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英汉问候语对比

浅谈英汉问候语对比

青岛科技大学英汉语言对比课程论文浅谈英汉问候语对比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Comparative Study on Greetings Between Englishand Chinese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辅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院(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 ___月 ___日摘要问候语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维持关系而说出的一种具有寒暄功能的语言,它一般不承载信息,就是为了打招呼,也就是说,它只具有感情功能而不具有信息功能。

问候语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是交谈得以实现的基础。

不管哪种语言团体,问候语都是人与人交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不同的语言团体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问候语的表达习惯及使用方法也不同。

如果不了解这其中的差异,就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英语和汉语问候语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了解英汉问候语在内容,意义,结构和称谓方面的差别,从而使我们更加了解问候语,在以后的使用中更加灵活自如。

关键词:问候语交际差异内容结构称谓AbstractGreeting is a kind of phatic language which is used to sus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It is emotive rather than informative since it is just for greeting each other. Greeting is the first step for communication and is what the communication is based on. No matter which language community is, greeting is an indispensible part of language. However, the means of presentation and usage of various languages differ sharply due to different cultures and customs. If we do not know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m, we will inevitably cause 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each other. Hence, 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greetings. Through contrast, we will be familiar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greetings through content, meaning, structure and appellation, which is of great help for us to use them freely and flexibly.Key words: greeting communication difference content structure title目录一.问候语的定义 (1)二.问候语的功能 (1)三.英汉问候语的相同点 (2)1.关于双向 (2)2.关于主题 (2)四.英汉问候语的不同点 (3)1.内容差别 (3)2.意义差别 (3)3.结构差别 (4)4.称谓差别 (4)五.结论 (5)六.参考文献 (6)一.问候语的定义在人们见面的时候,为了社会关系的需要,会说出一种话语来拉近彼此的关系,这就是问候语,它又叫见面语、招呼语,它短小简单,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重要交际口语。

这种话语不是为了交流思想或传播信息,而是用来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保持接触,彼此亲近融洽的社会关系。

因而它所输出的主题信息只有一种,那就是感情信息。

问候语不是一种单向的语言行为,如果一个人得不到别人的问候或者自己对别人的问候得不到回应,就会感到失去颜面,就无法进行进一步的交际行为或者无法维持彼此的关系。

问候语作为连接双方应答的纽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语用功能上达成了人们的这种互相尊重的需求,并且可以通过引导将这种需要的达成持续下去,将某种关系维持下去。

二.问候语的功能问候语是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言语行为之一,它在言语行为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通过问候,说话人一方面暗示了对对方的态度,同时也开始了相互间的下一步交流。

问候语并非是只存在于熟人之间的交际行为,陌生人之间也会使用问候语。

问候语的功能表现为人际的,即协调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建立、增进和巩固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问候语是一种双向的语言行为,问候语是人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第一步,是进行下一步交际可能的引导,在社会交际中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Chen(1997)总结了问候语在社会交际中的两个最主要功能:一个是它的交际功能,即通过问候:1)人们确认了他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2)建立了与陌生人之间的社会交往。

二是问候语有“打开话题”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人们并没有感觉到问候语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如果一个人得不到别人的问候或是自己对别人的问候得不到应答,他会感到“丢了脸”。

Ventola(1979)说,问候语是“互应的行为”,也就是说“它们需要得到应答。

如果没有了这种应答,就难以让他们间的对话再顺利进行下去(p.271)。

问候语是一种一问一答的交际行为。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着期待得到别人承认,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心理。

而从语言表现上来说,每个人又都表现出通过语言行为尊重他人而又同时获得别人的尊敬性语言行为的双向沟通模式。

Firth(1972)把问候语描述为“对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一种承认,其最重要的是能建立或破坏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或是承认他人为社会的一个整体,或是社会环境中的一个个体因素”(p.1)由此可见,问候语在社会交际中的重要作用非同一般。

