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教学设计

《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教学设计

《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该实验是苏科版八年级上《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中的植物的蒸腾作用下的一个观察实验,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该实验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体现了《生物课程标准》“提倡探究学习”的理念。

另一方面理解了叶片上与蒸腾作用直接相关的结构——气孔的作用。

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操作起来难度不大,但是怎样撕取叶表皮,使其尽量不带叶肉细胞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所以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和主要任务指导学生及实验的观察上,选取新鲜的叶和萎蔫的叶作为实验材料做对照实验,将观察到的气孔画出来,从实验和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让学生自己采集叶片进行观察,教师介绍指甲油气孔拓影法,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维得以开放和发展,会生成许多新的问题。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设计思路】
1.课前采集陆生植物的叶片。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3.复习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临时装片的制作,同时小组合作讨论出实验步骤。

4.实施实验,同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展示气孔的结构图,同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解答,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帮助解决,与此同时对生成的新问题进行交流解答。

6.总结本节课。

同时进行课外拓展,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与观察认识气孔并能描述气孔的组成,了解其开闭原理。

(2)培养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能力、画图能力。

(3)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和探究实验,解决问题,在探究中获得新知。

(2)使学生在探究合作学习中,掌握分析问题的视角,从多角度探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学习,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2)通过课外拓展,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及解决策略】
1、重点: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解决策略:
通过视频演示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

教师将其中的重点如撕取叶下表皮的方法进行具体的操作示范。

2、难点:通过实验能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以及画图
解决策略:
学生分组实验:四人一小组讨论如何合作展开实验探究,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并提醒其注意合作探究,培养基本的科学素养。

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始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提出相关的问题,讨论解决。

实验结束后指导学生画出观察到的气孔结构图。

展示与交流:抽取四小组用食物投影向同学们展示他们画得图并交流实验感受。

【实验准备】
学生准备:采集校园中陆生的植物叶片
教师准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镊子、解剖针、水、浓盐水、菠菜叶(浸水和干瘪的两种)、吸水纸、无色指甲油、制作好的指甲油气孔拓影法做出的装片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的
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活动
1.课前准备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提前在校园
里寻找陆生植物的叶片,并提醒学生采
集叶片时要保护植

俗话说:“大
树底下好乘凉”你能
用所学知识解释吗?
复习植物的蒸腾作用,进而提出问题:1、你知道水分是如何
从叶片中散发出来的吗?
2、散发水分的结构是















什么?等问题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引出气孔的概念,进入本课的实验教学。

节课的学习兴趣。

温故知新,大胆猜想。

3.实验方案的设计程序
首先以课件
的方式展示气孔的模
式图,让学生对气孔



有个感性的认识。

然后同学们回忆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及步骤,接着用视频演示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

教师将其中的重点如撕取叶下表皮的方法进行具体的操作示范。

情开始高涨,并表现强烈求知欲,展开讨论和积极
的思考,并回答。

4.合作探究、实施实验【引导学生看书、讨
论实验步骤】
两人一组,讨论
出实验的步骤,
1、按照显微镜的使用
方法,取出、安装、
调节好显微镜。

2、两人一组,一人用
新鲜的菠菜叶片作为
实验材料,一人用干
瘪的菠菜叶作为实验
材料,拿起叶片,使下
表面朝上,以一定角
度撕取一部分下表









皮。

撕下的应是伸到叶片绿色部分以外的、窄而无色的边缘部分。

3、把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刀切成小块,滴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勿使表皮干燥。

(做完老师提供的菠菜叶片后,用自己在校园里采集的叶片再做一组)
4、在低倍境下找到一些气孔。

5、估略出视野中气孔的数目。

6、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叶片的上表皮上的气扎进行计数,尽可能现察多种类型的叶。

比较每类叶的上、下表皮上的每的气孔,积极、
主动说出实验步骤。


作进
行实验步骤的
教目。

7、画出叶表皮气孔的结构图。

用铅笔画出4-5个相连的叶表皮细胞和一个由2个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8、收镜、清理桌面
9、提出在实验中你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操作。

5.提出问题,讨论及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总结
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写
在黑板上:
1、气孔是怎样构成的?
2、为什么气孔可以张
开和闭合?
3、气孔的开闭是怎样
调节的?是否与叶片
所含水分的多少有










关?
4、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了解的问题记在书上。

通过实验,积极思考,小



















录。

6.实验结果的观察、比较与分析【指导学生观察与比分
较】
激励学生分组展示和交流实验观察的结果。

作好简单的评价与鼓励。

【课件演示】教师通过动画演示气孔开闭原理。

同时发问:体内水多时气孔张开水少时气孔闭合有什么生理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指导学生学会处理实验结果。

激励学生参与讨论与交流,享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组有序展示和交流实验结果。

解决提出的问题
7.课外拓展,积极创新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1、如何使开放的气孔关闭?(引导学生用所给实验材料进行设计及实验)
2、通过不同植物叶片的观察,你认为哪一种叶片易于撕下表皮,适合做实验材料?
3、在取叶表皮时容易带上叶肉细胞,影响实验的观察,你知道还有什么办法观察植物的气孔吗?
小结本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观察气孔的方法的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尝试的兴趣。

教师介绍指甲油气孔拓影法,并将做出的装片供学生观察,鼓励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并尝试用实验得到答案
学生课下完成实验操
作。

(若时间充足也
可课上完成)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由学生亲自动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观察实验,由于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基础,在操作起来比较容易。

但是在我任教的几年中发现,如果仅仅让学生按部就班的按照书本上的实验步骤去完成实验,对于气孔的开闭原理,学生并不能真正的理解,于是我选择的新鲜和萎蔫的叶片作为对照,同时在课外拓展中用浓盐水作为材料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让张开的气孔闭合,这样让学生在观察气孔结构的基础上了解气孔开闭的原理,从观察到的表象深入到事物的实质。

将教材进行提升,通过改进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设置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

即便有些小组的实验失败了,但他们从实验中得到的知识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宝贵的,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