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物理总复习课件 机械运动(好)

初三物理总复习课件 机械运动(好)


法.下面是小胜同学对自己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
明显不合理的是
A.正常体温约为39℃
B.体重约为450N
C.步行速度约为5km/h D.脉搏约为70次/min
25
• 【备注】常见估测值
长度 速度
中学生身高约1.5 m 课桌高度约0.75 m 普通教室长约10 m 中学生物理课本长约26 cm、宽约19 cm、厚度约0.8 cm 一层楼高约3 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 普通铅笔长度约18 cm 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1 m/s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真空中光和电磁波的速度为3×108 m/s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一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机械运动
知识网络
长度
长度和时间 时间 的测量
误差
单位
测量工具
单位
测量工具 定义 产生原因 减小的方法 与错误的区别
机 运动的描述 械 运 动 运动的快慢
机械运动
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意义 定义 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 单位 计算
3.“刻舟求剑”是人人都知道的典故,郑人之 所以没有“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 ____________的物理知识.
三.比较物体的运动的快慢
方法: •相同路程比时间
速度 •相同的时间比路程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运__动_快__慢__的__物理量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速度公式:V=
A.帆船和河岸 B.河岸和帆船
C.青山和太阳 D.青山和划船的人
• 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桃花两岸照船红,百
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 俱东”,由些可见,当日刮的是西____风,若以 榆堤为参照物,船运是动____的,云运是动____的;若 以船为参照物,云静是止____的。
例1 图1中的(a)和(b)是从同一位置、同一 角度先后摄下的两张照片,坐在石块上的小女孩 看到,编号为___1___和___3___的小孩运动了,这 位小女孩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
1.25s
25m
20m/s
2.25s
45m
20m/s
变速直线运动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30
• 【备注】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和方
特点
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
向不变
求速度 用 v=st求速度
用 v =st求速度,表示路程 s(或时间 t)内的平均速度


3、机械秒表的读数
下图中秒表显示的时间为 100 s。
分析:秒表的特点是,大表盘的指针转一圈,小 表盘的指针转一格,也就是说小表盘一格的时间 等于大表盘一圈的时间。
知道三种特殊的测量法
(1)测多算少法(累积法)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2)化曲为直法
如何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 (3)组合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相__对__的
1. 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 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的 B. 月亮躲进云层里,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C.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 坐在行驶的车上的人,
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
2. 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 个人,河岸上有树。
相对于树来说,人是( 运动)的, 船是(运动)的。
压强 1标准大气压为1.01×105 Pa
某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04 Pa
27
电流 普通照明白炽灯工作时的电流约0.2 A 家用空调工作时的电流约5 A 1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 V 1节蓄电池的电压为2 V
电压 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 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 V 我国动力电路电压为380 V 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40 W
②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③刻度尺平行所测长度
3.读:①视线要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②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数字
4记:测 位量组成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
误差与错误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 3.减小误差的方法:
(1)选用更精确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6
时间 正常人1 min内心跳约为75次
中学生100 m短跑用时约12 s
一元硬币约6 g
质量 一个鸡蛋约50 g
一名中学生约50 kg
人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25 ℃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
面积 成人单只脚的面积约250 cm2
41
• (1)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_40_._0 __ cm,测得时 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2_5_.0______ cm/s.
•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 度vAB会偏____小______ .
•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___同__一_位__置__ 由静止开始下滑.
例4.观察图中的小旗,判断船相对岸 上楼房的运动状态有哪几种可能?
向1.静右止运动(船速大于风速) 2.向左运动
3.向右运动 (船速小于风速)
练习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 一句话是以___为参照物的;后一句话是 以__为参照物的
2、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东方红三号” 通信卫星,它好象静止在赤道上空,这是以 __为参照物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它 是__的
•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撞击金属 片的时间t1;
• (3)将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 片的距离s2;
• (4)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路程所 用的时间t2;
• (5)计算出小车在斜面前半段、后半段和全程 的平均速度.
• 6.实验结论
39
• (1)全程的平均速度介于前半段路程和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之间,即v前<v全<v后.
例3 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8km/h,自行车行驶的 速度是5m/s,这表明( ) A、轿车通过的路程比自行车多 B、轿车运动的时间一定比自行车短 C、相同时间内轿车通过的路程比自行车多 D、通过相同路程轿车所用的时间长
1s 1.5s 匀速直线运动
20m 30m
20m/s 20m/s
2s
40m
20m/s
了4m,则物体( D)
A.在这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第1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第4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D.在这4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请根据图像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V
V
S
S
t
t
t
t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静止 (速度不变) (速度增大) (路程不变)
匀速直线运 动 (速度不变)
35
重点实验 · 突破
实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验
• 命题点:1.斜面倾角不应过大,要确保小车从 斜面顶端滑下的时间长,便于测量时间;
• 2.斜面末端放置金属片,保证终点在同一位 置.
36
• 1.实验原理:v=__st________ . • 2.实验器材:小车、斜面、_刻__度_尺______ 、
_____停__表___ 、金属片等.
相对于船来说,人是(静止 )的, 树是(运动)的。
5.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 地面上的人看到两车都在向东行使, 且甲行使的比乙快。如果以甲车上的 乘客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西动。 (填“东”或“西”)
3.李白在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 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和 “孤帆”运动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 )
二.物体的运动与静止
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一_个物_体_相_对_于_另_一_个物_ 体位_置__的__改_变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 被选作__标_准_的物体 •参照物的选取是_任__意__的。
•物体的运动与静止与 参照物有关,同一物体 在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
不同。 例:坐在奔驰列车里的乘客若选_列_车_为参照物时是 静止的,若选_地_面_为参照物时,乘客是运动的。
例题:1、如上图所示, 木块的长度为3.49 cm, 其中准确值为 3.4 cm,估计值为 0.09 cm。
2、测出下图中A、B两物体的长度和球C的直径. LA= 1.48m;LB= 1.50dm;球C的直径= 1.00cm.
例3:有6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 长度,他们的数据记录如下:L1=18.81cm, L2=18.61cm,L3=18.82cm,L4=18.80cm, L5=18.805cm,L6=18.80cm。 那么(1) 错误的数据是: 18.61cm ;
电功率 家用电冰箱的平均功率约100 W 洗衣机的功率约500 W 普通电热水壶的功率约1 000 W
例1.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它表 示__汽__车__每__秒__钟__通__过__的__路__程__是__1_5_m_._.
例2.单位换算:
10m/s=_3_6_km/h 54km/h=_1_5_m/s
• (3)实验前,反复训练停表的使用,特别是小车与金属片碰撞
时和小车开始滑下时的按表敏捷性和准确性,这是产生 __实_验__误__差___ 的关键所在.
40
• 针对训 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 平均速练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 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