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六字诀导引动作归纳2011-09-29 10:15:00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健身气功•六字诀导引动作归纳文/ 丁秋波结合自己的习练体会,我把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导引动作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对学练健身气功•六字诀有所帮助和启发。
目光角度。
在《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说明”十分精练的4千多个文字中,“目视”两字一共出现了44处,由此说明六字诀对目光运用的重视程度。
根据44处对目光要求,笔者将其归纳为四句话:一左一右一掌心,吐嘘两目渐圆睁(嘘字诀吐“嘘”时目视左、右掌伸出方向,呵字诀“捧掌”时目视掌心,吐“嘘”时两目还要渐渐圆睁);两前两掌两前上,其余都看前下方(起势“上托”和呬字诀“两掌前推”是目视前方,呵字诀“插掌”和嘻字诀“转掌”是目视两掌,呬字诀“藏头缩项”和嘻字诀“外开”是目视前上方;其余都看前下方,即除了上述四句话中3个“一”、3个“两”共9处,再加上5处重复的共14处外,其余30处都是“目视前下方”)。
掌指高度。
掌指高度概括为两句话:“三肩两乳一下颏,其他全都与脐高。
”即嘘字诀“穿掌”、呵字诀“转掌”和嘻字诀“收回”三个动作都是与肩同高,起势“上托”和呬字诀“上托”两个动作都与两乳同高,呵字诀“起身”中指与下颏同高;其他很多动作都是要求与肚脐同高。
在《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说明”中一共出现了18处“肚脐”,其中包括“至肚脐”2处、“至肚脐前”6处、“轻覆肚脐”2处、“对肚脐”1处、“与脐平”2处、“与肚脐相平”1处、“向肚脐方向”3处、“以肚脐为中心”1处。
另外,出现的“丹田之气”(第71页)也是指肚脐部位;吹字诀的“轻抚腹部”、呵字诀的“于腹前成‘捧掌’”也是在肚脐部位,并与肚脐同高。
动作角度。
动作角度归纳为两句话:“两个90度,六个45度”。
两个90度是指嘘字诀“穿掌”身体转90度,同时手臂与背成90度。
6个45度是指呵字诀“插掌”是向前下约45度方向插出,呵字诀“拨掌”和呼字诀“外开”都是向侧前方45度方向运动,嘻字诀“外开”是大臂与小臂成45度,呬字诀“藏头缩项”和嘻字诀“外开”都是目视前上方45度。
动作距离。
动作距离归纳为“两肩两十两十五,四个等边三角形”。
两肩是指预备势“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呬字诀“两掌收回”时“指尖相对,约与肩宽”。
两十是指呼字诀“收回”时两掌“至肚脐前约10厘米”,呬字诀“两掌收回”时“至胸前约10厘米”。
两十五是指嘻字诀吐“嘻”时两个掌“向左右外分至左右髋旁约15厘米处”。
四个等边三角形是指起势和呵字诀的“拨掌”、呼字诀“转掌”和“外开”,都是“两掌心间距与掌心至肚脐距离相等”,即形成等边三角形。
动作速度。
动作速度归纳为“缓缓的”三个字。
健身气功•六字诀要求动作松、柔、舒、缓,在动作速度上强调一个“缓”字。
在《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说明”中,“缓缓”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一共有33处。
其中一个起势“托按拨拢”4个动作(也可叫4个掌名)就有4个“缓缓”,具体为缓缓上托,缓缓下按,缓缓向前拨出,缓缓收拢至肚脐前。
其他的29处分别是:嘘字诀2处、呵字诀7处、呼字诀4处、呬字诀7处、吹字诀3处、嘻字诀4处、收势2处。
习练时,通过强调一个“缓”字,在缓中求松、求柔、求舒,达到健身的目的。
动作力度。
动作力度归纳为“轻轻的、绵绵的”两个词。
在《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说明”中,起势和收势都要求“轻覆肚脐”,嘘字诀和呵字诀都要求“轻贴腰际”,吹字诀要求“轻贴腰眼”和“轻抚腹部”。
