动活动方式:就业类、创业类分组比赛1、帮助广大同学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树立和提高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2、提高同学们制作自荐书及参加职场应聘的技巧和能力。

3、创建一种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互动模式,给广大同学提供认识社会,认识职场的机会。

4、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供实践、交流和学习的平。

活动意义:为了消除在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不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更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择业。

中职生要看到不管怎样,职业是自己生活的新起点,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使自己不断成长、发展,并得到充实、满足,从而实现人生的目的。

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学生,应该怀着一腔热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奉献青春。

我国人事制度也正在进行着较大的改革,首次择业未成功或未能如愿,还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的择业机会。

越来越开放的人事流动制度,将为毕业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前景。

活动对象:莆田科技学校在校全体学生报名时间:5月10—5月12日(与宣传同时进行)活动时间:待定活动地点:校报告厅参与方式:在同一专业内自由组队(或以班级为单位组队),最终确定代表自己专业参加初赛参赛人员要求:1、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兴趣、情趣、性格、意志、价值观。

2、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语气语调适当、重音节奏恰当。

3、能够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心态。

4、最好形象气质好,着装打扮得体。

5、还必须具有一定才艺。

充分体现此次活动主题。

6、交课件、个人文档、电子演讲稿,如有辅导老师写上老师姓名作品要求及比赛规则:1、所有参赛成员必须服从校团委的统一安排;2、所有的设计方案手写和电子稿形式交于活动举办方,必须写明标题、专业、姓名、设计方案。

3、每位选手演讲完毕后由评委亮分,去掉最高最低分,取平均分。

4、参赛选手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一经查处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评奖办法:1、评委会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判。

2、比赛由相应的评委会进行评判。

3、按照统一的标准,使用百分制及统一的评分表格进行评分。

4、才艺展示可另行得分(最多10)5、互动环节与观众互动。

评选方式:1、比赛均采用书面评审、现场演示、现场答辩相结合评选,现场演示PPT演示加陈词,就业类陈述6分钟,答辩2分钟;创业类陈述8分钟;答辩2分钟。

2、评委在现场演示前对选手的作品进行评分,现场对现场演示、答辩打分。

3、计分办法:选手得分=作品分+现场展示分+答辩分4、比赛顺序:现场抽签评委会成员:由校团委老师、教务处老师、政教处老师、实训处老师组成。

评分细则:共分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综合相加取最高分依次排名。

1、设计内容以幻灯品展示内容为依据(共占60分)2、设计内容以现场展示内容为依据(共占30分)3、现场答辩(共计10分)附加表1:附加表2:奖品设置:注:其他安排另行通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莆田科技学校陈金通老师先来一个故事。

话说有两兄弟,他们一起住在一幢公寓楼里。

一天,他们一起出去郊外爬山。

傍晚时分,等他们爬山回来,回到公寓楼的时候,发现一件事:大厦停电了!这真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

为什么呢?因为很不巧,这两兄弟是住在大厦的顶楼。

那么,顶楼是几楼呢?那就更加不巧了,顶楼是八十楼。

很恐怖吧。

虽然两兄弟都背着大大的登山包,但看来,也是别无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爬楼梯上去吧。

”于是,他们就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上爬。

到了二十楼的时候,他们觉得累了。

于是弟弟提议说:“哥哥,行李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它放在二十楼,我们先上去,等大厦恢复电力,我们再坐电梯下来拿吧。

”哥哥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好啊。

弟弟,你真聪明呀。

”于是,他们就把行李放在二十楼,继续往上爬。

卸下了沉重了包袱之后,两个人觉得轻松多了。

他们一路有说有笑地往上爬。

但好景不常,到了四十楼,两人又觉得累了。

想到只爬了一半,往上一看,竟然还有四十楼要爬。

两人就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停电公告,才会落到如此下场。

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六十楼。

到了六十楼,两人筋疲力尽,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

哥哥对弟弟说:“算了,只剩下最后二十楼,我们就不要再吵了。

”于是,他们一路无言,安静地继续往上爬。

终于,八十楼到了。

到了家门口,哥哥长吁一口气,摆了一个很酷的姿势:“弟弟,拿钥匙来!”弟弟说:“有没有搞错?钥匙不是在你那里吗???”。

好,大家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正确,钥匙还留在二十楼的登山包里!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在反映我们的人生。

