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与管理

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与管理

浅谈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与管理
摘要: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在设备总寿命周期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只有将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抓好,才能够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才能够确保企业基础性工作的顺利进行。

所以说,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不仅是企业生产的必备基础条件,也对企业的其他各方面有一定的影响。

强化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不仅能够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保障职工的人生安全以及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而且还能够使机械设备的寿命得到一定的延长。

同时机械设备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企业的外部形象反映出来,要使机械设备运行得到保障,好需强化对企业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才能够将机械设备的效能充分的发挥,并进一步挖掘其潜力,现实意义较大。

文中对机械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养维护方法。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h165+.3
机械设备维护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对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够顺利的做好这项工作。

就一个企业而言,其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好坏对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保障机械设备运行正常性,必须要强化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以及使用的合理性,从而促进设备使用率和完好性的提高,避免一般机械事故的发生,并进一步杜绝重大机械事故的发生。

1、机械设备检查
设备使用场所机管员应定期对各类机械设备安全装置是否齐全,限位开关是否可靠有效,设备接地线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进行检查。

保证塔吊轨道接地线、路轨顶端止挡装置齐全可靠;轨道铺设平整,拉杆、压板符合要求;设备钢丝绳、吊索具符合安全要求;各类设备制动装置性能灵敏可靠;固定使用设备的布局搭设符合有管规定;人货电梯限速器、附墙装置符合有关规定;井架、人货电梯进出口处、防护棚、门符合有关规定;机械设备重要部位螺钉紧固,各类减速箱和滑轮等需要润滑部位的润滑符合有关规定;起重机械的检测机构应当依法经国家质量监督验检疫局核准,方可在本市开展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的检测工作。

同时,检测机构对其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验检结果。

2、机械设备保养及维修
2.1机械设备保养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单级或多级保养,延长环境影响达标的设备使用寿命。

在定期保养过程中,设备的保养周期、技术规范、作业项目等,需要和设备零部件的磨损规律相符。

其中定期保可两种:例行保养与分级保养。

例行保养是通过设备使用人员或机械操作工在上下班时间实施的保养,主要是对设备清洁、润滑检查,并记录。

然而分级保养可分为两级:一级保养的重点是紧固和润滑;二级保养的的重点是紧固调整,除一级保养的项目外,还需对操作系统、电气设备、制动、传动、变速,以及行走机构的工作装置进行检查,
并紧固全部的紧固件。

所有的保养工作都要确定其完整性和系统性,并根据说明书规定或者相关规定如期进行,不可偏废。

2.2机械设备维护
关于机械设备的修理,可根据作业范围分成项目修理,大、中、小修。

其中项目修理主要是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查,又计划的进行恢复性、预防性修理,从而将设备的大修周期延长。

大修时,设备的大多数的总成部分即将到达极限磨损的程度,此时需委托具备修理资格的单位修理或者送回生产厂家进行修理。

中修是在每次转场前对大型设备的检查和修理,将磨损的零部件予以更换,并将存在问题的总成部件解体检查,更换已损线路,并对电气控制部分进行整理。

小修则是对设备的维护性修理,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过定期保养,减少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振动、强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保养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弃物,作业人员及时清理回收,确保其对环境影响达标。

3、机械设备的管理
在机械设备的管理和应用过程中,交班人负责人应当填写报表和交接班记录,待接班人审核无误后方可下班。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机械故障,需要及时的向相关部门汇报。

对于需要持证操作的机械设备,需要执行定岗位、定机、定人的“三定”制度。

对于新够的机械设备,需要具备制造商的经销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同时附带检验报告以及相关资料,待安全设备科验收确定后才可以购进使用。

此外,中小型设备操作人员要在公司制定的培训部门进行培训,考
试合格取证后方可允许持证上岗;对于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在市级相关部门进行培训,只有获得操作证后才允许独立操作,同时要按时验证复证。

机械设备使用中一定要做到“勤检查、勤保养、勤联系”,保养必须遵守“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的十字作业方针,禁止设备带病运转。

3.1现场施工机械管理
施工现场的机械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

缺少安全安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严禁拆除机械设备的自动控制机构,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装置,其调试和故障的排除应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

处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

机械设备应按时进行保养,当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等情况时有关管理责任人应下令停止使用。

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学员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非操作人员操作,严禁物管人员进入作业区操作室,工作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作业。

在有碍机械安全,人身安全,健康场所作业时,机械设备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必须配备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

施工现场临时机棚或停机场地必须具备安全操作条件,防砸防雨,夜间作业必须设置有充分的照明。

现场施工机械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责任制,禁止无证作业。

项目部必须组织对机械
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对危险作业内容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并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台账,及时反馈机械设备使用情况和性能状况,以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

3.2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管理
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必须先编制施工方案,经公司审批后方可进行。

装拆工作由公司大型机械安装队进行。

大型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必须组织自检,并报公司验收,由公司安全设备科报检测部门检测,在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正式启动使用。

大型设备的安装拆卸资料必须报公司和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中小型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工作由项目部组织进行,安装完毕后进行自检,并做好相关验收检查记录,部分验收检查资料报上级部门存档。

结束语:
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综合性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对管理、使用、养护、维修把好关,而且还要受到领导的重视,以及各级机械操作人员、机械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和相关配合人员要有明确的责任,从细小的环节做好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工作。

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完成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始终存在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才能够彻底的做到预防为主,进而避免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产生,最终确保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高效、优质、安全的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谢永一,唐林,张翔.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及保养[j].中
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3).
[2]刘业川.浅谈公路机械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1).
[3]李军.浅谈建筑工程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7).
作者简介:尚伟(1983)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现从事生产调度指挥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