其他所有动作都不能使用拙劲,而是要在用意不用力的原则下,用内劲逐渐达到“轻轻的”这个动作力度的要求。
健身气功•六字诀导引动作还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连绵不断”,在《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功法特点”中,要求做到“如行云流水,婉转连绵”。
笔者认为,在这个要求当中,最重要的是要强调导引动作的一气呵成,不但起势“托按拨拢”4个导引动作是一气呵成的完整动作,而且从起势的“缓缓上托”开始一直到收势的“还原体侧”为止,整套导引动作也是一气呵成的整体演练。
其间虽形有停顿但气相连,称之为形断气不断。
在这形断气没有断的时候,恰恰是养气的良机。
正因为形断气不断,所以才叫一气呵成,才能保持“似人在气中、气在人中”的练功状态,才能更好地体会到“绵绵的”练功要求。
这对于初学者来说似乎不好理解,但当习练到一定的程度时,这种状态就会自然而然的呈现,不计耕耘而水到渠成的。
笔者就是体证者之一。
手掌名称。
手掌名称归纳为“每动四掌”。
六字诀的导引动作以两上肢为主,确切地说是以两手掌为主,所有动作的变化主要体现都在手掌的变化上,可以说手掌的变化是六字诀功法导引动作的主要表现形式。
“健身气功•六字诀是以呼吸吐纳为主要手段,并配以简单导引动作的气功健身方法。
”但在“简单导引动作”当中,唯有两掌的变化并不简单。
在《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说明”中共有“27掌”(按照出现的顺序排列,重复不计):托掌、按掌、拨掌、拢掌,松掌、分掌、穿掌、收掌,提掌、插掌、捧掌、翻掌,合掌、展掌、等掌(三角形掌),落掌、立掌、推掌、亮掌、转掌,伸掌、滑掌、摩掌、抚掌,旋掌、开掌,揉掌。
以掌名为主线,搞清楚手掌的变化和出现的先后顺序,不但对动作要领和动作定位很有帮助,而且也能快速掌握全套动作。
这正是作为教练员要进行归纳的目的所在。
“每动四掌”归纳如下:起势:托-按-拨-拢。
嘘字诀:松-分-穿-收。
呵字诀:捧-翻-插-拨。
呼字诀:翻-合-展-等。
呬字诀:立-推-转-收。
吹字诀:滑-收-摩-抚。
嘻字诀:提-开-收-按。
收势:旋-合-揉-分。
习练健身气功•六字诀,只要记住以上每式的4个掌名,实际上就已经熟悉了整个导引动作的基本套路,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张天龙)健身气功•六字诀养生撷萃2011-09-29 10:12:00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健身气功•六字诀养生撷萃张明亮马玲六字诀并非仅练习脏腑我们知道,六字诀具有五行五音五脏的对应关系。
譬如,呵为舌音正对应于心——火,呼为喉音正对应于脾——土,吹为唇音正对应于肾——水,嘘(嘻)为牙音正对应于肝(胆)——木,呬为齿音正对应于肺——金,嘻通少阳经脉,既可疏通胆经,又可疏通三焦经脉。
中医认为,“少阳为枢”,通少阳即可调理全身气机,三焦的作用正是通行全身诸气。
因此,在六字的脏腑对应上,“嘘——肝,呵——心,呼——脾,呬——肺,吹——肾,嘻——三焦”。
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上面六字与脏腑的对应关系,有些人就错误地认为,健身气功•六字诀是练脏腑的,与肢体关节无关,与心理也没有关系。
事实并非如此,造成这一误解的关键是混淆了脏腑在中医与现代医学上的区别。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无论在结构、功能、生理病理上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五脏则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六腑以及身体的其他各个部分,以至各种精神、情志都分别归属于五脏,形成人体的五大系统。
这五大系统主要是按照功能划分的,把全身的功能都归纳到五脏里边去。
更进一步来说,又可细分为三个层次,即形、气、神。
形就是身体,气就是身体的一些功能,神就是精神意识。
