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九年多来,英语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不少可喜的变化。

但课堂上的热闹并不代表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有效性主体性
1 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从以前过分强调语言知识讲解传授的满堂灌,转向如今任务型语言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多了;教师在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入部分引用英语歌曲、动画、游戏等激趣,课堂热闹了;教学内容和话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学生也觉得有话讲了。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英语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把自己理解的文本知识,原原本本灌输给学生;教师更不应该始终控制着课堂,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新课程呼唤新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案例描述
下面是其中一位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段的描述:这位老师根据本单元的话题与“Sports”有关,在课前给学生展示了在上周校运动会上本班学生的取得的成绩及运动员们矫健身姿,在感情上与学生拉近了距离,营造了一种非常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上课了,教师非常自然地与学生进行问候,复习了前几个单元里日常用语和知识点,接着老师又设计了一个“Guessing game”,让学生用“Do you have a / an …?”“Does he have a /an …?”,既复习了有关物品和球类名词,也巩固了本单元重点句型,设计科学,复习到位。

但接着教师说,“Sports are good f or our health.”演示运动员照片时说,“A runs fast. B runs fast, too. But I can’t run fast. It’s very difficult.” 老师板书“difficult”并跟读。

然后教师问另一个学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icture?”,学生回答“It’s easy.”老师笑笑,学生坐下了。

老师又出示一幅在海边沙滩上一个人戴着墨镜躺在椅子上的图片,老师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pict ure?”第一个学生回答“It’s relaxing.”老师非常高兴地把单词relaxing进行板书,并引导学生跟读。

为了再巩固一下relaxing的发音及用法,老师再问一个学生,学生回答“It’s boring.”老师回答“NO.”还有一位学生说,“It’s comfortable.”老师“哦”了一声又过渡到另外一个生词。

如此一番过后,老师就让学生做1a部分,Match the word with the pictures. 学生给出很多答案,如“b”一个男孩在玩抛球,有些学生认为“It’s fun.”有些学生认为“It’s interesting.”有个学生认为“It’s easy.”有个学生说“It’s tired.”老师不置可否,但最后老师给出唯一的正确答案“It’s difficult.”于是整节课老师设计各种各样的任务,让学生操练这五个形容词和句型
“-Let’s play soccer / ….That sounds relaxing / interesting /fun /boring /difficult…”,渐渐地课堂气氛显得有的紧张和沉闷。

3 反思与启发
这节课的老师不管在引入、复习方面,还是设计任务方面,都做得比较好,但老师的“文本主义”和“师本主义”的教学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去感受语言的机会,忽略了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内化体验两个重要环节。

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

通过本案例反思如何构建体验式学教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想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五点:
(1)活用教材。

教材往往被视为教学的法宝,有些老师不敢越雷池半步,凡是课本上有的,非教不可;书上没有的,绝不加入。

《英语课程标准》对教材使用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教学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是以七年级为零起点的教材,而如今的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了四年的英语,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多多少少他们已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

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先分析一下学生现有发展区内的知识。

初中教师要对小学教材做一下了解和分析,如小学里已出现大
量的形容词, great, funny, easy, beautiful,quiet, strict, active, tired, angry, excited, happy, bored,sad等,因此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就应预设到学生会使用“That sounds great/easy/funny…”,进行适当的拓展,也能预设到难点,学生会错误使用“It’s tired/excited/bored…”给以适当点拨,感受语言的使用,而不是一闪而过,不留痕迹。

对于学生课堂里出现句子“It’s easy.”“It’s comfortable.”,教师要充分肯定,尊重学生的感受,也能让其他学生分享他们的共同学习资源。

突出“学”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内涵首先要分析教学对象,明白学生现在水平如何,确定学生的起点位置;接着制定教学目标,清楚你希望你的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水平;然后通过设计活动使学生怎样达到预设水平,形成教学方案;最后开展教学评价,检测学生是否达到这个预设的水平。

通过教学评价落实巩固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构建“体验式学教模式”。

体验式学教课堂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活动、创设情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亲自去感知、体验语言。

教师要尽量避免课堂教学中“统一性”现象,或用讲解等方式来代替学生的亲历,以教师的个人体验、经验代替学生的体验,甚至强迫所有的学生接受某一种认识。

如案例中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感受,教师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而不应该是主观地将学生的体验感受引入自己的思维定势。

因此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而是要重视对学生学法指导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给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课
堂学习的有效性。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体验语言理解意思(comprehension),再进行模仿巩固(Imitation),最后到活用语言(Active use),构建“体验式学教模式”,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和体验成功,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益,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