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马林一、概念和区别由小分子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做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包括两类: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
单体或单体间反应只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聚合反应,简称为加聚反应。
单体间相互反应而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小分子(如水、氨等)的聚合反应叫做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
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异同:1.加聚反应是含“C=C”键的不饱和化合物的性质,而不能说成是烯烃,也不能说成广义的不饱和烃(如炔烃)或不饱和化合物的性质。
但有例外的是,甲醛可以聚合为聚甲醛。
2.加聚反应是把“C=C”键碳上的原子或基团上下甩,打开双键中的一键连起来。
加聚反应的实质是通过加成反应而生成高分子的聚合反应,故它只能生成一种物质,即高分子化合物。
3.除特种橡胶外,一般橡胶都是加聚反应的产物,且单体都是二烯烃,或两个含“C=C”键的化合物,故橡胶链节中有“C=C”,易氧化、老化。
4.加聚反应所生成的高分子的名称是在单体名称前加上一个“聚”字。
5.加聚反应所生成的高分子的链节与单体组成相同,结构不同,故其相对分子质量是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M=M(单体)×n(聚合度)。
6.缩聚反应是含有双官能团的物质或物质间可能发生的反应,如氨基酸,苯酚与甲醛,己二酸和己二胺等发生缩聚反应。
7.缩聚反应的实质是缩合反应而生成高分子的聚合反应,在生成高分子物质的同时,还会产生一种小分子,如H2O、NH3等。
8.缩聚反应所生成的高分子的链节与单体组成不相同,结构也不同,其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小于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M<M(单体)×n(聚合度)。
二、有关的加聚反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聚丁二烯橡胶、人造橡胶)(丁苯橡胶)三、缩聚反应的类型1.羟(醇、酚)醛缩合型(1)酚醛树脂(电木)(2)聚乙烯醇缩甲醛(维尼纶)单体:CH3COOCH=CH2、CH3OH、HCHO(3)糠醛树脂(似电木)2.羟(醇)羧(酸)缩合型(酯化型)(1)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酯(涤纶)3.羧氨缩合型(酰胺键、肽键)(1)聚己内酰胺(绵纶、尼龙—6)(2)蛋白质(3)尼龙—664.氨醛缩合脲醛塑料(电玉)5.羟羟缩合(醇、酚)环氧树脂:作粘合剂,跟玻璃纤维复合制作增强塑料。
单体是:、四、应用1、判断反应类型如果链节中含有—N—、—O—或C=O、—COO—、—CONH—等基团,一般是缩聚产物。
通常加聚产物的主链节有三种情况:全是C—C,有C—C和C=C,有C—C和C—O键。
通常缩聚产物的主链节也有三种情况:含酯基—COO—或—CO—R—O—,含有肽键—CO—NH—或—CO—R—NH—,含有酚醛结合的基团—C6H4(OH)—C—。
2、判断单体和链节判断加聚产物的单体:(1)若主链结构是上述加聚产物的前两种,其单体的推导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将聚合物的链节中的单、双键互换,即单键改为双键,双键改为单键。
第二步:按碳四价检查,超过四价的相邻两碳原子中间断开。
每一部分即为一单体。
(2)若主链结构是上述加聚产物的后一种,即有—C—O—,将高聚物的链节两端相连成环,然后,破环形成C=O即为单体。
判断缩聚产物的单体:一般说来,缩聚产物的单体多含有两个能相互发生反应的官能团。
(1)主链上有酯基或肽键时,破此键,那里来回那里去。
按水解规律,加-OH成酸,加-H成醇或氨基。
(2)主链上有—C6H4(OH)—C—,一般为醛类和酚类的缩聚产物,苯环补氢,另一部分的碳上加氧。
3、书写高分子、书写化学方程式有机化学能力提高一组与高科技相关的有机高分子测试题1.感光高分子实施制作大规模集成电路不可缺少的材料,感光高分子在曝光是会发生二聚反应,生成不溶性的交联高分子硬化模。
将未感光部分用溶剂或其他药品洗去,便可以制造集成电路等。
常用的感光高分子有聚乙烯醇肉桂酸酯,它感光后的二聚交联高分子结构简式为(见下图):(1)在感光前这种感光高分子(单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2)单分子的这种感光高分子材料可用肉桂酸(C6H5•C3H3O2)与一种烃反应而得其单体。
试推断这种烃与肉桂酸生成肉桂酸乙烯酯单体的化学方程式:2.盆烯是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如右图:(1)请推断盆烯的一氯取代物的异构体数目;二氯取代物的异构体数目。
(2)在现代化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用盆烯合成多聚乙炔,这是一种具有庞大线性结构的共轭体系可作为分子导线使用:为此人们设计了作为分子导线的分子开关(分子开关广泛用于最新发展的分子计算机中),其中构思最为巧妙的莫过于Six1和Higelin所设计并合成的N一邻羟亚苄基苯胺光控分子开关。
试通过分析判断,在上述两种状态中,(I)式可使电路处于(断开、闭合)状态。
原因是。
有机化学能力提高有机综合测试一、选择题(下列1-10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1-15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9月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为了证实人工合成的胰岛素与天然的是否是同一物质,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过程中掺入了放射性14C,然后将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的混合得到了放射性14C分布均匀的结晶物,从而证明了两者都是同一种物质,为我国在国际上首先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牛胰岛素提供了有力证据。
