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700151025 学时/学分: 2周/4学分
一、大纲说明
(一)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二)适用教学计划版本
2017版
二、实习的性质、目的、任务
(一)性质
语言社会实践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旨在提升语言实际综合运用技能的实践教学环节。
(二)目的
1.通过实习,使语言元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课堂上枯燥的理论知识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做到活学活用。
2.通过实习,使学生能直观感受特定语言环境下的汉语交际,体验中国式思维下的遣词造句,扩大词汇量,并学会正确使用汉语表达思想、与人共事,从根本上提高汉语的应用和表达能力。
3.通过实习,增强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了解,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
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了解和感情,有助于课堂教学。
4.通过实习,使留学生尽快熟悉与校园语言环境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为专业实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
(三)任务
利用两周的时间集中训练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将学生分小组进行课外语言实践,选定实践主题,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场所,进行语言文化交际实践。
使学生熟悉中国社会各种特定语言环境,能在多种社会环境中体验不同语言交际方式。
三、实习的组织实施
1.指定班主任为带队教师,由学生自主选定实践场所,考察语言文化环境。
2.联系实习单位,沟通实习事项,确定专业实习安排。
3.组织学生到实践场所实习体验。
4.实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实习感悟,撰写实习报告。
四、实习教学的基本要求
实习过程中,对学生基本要求如下:
1.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和学院的纪律。
2.听从带队教师的指挥,不擅自离队单独行动。
3.注意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遵守操作章程,严禁违章操作;遇到问题及时向带队教师反映。
4.认真归纳总结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撰写实践报告。
五、实习内容
(一)语言方面:运用课堂内学习的知识到指定公共场所围绕当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等专题使用汉语与中国人进行交流,学会独立灵活地进行社会生活中所需的各种复杂的语言表达方式。
(二)文化方面:进入中国社会,真实深入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状况。
六、实习方式和时间安排
实习方式:课外语言实践(主题或随机)。
实习时间:第五学期,共计2周。
一般安排在教学周第17周一18周集中进行。
七、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
1、实习表现:占30%;
2、实习报告:占70%。
八、实习注意事项
1.为保证实践效果,任课教师要认真准备训练环节,要根据学生实际汉语水平和学习特点安排好实践步骤及内容。
2.对学生做好教育动员工作,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克服紧张心理和语言障碍,引导学生热情饱满地参加实践训练,做到学有所得。
3.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训练,提出问题并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
九、备注
制定人:制定时间: 2017.7
学院签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务签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