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专题八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专题八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4、英国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 者是
一讲到美国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姆斯·弗里德 曼说:“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和 硅谷,不在于空军和海军,不在于言论 自由和自由市场……
美国成功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及其背 后的制度。美国强大的真正力量在于, 我们所继承的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体系。”
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司法权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
保证议会权力
重点解读《权利法案》
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 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 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确立了 议会主权的原则。
意义: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影响: 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行政权)
内阁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形式任命 君主
下院
选 举
解不 负 散信 责
任
组多 力中心 立法权) (大贵族)
选民
司法独 立
(司法权)
特点 ❖ ①核心: 责任内阁制
②国王: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处于“统而不治 ” 地位。
❖ ③责任内阁制:名义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发展 两党制逐步形成,首相从议会多
数党中选出
英国议会保守党议员贝尔考 成为英国议会下议院第157任议长
议长:我们议会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上议院议员世袭产生,权力有限,主要权 力是:提出法案的创制权,对立法的修改 权,充分发表意见权等,下院议院由选民 普选产生,每位参选的议员必须以某一政 党党员的身份参加。若来自同一政党的议 员人数超过下院总议员的半数,该政党领 袖自动成为新一界政府首脑。但政府必须 对我们议会负责,否则,我们会利用我们 能掌握的立法权、财政权、行政监督权让 首相日子难过。
(4)有存在的必要。国王的政治作用主要体现在:作 为国家元首,去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是英国的人格化, 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作为英联邦首脑, 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的作用
1.(2008上海历史,B组12)光荣革命后,英国 政治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
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 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C.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D.议会对内阁负责
伊丽莎白二世 (Queen Elizabeth II) ,全称为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 联合王国与其他国土和 领地之女王,联邦的元 首”。
国王:我之所以成为国王,是因为我父亲 是国王,他逝世后我继承了王位。我的权 力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首 相入选,内阁组成要我批准,但这只是走 过场,非批准不可,我必须游离于党派之 外,无权利废除任何法律。尽管我的权力 不大,但地位很高,在对外交往中我代表 英国,我是英国国家的象征,是维系英国 联邦的纽带。
1640—1688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 确立标志:1689年的《权利法案》
美国 独立战争,确立标志:1787年宪法 1789—1870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 确立标志:1875年宪法
德国 王朝战争,确立标志:1871年宪法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
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制的特点。
(三)1861美国内战——巩固
(四)两党制
——完善
1.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初期建立的国家结构是
()
A.松散的州际联盟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紧密的中央集权联邦制
2. (2009安徽文综高考)美国独立战争期间,
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
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1、各邦在将主权上交给联邦 政府后如何确保自身利益
2、如何防范联邦政府的专制
阅读材料: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
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
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麦迪逊
美国1787年宪法
1、主要内容: (1)确立联邦制(政府与地方的分权)
由13个主权州组成的邦联,变成一个真正统一的联邦国家, 而且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拥有一些州权。
英、法、美、德各国尽管民主政治形式和发展程度有 差异,但都属于以代议制为核心的民主制度,它体现 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
知识回顾
英、美、法、德四国在近代 分别确立了什么政体形式?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共和制 法国:总统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分别通过什么方式确立?
知识回顾
国别
政体的确立方式和标志
征税独行亦困难。 海上航线新开辟,
根本原因:
殖民贸易促发展。 资产阶级势力大, 新贵族们也渐强。
女王侄子继王位, 独断专行兴王权。
封建专制 统治阻碍 英国资本 主义发展
制压议会征收税,
百姓叫苦民心失。 ——204陈晓娜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
1、确立标志(权力从国王转移到议会):
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建立。
②内战时期1642—1648 ③共和国时期1649—1653
认识: 民主与 专制斗 争的残 酷性、 复杂性
④“护国政体”时期1653—1660 和反复
⑤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 性
结束标志:光荣革命1688
议会颁布《大宪章》, 国王自此难猖狂。 权利处处受限制,
1640年爆发 资产阶级革命
专题八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什么是代议制 ?
❖ 含义:公民通过选举民意代表组成代表机关 (议会),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 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 式。这种间接民主被称为代议制民主.
❖ 基本特点
1由普选产生的民主机构行使国家权力
(如议会)
2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2、发展: 责任内阁制形成---君主立宪 制的核心
3、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选举权扩大
《权利法案》(1689年)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停止法律的执行 立法权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征税权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 持常备军;
军事权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
最高行政长官:总统(行政、军事) (2)联邦政府 最高立法机关:国会(财政、立法) 三权
最高司法权:最高法院(司法权) 分立
2、体现的基本原则: A、中央集权原则(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核心)行政.立法.司法 C、民主原则: 总统、议员由民选产生
3、评价(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权分立
3、宪法评价
B.英法思想家
C.古罗马的思想家
D.古希腊的民主思想
解析与探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 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 “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 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 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 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 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英国执政党工党新
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 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 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 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 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 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 国首相。
首相:我之所以当选成为首相,是因为我领 导的政党在议会下院竞选中成为多数党。我 当前的首要工作是提出内阁成员名单,选送 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新内阁组成之后, 表面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主要对议会负责。 新内阁的权力主要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 通过控制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 等。我分兼政府首脑、多数党领袖职务,主 要权力有:各部大臣的提名权、各级文官的 任免权、内阁会议的主持权利,各项重大政 策的决策权。
2(08海南历史,13)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
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
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3、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表述不正确的 是 A.下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B.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 相 C.上院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 征
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
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3.近代美国曾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对这些条约有解释权的是
(
)
A.国会 B.总统 C .参议院 D.联邦法院
4.美国1787年宪法的精神来自
(
)
A.美国的思想家
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 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原因: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1689年 《权利法案》 3.完善: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责任 内阁 制的 形成
形成 国王退出内阁
1721年 沃波尔任第一任首相
内容 内阁对议会负责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革命的背景 ①有限君主制:
根本原因:
《大宪章》(13C)
斯图亚特
②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新贵族成长 ③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 议会与国王矛盾:税收问题
专制统治 阻碍英国 资本主义 发展
—资”新”反对君主专制斗
《争权利请愿书》(1628)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革命的背景 2、革命的过程 ①议会斗争1640—1642 开始标志:新议会召开 《大抗议书》1641: 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改革
(1)英王是国家元首,国家的象征,扮演仪式性的角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