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杆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

杆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及说明 (3)2.1编制依据 (3)2.2施工说明 (3)2.2.1线路方向及塔腿编号 (3)2.2.2杆塔基础腿编号 (3)3.工艺要求 (4)3.1铁塔脚钉安装位置 (4)3.2铁塔防盗、防松螺栓安装要求 (5)3.3螺栓穿向规定 (5)4.保护帽施工 (5)5.质量及技术要求 (6)6.材料装卸、运输及存放要求 (9)7.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立塔施工技术措施 (9)悬浮抱杆施工布置图 (9)7.1工作原理 (9)7.2抱杆系统 (10)7.3内悬浮抱杆立塔施工 (10)7.3.1单插下部塔段 (10)7.3.2起立抱杆 (10)7.3.3上拉线安装 (11)7.3.4提升抱杆 (11)7.3.5抱杆的拆除 (12)7.3.6吊装塔身 (12)7.3.7直线塔横担吊装 (13)7.3.8干字型转角塔横担吊装 (15)8.安全及文明施工补充措施 (18)9. 接地施工工艺要求 (18)工程概况1.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西段古浪压气站110kV外电工程三标段新建古浪330kV变~古浪压气站一、二回110kV架空线路(简称古气一二回)2X53公里。

起点:古浪330kV变;落点:古浪压气站。

额定电压:110kV;本标段10包概况:工程A回从330kV古浪变出线自同塔双回AG0号塔,再到原有双回路塔AG1号塔右侧挂线;B回从330kV古浪变出线自同塔双回BG0号塔,再到原有双回路塔BG1号塔左侧挂线。

1)新建AG2至AG46+1终至,共计53基,其中转角塔18基;直线塔35基。

2)新建BG2至BG45终至,共计51基,其中转角塔19基;直线塔32基。

3)A回线路总长15.856千米;B回线路总长15.723千米;双回线路总长31.579千米。

2. 地质及地貌状况⑴沿线地貌单元大部分为低中山和山前洪积扇,局部为阶地,地层结构相对简单,无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可以建线。

(2)本线路走径内,黄土、黄土状粉土为Ⅱ~Ⅳ级自重湿陷性场地,目前河流阶地及冲洪积扇地段(长约16.3km),具备上水条件,低中山地段不具备上水条件。

(3)沿线路黄羊川河阶地阶地(长约0.5km)地下水埋深3.0~5.0m,年变化幅度1.5m;民权乡阶地(长约1.5km)地下水埋深6.0~7.0m,年变化幅度1.5m;需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

其余地段地下水埋深均大于10m。

(4)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判定,线路走径区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0g。

(5)本地区冻土深度为138cm。

(6) 根据现场实地勘察并参考临近工程的建筑经验,线路沿线河流阶地及山前冲积扇地段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低中山区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均具有微腐蚀性。

3.交通情况:全线交通条件一般。

张家窝铺~民权乡西侧段(约10.0km)以及民权乡东侧~马家槽段(5.0km),交通条件相对较差。

施工对策:依据工程进度计划,制定合理的物资、设备供应计划,避免因物资、设备供应延误工期;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施工时应避免工程施工及材料运输机装卸等,给当地交通运输造成不当影响;合理安排运输时间,以保证材料运输安全。

2.编制依据及说明2.1编制依据2.1.1《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5)2.1.2《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2.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GB-26859-2011)2.1.4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西段古浪压气站110kV外电工程施工图及说明书2.1.5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西段古浪压气站110kV外电工程施工图会审会议纪要及其它设计文件2.1.6《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西段古浪压气站110kV外电工程施工承包合同》2.1.7《35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2.1.8《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2.1.9《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西段古浪压气站110kV外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1.10《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2.2施工说明2.2.1线路方向及塔腿编号线路前进方向说明:本工程小号侧为古浪330kV变电站,大号侧为古浪压气站,自小号侧向大号侧为线路前进方向,施工中的线路左、右侧均以面向线路前进方向为准(见图2-1)。

2.2.2杆塔基础腿编号本工程规定:面向线路前进方向,左后为A腿,顺时针方向依次为B、C、D腿(见图2-2)。

3.工艺要求3.1铁塔脚钉安装位置3.1.1直线塔的脚钉布置脚钉布置在铁塔的右后侧(D腿)上,地线支架和曲臂部分左右对称安装在A、D腿主材上。

3.1.2耐张塔脚钉布置a)左转耐张塔:导线横担以下脚钉安装在转角内侧即左后侧(A腿),导线横担以上脚钉安装在转角外侧即右后侧(D腿)。

b)左转耐张塔:导线横担以下脚钉安装在转角内侧即右后侧(D腿),导线横担以上脚钉安装在转角外侧即左后侧(A腿)。

c)0度耐张按右转考虑。

d)1JZB3、1JZB4为酒杯型转角钻越塔,塔身脚钉排列在线路前进方向右后侧(D腿),地线支架和曲臂部分左右对称安装在A、D腿主材上。

3.1.3铁塔脚钉弯钩一律垂直朝上安装。

3.2铁塔防盗、防松螺栓安装要求3.2.1以铁塔最短腿算,向上8米范围内(含8米)安装防盗螺栓(含脚钉),超过8米平面向上的范围依据施工图纸安装非防盗螺栓(脚钉);3.2.2除防盗部分外铁塔的其它部分均应进行防松处理(涂刷灰铅油或安装防松罩,根据厂家提供螺栓情况决定)。