1.在人工合成过程中掺入放射性14C的用途是A. 催化剂B. 媒介质C. 组成元素D. 示踪原子2.以上所述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结晶的是同一物质的依据是A. 扩散作用B. 渗透作用C. 相似相溶原理D. 物质结构相同3.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证明了下列哪个过程是可能的A. 从无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小分子B. 从有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高分子C. 从有机高分子转化为多分子体系D. 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4.人造象牙的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是-[CH2-O-]n-,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它的单体是A.(CH3)2O B.CH3CHO C.CH3OH D.HCHO5.在国际环境问题中,一次性使用的聚苯乙烯材料带来的“白色污染”甚为突出。
这种材料难以分解,处理麻烦。
最近研究制出一种新型的材料能替代聚苯乙烯。
它是由乳酸缩聚而生成的,该种材料可在乳酸菌作用下发生降解,下列关于聚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乳酸是一种纯净物B.其聚合方式与聚苯乙烯相似C .其单体为COOH OHCH CH |3--D .聚乳酸是一种线型高分子材料6.综合治理“白色污染”的各种措施中,最有前景的是A .填埋或向海中倾倒处理B .热分解或熔融再生处理C .积极寻找纸等纤维类制品替代塑料D . 开发研制降解塑料7.1993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称:中国学者许志福和美国科学家穆尔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其中1个分子由11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
关于此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是烃类化合物B .常温下呈固态C .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硬度D .易被氧化 8.下列塑料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热修补的是A . 聚氯乙烯B .酚醛树脂C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D .聚苯乙烯 9.下列材料中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是①高分子膜 ②生物高分子材料 ③隐身材料 ④液晶高分子材料 ⑤光敏高分子材料 ⑥智能高分子材料A .①②⑤B .②④⑤⑥C .③④⑤D .全部 10.下列有关高分子化合物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一般具有良好的绝缘性B .均不溶于水,易溶与有机溶剂C .均不耐热,受热后会熔化改变原有形状D .一般比同质量金属强度大11.右图为两种氨基酸的结构示意图,若二者通过肽键形成二肽,则形成的二肽共有几种结构A .2种B .三种C .四种D .五种12.硅橡胶的主要成分如图所示,是由二氯二甲基硅烷经Si CH 33ClCl两种反应制成的,这两种反应是A .消去、加聚B .水解、缩聚C .氧化、缩聚D .水解、加聚13.重氮甲烷(CH 2N 2)能与酸性物质反应:R-COOH+CH 2N 2→R-COOCH 3+N 2。
下列物质中能与重氮甲烷反应但产物不是酯的是A .H-CHOB .C 6H 5OH C .C 6H 5CH 2OHD .C 6H 5COOH 二、填空简答题14.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6H 12N 4,分子中每个N 原子分别与三个C 原子键合,而每个C 原子分别与两个N 原子键合。
分子中没有C =C 双键和C -C 单键。
试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 简式______;该分子中有____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____个氮原子。
15.聚氨酯的主链含有-NHCOO-重复单元的一类新型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体是氰酸酯(如O=C=N-R-N=C=O)和多元醇(如HO-R’-OH)。
其高聚物结构式如图所示:(1)由上述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合成高聚物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加聚”,“缩聚”)。
(2)写出由2,6-甲基苯二异氰酸酯(如右图所示)和1,3-丙二醇为单体生成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
16.有机物可以进行开环聚合。
例:OHHHH可进行开环聚合生成-(-CH2-CH2-O-)n-请写出下列环状化合物开环聚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1) O。
(2) N O。
17.类似于卤素X2与苯的同系物的反应,卤代烃亦可进行类似反应,如均三甲苯与氟乙烷的反应。
它们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体(Ⅰ)这一步,中间体(Ⅰ)为橙色固体,熔点-15℃,它是由负离子BF4-与一个六元环的正离子组成的,正离子中正电荷平均分配在除划*号碳原子以外的另五个成环的碳原子上,见下图(Ⅰ)虚线。
(1)从反应类型看,反应A属于,反应B属于,全过程属于。
(2)中间体(Ⅰ)中画*号的碳原子的立体构型与下列化合物中画*号碳原子接近的是()A *CH≡CHB CH3*CH2CH3C D(3)模仿上题,完成下列反应(不必写中间体,不考虑反应条件,但要求配平)。
①+ ——→②(过量)+ CHCl3——→CH 2CH []nOOCCH=CH (1)CH=CHCOOH +CH CH CH=CHCOOCH=CH2(2)③+——→+ HBr三、计算推断18. CH 3COCH 3−−−−−→−-)(3加成MgBr C H (CH 3)3COMgBr −−−→−+OH H 2/(CH 3)3COH −−−→−Mg HBr )2)1(CH 3)3CMgBr −−−−→−)(3加成CHO CH A −−−→−+OH H 2/B −−−−−−→−∆(消去)43%85PO H C + D D −−−−→−O H Zn O 23/)2)1 E D −−−−→−OH Zn O 23/)2)1 F + G以丙酮等常见有机物为原料,由上述反应能合成醇B ,B 能消去1分子水得到三种烯烃C 、D 、H ,其中占C80%,D 占20%,H 因含量极低而未列出,C 的臭氧化物E 不能发生银镜,D 的臭氧化物F 能发生银镜,其中1gF 最多可得金属银14.4g ,G 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时,可得三种酮的一氯取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