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何坊街道小郭村、五里曹村等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标段
集水坑降水及级配砂石回填施工方案
编制人:马守忠
审核人:王鸿雁
审批人:赵均超
2019年5月23日
第一章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1. 惠民县何坊街道小郭村、五里曹村等棚户区改造项目标段一1#2#3#4#5#8#10#13#楼高层住宅及相关地库施工蓝图;
2. 现行国家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
《惠民县何坊街道小郭村,五里曹村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B50011-201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8)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1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国家及山东省滨州市有关安全、文明施工规范、规定
4.业主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等要求
5.本公司以往施工同类工程的经验
6.本公司编制的技术标准、工法及管理体系文件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特征
本工程为惠民县何坊街道小郭村、五里曹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标段一,位于惠民县经济开发区乐胡路以西,幸福河路以东,文安路以北,本工程为二类高层,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为二级,-0.12米以下的构建的耐火等级为一级。
工程本标段总规划用地面积4.10h㎡,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3.05万㎡,其中地库及设备间建筑面积3.04万㎡,住宅建筑面积约9.35万㎡,一标段施工施工1#楼3#楼4#楼8#楼均为14471.12㎡,2#楼9856.42㎡,5#楼为12099.84㎡,10#楼11281.84㎡,13#楼13435.92以上各号楼均为高层住宅,仅13#楼17层,其余均为18层。
18层的主体高度为52.4米17层的主体高度为49.5米,高层住宅基础形式为桩承台地梁加筏板基础,二层地下室。
地下车库基础为筏板基础。
地下室平面形状成近似正三角梯形结构,平面尺寸为东侧约312m南侧约424m北侧约122m西侧约296m,地下室底板板面标高为-5.750m(绝对标高位9.42m),高层住宅基础承台及基础梁高0.9m,垫层厚0.1m,原始地面标高约为-4m(绝对高程11.17m),大面开挖深度约为 2.5m~4m。
基坑下口线面积约 3.6万m2。
建筑特征如下:
2.地质概况
2.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现状基本平整,局部分布有低凹原水渠水沟;整体地势较平坦开阔,地面相对标高最大值9.20m,最小值7.66m,地表相对高差1.54m。
微地貌形态为人工形成的低平地。
2.2地下水特征
该工程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微承压水,补给来源
以大气降水为主,排泄途径主要为地面蒸发,历史最高水位埋深为0.5m,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埋深为0.5m,地下水年变化幅度为2.0m左右。
勘察期间地下水位情况
综合评价,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等级为微腐蚀。
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等级为弱腐蚀。
水、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规定。
2.3地质条件
依据钻探据钻、原位测试和室内土试资料,将场地内埋深约35.0m以浅地基土岩性自上而下共划分为15个工程地质层,其主要特征分述如下:地基土的野外特征
2.4气候状况
本勘察场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有时受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
主要气象灾害有霜冻、干热风、大风、冰雹、干旱、涝灾、风暴潮灾等。
境内南北气候差异不明显。
多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
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
2002年,全市平均气温13.8℃,较常年偏高1.0℃;年极端最高气温40.1℃,为近20年来最高记录,极端最低气温-12.6℃;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356.1毫米,较常年偏少35.9%;年平均日照时数2714.3小时,较常年偏少35.9%;年平均日照时数2714.3小时,接近常年。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区内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埋深为0.5m,地下水年变化幅度为2.0m左右,因此开挖前需提前一周降水,使地下常水位控制在设计基础底标高以下0.5米以下,保证开挖正常进行。
第三章材料及主要机具
1、级配砂石: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2-4cm砾砂(卵)石。
2、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
3、主要机具:一般应备有平板振动器、打夯机、装载机、挖掘机、手推车、搅拌机、垂直运输机械塔吊或汽车吊、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米靠尺、小线或细铅丝、钢尺或木折尺等。
第四章作业条件
1.由于集水坑开挖后存在流砂现象,不停的流水,为保证集水坑砖模顺利砌
筑且降低地下水位应采取管井(盲井)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无水状态。
2.检查基槽(坑)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
3.砖模外侧流砂部位塌方后回填级配砂石
第五章施工流程
针对各主楼集水坑开挖后出现流砂现象,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施工方案。
集水坑开挖--挖至设计垫层下皮再下400厘米--打钢管桩围护--回填石子--浇筑垫层---砌筑砖模--分层回填级配砂石--砖模内侧抹灰--自吸泵降水
1.根据图纸位置尺寸放出集水坑的开挖边线,根据基坑底标高开挖基坑,挖至设计垫层底-8.9米再继续下挖400厘米即-9.3米。
2.在基坑四周打入长度3米,间距30厘米的Ø48钢管做为围护桩,打入基底下两米,露出基底面一米,然后再用编织袋装满砂排在钢管里侧,高度不低于一米,视现场情况定,防止继续塌方。
3.在基坑底部范围内填2-4厘米的石子300厚做为滤水层,中间安装直径300的钢管,底部打孔梅花布置间距3厘米做渗水孔。
4.石子上面铺一层塑料布然后浇筑C30砼垫层200厚即砼上皮为-8.8米,留5厘米厚做防水层的细石砼保护层。
5.在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砌筑砖模,砌筑前提前浇水湿润砖,底部砌370厚1.3米高,然后改为240厚砌筑0.7米,随砌随填级配砂石,4:6级配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厚度不超过300一夯实,然后再砌再夯实,分层夯实,厚度不超过300。
电梯基坑斜坡砖模外侧也是随砌随填砂石,分层夯实不超过300。
6.砖模内侧抹灰前浇水湿润用1:2.5水泥砂浆抹平赶光压实。
7.电梯坑(集水坑)盲管自吸泵降水示意图:
第六章成品保护
1.回填级配砂石时,应注意保护现场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位移,
并应经常复测。
2.地基范围内不应有孔洞,已清好的基槽不准再上挖掘机等机械在上面行
走。
3.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
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砂石不
准或铺筑超厚。
5.级配砂石成活后,应连续进行上部施工,否则应适当洒水湿润。
第七章应注意质量问题
1.大面积下沉:主要是未按照质量要求施工,分层铺筑过厚、夯实遍数不够、洒水不足等,要严格执行本操作工艺的要求。
2.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留茬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对边角处的夯实不得遗漏。
3.级配不良: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做到砂石级配良好,用搅拌机搅拌均匀。
4.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每层的检查点必须负荷规定,否则不准进行上一层的砂石的施工
第八章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一、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环保责任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检查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2.现场各施工面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正确。
3.在工作时应注意基坑情况,如基坑边坡有裂缝、坍塌等问题,应停止工作,并及时报告给安全负责人。
砖胎膜施工期间要防止雨水浸泡,工地要准备足够量的泥浆泵,遇大雨时,及时将雨水排至排水管道排走。
二、文明施工措施
1.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
2.作业现场做到日产日清,自产自清,达到完活料净场地清
3.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责任人,做到现场清洁整齐。
4.施工现场临时水电应由专人管理,不得有长流水常明灯现象。
5.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证制度、交接班制度和奖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