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教学设计

《斜面是否省力?》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经历“斜面省力”研究活动,知道从斜面拉上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和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的原理,了解生活中斜面原理的多种多样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能制定一个较科学合理的研究计划来研究斜面,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激发研究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或者视频材料的课件,纯净水桶一个,厚实的大木板一块(较长)。

2、学生(个人或每组)准备:搭斜面的材料(表面平整光滑,长度为50厘米的木板和四块高低不同的木块),重物(载重小车和一盒钩码),测力计(平板),实验记录表等每组一份。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谁能把这桶水搬到这桌上来?(出示一桶矿泉水)指生搬到桌子上。

师:你能利用这块木板,把水桶放上桌子吗?(这时教师出示一块木板)生:(还是刚才那个男生,把木板搭在桌缘上,把水桶滚到桌上)师:两次搬水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生:轻松了一些。

师:看来这木板还真起了一点作用,其实像这种斜架的木板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斜面。

(板书:斜面,并多媒体展示斜面的概念)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感觉到利用斜面来搬水能怎样?生:可以省力。

师:在黑板上画出斜面实验图,并板书:斜面能省力,同时揭示课题并板书:斜面的作用(二)、自主实验,探究问题。

1、做实验研究下面,得出结论(斜面能省力)师:到底斜面是否真能省力?我们能不能通过科学的实验和数据来证明这些问题呢?你看老师给你们的材料,互相讨论一下你们组将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去验证这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并利用材料验证讨论结果的可行性)教师巡视指导。

生:我们用手提一提小车感觉重量,然后把小车放在搭的斜面上拖动,感觉用力的更小,说明斜面能省力。

生:我们组觉得要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先测小车的重量,再测小车在斜面上拖动的力,发现在斜面上拖动用的力小,说明斜面能省力。

师:还有不同的吗?没有了吗?你们同意哪组的方法?生:我们同意第二种。

师:为什么?生:他们测出了数据,通过比较数据更具有说服力。

师:我也同意他们的做法,只是测一个重量的物体,我觉得说服力不强,该怎么办呢?生:往小车上加不同重量的东西。

生:这里有一盒钩码,我们往小车上加不同个数的钩码,这样每次的重量就不同。

生:实验次数越多,得出的结论越准确。

师:说得真好!(多媒体展示斜面作用的实验纪录表)我们就做四次不同重量的实验吧。

指导学生认识和填写实验纪录表,提的物体四次的重量你们自己决定。

由于我们很久没用过弹簧秤了在用之前我们一起看一下注意事项。

(多媒体展示使用弹簧秤的注意事项:①使用之前先检查测力计竖直时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②拉动时要匀速、缓慢。

③在斜面上测力器尽量与斜面平行。

④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手别放松,视线要与刻度一致。

)教师适当演示注意事项。

(分发记录单)现在开始小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实验结果)师:其他小组的除了数据不一样外,发现都一样吗?生:都一样,斜面能省力。

师:实验说明斜面能省力。

2、深入研究斜面,得出结论(坡度越大,拉力越大)师: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情况怎样?生答师:那你们能不能设计出不同坡度的斜面呢?生:我们可以用高低不同的四块木块搭建斜面,这样就可以建成不同坡度的斜面了。

师:为了实验结果准确你们可以做三次实验,有一个问题,你们每次用同一重量的小车还是不同重量的小车呢?生:重量不同才好比较。

生:我们组认为重量不同,坡度又不同,就不好比较。

既然是研究坡度,重量要一样才好比较。

师:在相同重量下比较不同的坡度,才知道哪种坡度更省力。

这组的同学说得真好,大家欢迎他们。

你们现在就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单。

实验单中1、2、3表示坡度由小到大。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师:你们除了数据不同外,结论都一样的吗?还有没有不同的?从他们的数据可以看出每次实验斜面都能怎样?生(齐答):能省力。

师:同学们的结论也非常准确,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就没这么省力。

(教师板书结论)刚才有位同学说得:“骑自行车上坡,坡越陡越费劲,说明坡平缓省力,坡陡费力。

”就不对了,斜面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就没这么省力,但还是省力。

(三)、联系生活,延伸问题。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斜面的应用] 刚才我们通过科学的实验验证了我们的问题,那么在生活中你在哪使用过或见过斜面吗?生:立交桥应用了斜面。

生:梭梭板用了斜面。

生:工人师傅往车上搬东西搭的木板是斜面。

师:现在我们看看生活中使用斜面的一些事例。

(教师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使用斜面的事例。

)(学生看大屏幕)师:你们看我们生活中使用斜面的地方还真多,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斜面为我们做事。