3.2.3防盗螺栓安装要求根据厂家施工安装要求进行安装3.3螺栓穿向规定3.3.1对立体结构:a>水平方向由内向外;b>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3.3.2对平面结构a>顺线路方向:由小号侧向大号侧穿入;b>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c>垂直方向:由下向上:注:个别螺栓不易安装时,其穿入方向可予以变动;斜面结构按照立面结构考虑,螺栓由里向外(含横担的拉铁)。

4.保护帽施工4.1本工程所有铁塔均需要制作保护帽;4.2直线塔保护帽在杆塔工程验收合格后施工,转角塔保护帽在架线完成后施工;保护帽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级4.3保护帽规格:保护帽的宽度为塔脚板外边宽加50mm,高度及倾斜面角度由运行单位统一做工艺要求。

保护帽的宽度不小距塔脚板每侧50mm,高度应超过地脚螺栓50mm,并且不小于300mm。

保护帽的制作应执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设计图集》(线路工程部分)020*******。

4.4直线塔在组塔校正后就可浇筑保护帽,耐张、转角、终端塔则要求在架完线并再拧紧所有螺栓后才能浇筑保护帽。

浇筑时混凝土要捣固密实,并用小锤等轻轻敲打振动模板,使表面平整无水泡;4.5保护帽要求做成排水坡度,做到不开裂,不积水;保护帽顶部要高于边缘,表面光滑,与铁塔塔材表面和基础表面接触良好,不得有缝隙或有杂物夹入等质量问题存在。

4.6施工图见下图B5.质量及技术要求5.1组立杆塔必须符合下列规定5.1.1铁塔基础经中间检查验收合格;5.1.2分解组塔基础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5.2铁塔组立施工前须对基础的根开、顶面高差等进行复查;导、地线挂线板严格按照A、B回耐张塔导线及地线挂线板火曲表(图号:62-S585S-T0125-03、04)要求安装。

5.3用螺栓连接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5.3.1螺杆与构件面垂直,螺栓端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空隙。

5.3.2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杆相平。

5.3.3杆塔各构件的组装应牢固,交叉处有空隙者,应装设相应厚度的垫圈,对于复合铁要加相应厚度的垫板。

5.3.4垫片加垫按图纸施工。

图纸上未标注垫片但必须加垫时,每端不宜超过两个垫片。

5.4杆塔必须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组装,施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对照图纸认真检查,不能解决时及时向技术部反映,不得随意变动。

5.5杆塔部件组装有困难时应查明原因,严禁强行组装;个别螺孔需扩孔时,扩孔部分不应超过3mm;当扩孔需超过3mm时,应先堵焊后再重新打孔,并涂灰铅油防锈,严禁用气割进行扩孔或烧孔。

5.6杆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不得超过1/800 。

5.7杆塔组立允许偏差5.8杆塔构件脱锌、变形等的处理:5.8.1塔材弯曲变形不应超过构件长度的2‰。

5.8.2运输、组装及起吊过程中塔材不得有碰撞、挤压变形现象出现,钢丝绳不得直接与塔材接触。

5.8.3塔材表面麻面面积不得超过钢材表面总面积的10%,镀锌层不得有面积超过100mm2的脱落。

a.当塔材镀锌层的脱落面积小于100mm2且只有一处时用环氧富锌漆进行防锈处理;b.当塔材镀锌层脱落多于一处时此塔材送项目部处理;c.当塔材表面麻面面积超过钢材表面总面积的10%、镀锌层脱落多于一处或脱落面积大于100mm2时送项目部处理。

5.9塔材连接螺栓应逐个紧固,其扭紧力矩不应小于表 3-2的规定,螺杆与螺母的螺纹有滑牙或螺母的棱角磨损以至板手打滑的螺栓必须更换。

表5-1 螺栓紧固扭矩标准5.10铁塔组立完成自检后螺栓紧固率不小于95%。

5.11在图纸中个别螺栓的标识在图上和材料明细表中的标识不一致或标识不清楚时根据铁塔图纸中的《铁塔加工说明》图中标注的螺栓允许通过厚度进行验算后安装螺栓。

各种规格螺栓允许通过厚度表说明:当上表中图例及数据与设计图纸中的标注不同时以设计图纸中的标注为准。

6.材料装卸、运输及存放要求6.1材料要放置在平整、坚实、干燥的地上,道路通畅,无积水。

6.2材料堆放牢固,分门别类,整齐、有序。

6.3对存放地表面不平整时必须用垫木等支垫平整后再放置材料。

6.4所有铁件到货后均要求在其下面进行支垫,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支垫距离不可太大,以材料不发生明显弯曲为原则。

6.5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要防止碰撞、挤压、勒伤等变形、损伤。

6.6杆塔组立施工过程中必须防止损伤基础表面及棱角。

7.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立塔施工技术措施悬浮抱杆施工布置图:7.1工作原理:7.1.1角钢抱杆依靠承托系统和拉线系统,悬浮于铁塔构件中心。

承托系统和拉线系统固定在已组好的塔身主材处。

7.1.2两侧起吊绳:当一侧起吊塔材时,另一侧作反方向拉线固定在地锚上,并用倒链控制抱杆平衡。

二道腰环用来提升抱杆平衡之用,在起重过程中腰环不得受力。

7.2抱杆系统7.2.1本工程立塔抱杆选用400㎜×400㎜×16m规格抱杆7.2.2承托绳与抱杆的连接夹角应不大于30度,承托绳应连接在有水平支撑铁的铁塔主材上,而且绑扎长度要一样,受力均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