二十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压力,不停地功课、考试、升学,就好像是背着一个很重的登山包,加上自己也不够成熟有能力,所以走得很辛苦。

二十岁以后,从学校毕业出来,踏上工作岗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就好像是卸下沉重的包袱。

所以说,从二十岁到四十岁,是一生中最愉快的二十年。

到了四十岁,人到中年,发现青春早已逝去,但又有很多遗憾,于是开始Compain,骂老板不识货,怪家人不体恤,埋怨政府,埋怨国家,埋怨社会。

就这样在抱怨遗憾中又过了二十年。

到了六十岁,发现人生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再埋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

于是,默默走完自己的最后岁月。

到了生命的尽头,突然想起:好像有什么忘记了。

是什么呢?是你的钥匙,你的KEY,你人生的关键。

你把你的理想、抱负、关键都留在二十岁,没有完成。

想一想,是不是也要等到四十年之后,六十年之后才来追悔?我们想一想,我们最在意的是什么?想一想,希望将来的自己和现在有些什么不同?是不是可以做些什么来不让这个遗憾发生呢?那么,我们要做什么呢???对,我们要做好我们的职业生涯计划。

在美国,有一群心理学家,他们跑去哈佛大学的MBA毕业班做调查。

他们问这些学生:你们马上就要毕业进入职场,那么,你们回根据什么来选择你的工作呢?结果,有七成的人回答说,根据他们所学的专业来选择职业。

另外有三成的人说,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的职业。

五年后,这群心理学家再进行追踪,发现其中最为成功的,最出色的人都是当初说,要根据自己兴趣去选择工作的人。

那么,这代表什么呢?我觉得,这表示,你在寻找工作的方向上,你的兴趣比你所学的专业更为重要!我们知道一位非常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华人丁肇中先生。

这两天丁先生就在上海交大低温研究所里,研究一种最新的冷冻技术,是用于宇航器的。

这个宇航器将被投到太空当中,寻找一种反物质。

丁先生当然是一位聪明人。

丁先生自己也承认自己算是比较聪明,但他更加承认,他的成就是得益于他对于这个领域的天然兴趣。

他说过““兴趣比天才更重要”。

这就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一个重点:兴趣对于职业生涯选择的重要性。

那么,除了兴趣,还有什么在你的职业生涯的选择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呢?在这里,我要提一个人。

他就是职业生涯理论的鼻祖,美国学者 John Holland。

他长期研究人格和职业匹配的关系,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用在许多大企业的调查当中,发现了一些规律,并在1971年出了一本专著。

我想,这些规律,对于在座的朋友思考自己的未来是很有帮助的。

那么,他的规律是什么呢?他说,人生来就分四类人:ABCD。

第一类人:他们生性比较谨慎,比较保守,对数字敏感,适合于做财务,会计,行政,总务一类工作。

第二类人呢,他们讲究章法,讲规矩,能驾驭一定的人事,具有领导力,这类人适合于做职业经理人。

第三类人,他们比较灵活,沟通能力很强,无论和怎样的人沟通,都没有障碍。

他们比较适合做营销,公共关系等一类工作。

最后一类人,他们比较喜欢创新,爱冒险,不断有新的想法,像这样的人比较适合做艺术家,另外还比较适合做企业家。

等一下,我们还会讲到,企业家和经理人的不同点。

所以说,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就是全面地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的兴趣,个性,价值观。

只有清楚认识你自己,才有可能做接下来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但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有时候,我们并不了解自己,无法真正了解自己,那么,这时候,怎么办呢?我建议,这时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大环境中,宽松的环境中,去发掘自己的潜力。

换言之,有时候,不妨多给自己一些机会,跳一些槽,让环境来验证自己的个性,能力,兴趣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