(评:通过多媒体展示斜面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知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四)、练习检测。

师:我们看看同学们掌握知识的情况怎样?我们来做做检测题。

(教师多媒体展示题单)(生做题完成的还比就好。

)(五)、全课总结。

师:你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生:我知道斜面能省力。

生:我知道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就没这么省力。

生:我知道斜面在生活中用得很多,可以帮我们做事情。

生:我还会用实验证明斜面的作用。

师:同学们学得还真多,希望以后的课继续努力。

《斜面的坡度大小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2.知道不同坡度的斜面作用不同,坡度越小越省力。

3.知道斜面是一个简单的机械。

过程与方法:1.能够用以学的知识对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做出猜想,并假设出坡度越小越省力。

2.能够用对比实验对猜想与假设进行验证,并设计出实验方案。

3.能够进行合作探究自主发现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异同。

4.会正确搭建斜面和使用弹簧测力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简单机械的使用可以使生活更加便利。

2.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使测量更加准确。

3.体会到合作交流与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木板、不同高度的木块、弹簧测力计、带有钩子的小木块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1.用多媒体展示工人用斜面装载车内货物的图片。

2.谈话:图片中工人为什么要用斜面来装载货物而不是直接提上去?3.学生汇报:(省力、好拖上去。

)4.提问: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是一样的吗?(二)探究不同坡度斜面与省力大小之间的关系1.提出问题: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有什么异同?2.猜想与假设:斜面都有省力的作用,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的斜面越费力3.提问:怎样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对的?(实验)4.交流与讨论:做什么实验?需要用到什么器材?5.呈现并介绍器材: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介绍可能用到的材料6.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倾听、质疑、引导:用什么器材?设计怎样的实验来探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注意要怎么去拉小木块?怎么搭建斜面?7.汇报交流,教师补充形成完整的实验方案。

《抵抗弯曲能力》实验教学设计一、实验名称:比较报纸和普通书写白纸的抗弯曲能力。

二、实验猜想:普通书写白纸的抗弯曲能力强。

三、实验材料:相同大小的3张报纸和普通书写白纸、回形针若干枚、两本字典、直尺一把等。

四、实验常量(实验中不变的条件):纸张的大小、字典之间的距离、字典的大小、每枚回形针的重量。

五、实验变量(实验中变化的条件):不同的纸张(普通书写白纸和报纸)六、实验过程:1.放好两本字典,用尺子量出字典之间的距离10厘米。

2.把一张报纸做成拱形,放在字典的中间;再轻轻地、慢慢地、一枚一枚地把回形针放在拱形上,直到拱形彻底变形为止;接着数出回形针的数量,并记录在表格内。

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次报纸受压实验。

第2、3次,同样完成。

3.按照报纸受压实验的方法,完成普通书写白纸的3次受压实验。

七、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哪一种纸抗弯曲能力的强弱。

《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过程与方法:1.有一定根据地进行假设,找出认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2.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影响。

3.能对本小组实验方案作介绍说明,体会交流与讨论能引发细腻的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大胆的想象,又有根据的假设。

2.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做检验假设的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能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影响。

三、教学准备:小组:新的1号电池、电池盒、长导线、大小相同的铁钉、1包大头针、实验记录单1、2。

教师:新的1号电池、长导线、铁钉、若干包大头针、ppt、实物投影、强力电磁铁。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实验记录单,是鲁老师刚刚记录下的有些小组的实验数据。

请同学仔细观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实物投影)生:不同小组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数不同。

(电磁铁的磁力不同)2.那么为什么电磁铁的磁力会不同,影响电磁铁的磁力有哪些因素。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要学习电磁铁的磁力,一课时。

(板书课题)(二)作出假设1.师:你认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生:电池的电量、线圈的圈数……强力电磁铁通电,产生很强的磁性,吸引挂钩,磁力强到能够承受一个小朋友的重力。

3.观察强力电磁铁的结构(1)发现,强力电磁铁的线圈圈数很多,正如我们的发现,圈数多磁力大。

(ppt)(2)还发现,强力电磁铁还有一个大铁芯。

4.铁芯的粗细、长短,是否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呢。

同学可以在课下继续探究。

《过滤法分离混合物》实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分离混合物的方法2、通过探究,学生明白哪些混合物可以采用过滤法来分离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实验步骤:1、正确折叠滤纸。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

(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6、整理器材。

《如何加快溶解》实验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通过对肥皂溶解实验的研究,认识搅拌、物质的大小、水的冷热是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之一;2、经历设计、验证实验的活动过程,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3、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