五志的神、魂、魄、意、志,七情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活动与五脏都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六字诀练习了这五个系统,也就锻炼了整个人体。
五个系统练习一次,就等于全身上下内外练习一次,对人的身心进行了全面的调整。
为何是六字诀而不是五字诀按照中医的理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构成的整体,即肝、心、脾、肺、肾。
那么有人就会问:为什么是六字诀,而不是五字诀呢?这就涉及到第六个字诀嘻字诀的问题。
嘻字诀对应的是三焦。
三焦是从气的角度,即功能的角度对人体进行划分,与脏腑是一个平行的概念。
三焦包括上焦、中焦和下焦。
一般而言,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与肾、大肠、小肠、膀胱等。
上焦如雾,其功能就像蒸腾的雾气一样。
中焦如沤,功能是主运化,有腐熟、发酵的作用,故曰沤。
下焦如渎,主司人体水液代谢,就像河流之水向下流动一样。
上焦如雾是向上的,下焦如渎是向下的,中焦如沤是运化的,所以三焦是从这个角度划分人体的功能的。
上焦相当于心和肺的功能,中焦相当于脾和胃的功能,下焦包括肝和肾的功能,可以说调理三焦的练习就是对五脏的调整,就是对全身的调整。
如果按前面所说,肝、心、脾、肺和肾逐个进行了练习,那么到三焦时就是对整体的练习。
形象一点的说,六字诀先是线性的、逐个脏腑的练习,最后是一个整体、全身的梳理,所以古代一直倡导的是六字诀,而不是五字诀。
另外,中医理论特别重视“整体”的练习,专门增加一个针对三焦的练习也是必然的。
六字诀的习练顺序健身气功•六字诀的习练顺序是根据祖国医学理论中五行与脏腑对应理论,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排列的。
肝属木,木旺于春,四季以春为首,所以先练嘘字诀;心属火,木能生火,所以次练呵字决;脾属土,土为火所生,所以再练呼字诀;练完呼字诀再练呬字诀以调肺,肺属金,为脾土所生;肾属水,而金又生水,所以接下来练习吹字决以补肾,这样人体的五脏之气都得到了补养。
三焦主司一身之气,最后加练嘻字诀调理三焦,可以使全身气血畅通,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六字诀是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来练。
真正意义上的五行学说,是一门比较庞大、复杂的学问,在中医院校里可以做为一章专门来学习。
为方便掌握六字诀与五行的对应顺序,这里介绍一种简单的描述帮助大家记忆。
具体是:木生火,木头遇到火很快燃烧着火;火生土,火着完以后就变成了灰烬,那么就变成了土;土生金,金来源于土,为土所生;金生水,金受热可以溶化成液体如水;水生木,水滋养木,水能够生木。
五行相生图六字诀是气诀不是声诀读音、口型与气息是健身气功•六字诀独特的练功方法,同时也是掌握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的核心、难点和重点。
六字诀在呼吸吐纳的同时,通过特定的发声口型来调整与控制体内气息的升降出入,分别形成与人体肝、心、脾、肺、肾、三焦相对应的“嘘、呵、呼、呬、吹、嘻”六种特定的吐气发声方法。
气息通过喉、舌、齿、牙、唇的流动线路与口型的变化密切相关。
六种口型产生六种特定的气息运行方式,进而对内气与相应的脏腑功能产生影响。
读音又分为两种,“吐气出声”就是发声,“吐气不出声”就是吐音,二者是有区别的。
发声和吐音都是为了规范口型,对习练者总的要求是“吐气不出声”。
从读音来看,用发音的方法来规范口型,用规范的口型来控制气息,用气息来影响脏腑。
不同的口型、不同的发音,对应的气的功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采用不同口型、发音来锻炼相应的脏腑,即控制气息就能影响到脏腑。
这说明气息是六字诀吐气时的关键,而不是发声。
因此,六字诀是气诀而不是声诀,古人又称为“六字气”、“六气诀”或“六字气诀”。
读音、口型与气息的学习步骤,先用校正读音的方法来达到初步规范口型的目的,然后用规范的口型来控制体内气息的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