著名语言学家Goffman(1971)曾指出,问候语打开了人与人交往的大门,再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的问候语是为下一步交际行为导航,因为问候语的首要功能是让谈话者双方判断他们之间的谈话是否还要再继续,或者是对他们之间的谈话的方向做出判断。

问候语的特征问候语是人类交往的普遍特性,问候是一种人们相互见面时的自发性反应行为。

事实上,问候是一种公式化和仪式化了的语言策略(Emery,2000).Emery(2000)曾指出,问候语的内容是随当时情景不同而不同的。

在一种文化背景之下被认为是合适的问候,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兴许是不合适的。

所以问候语的内容是应随文化不同而不同的。

问候语的另一个特征是,使用什么样的问候语取决于说话人的言语。

这就是说对话中说话人与听话人是同时融入的,说话人说什么决定着问候的流向,而问候的意义在于以互致问候的形式来建立或维持他们之间的某种关系。

三.英汉问候语相同点虽然由于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造成了英汉问候语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作为问候语,英语和汉语还是存在着共同点的。

简单来说有两点,一是英汉问候语都是双向的,即相互的,问候这种活动必须在两个及以上人中才能发生,否则就是违反了礼貌原则。

二是英汉问候语都包括主题性问候语,即有实际意义的问候语,以及非主题性问候语,即单纯为了打招呼,没有实际意义的问候语。

1.关于双向当A对B打招呼时,B之后一定要做出回应。

不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对别人的问候不给于回应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有些问候语是有固定回答的。

比如英语中的“How do you do?”和汉语中的“你好”,其对应的回应与也是“How do you do?”和“你好”。

再如英语中的“How are you”是一种对别人身体的问候,一般也有几种固定的回答,比如“fine, thanks. And you?”,“Quite well, what about you?”等等。

相比之下,汉语的问候语的回答就相对自由了,比如“最近好吗?”,“你吃了吗?”,“最近忙什么呢?”等,一般会根据自身情况作出不同的回答。

但是不管回答是什么,英汉问候语都有这种双向的特点,这是出于礼貌的一种基本要求。

2.关于主题从功能的角度说,英汉问候语都可以分为主题性问候语和非主题性问候语。

比如英语中的“It is nice to you”和汉语中的“你好吗”是主题性问候语。

而英语中的“Hi”和汉语里的“嗨”则是非主题性问候语。

非主题性问候语并不是自由交谈。

主题问候语通常带有不同的主题,比如天气,工作和生活状况,学习情况等。

另外,主题性问候语一般带有交谈者的感情色彩,而非主题性问候语一般是中性的。

一般来说,问候语的模式都是固定的,它们并不反映说话者的真实情感,也不能表明问候的真诚性。

真实的情感要在问候者下一步的交谈中才能显现出来。

四.英汉问候语不同点问候作为人类普遍的一种交际行为,各个言语社团都有相应的表达方式。

不同的言语共同体由于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习惯方式。

综合看来,英语和汉语问候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1.内容差别英汉问候语最重要也是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内容上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人们平时接触到的事物的不同引起的。

中国人见面最常用的一句问候语就是:“你吃了吗?”这并不是因为中国人喜欢关心对方吃饭没有,只是一句打招呼的话。

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食物作为人类的第一需求,还喜欢把它作为聊天的中心。

而在英国,人们喜欢把天气作为聊天的主题,如“Lovely day, isn’t it?”(天气不错,是吧?),“It’s extremely windy today,isn’t it?”(风真大。

不是吗?),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多变的天气。

由于英语和汉语一些习惯性的问候在内容方面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就应考虑这种文化差别,以免带来不必要的尴尬。

比如在英语中问“你吃了吗”不是一种简单的问候语,而是男士像女士发出的邀请。

中文问候语的内容可以根据说话双方的关系、场合、心理状态等进行变化。

汉文化中习惯使用诸如“你在忙什么?”或“你去哪?”等传统的问候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