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故乡 优秀教学设计

故乡 优秀教学设计

故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注音。

(2)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释义。

(3)了解作者的背景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对从前故乡的怀念。

(2)理解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抨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信息。

2.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感受作者对从前故乡的怀念,理解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抨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里纪念他的故乡,但其实那故乡没有什么可纪念,结果是过去的梦幻为现实的阳光所冲破,只剩下了悲哀。

但此外也有希望,希望后辈有他们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二、知识点学习。

1.作者介绍。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

笔名鲁迅源于革命。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重点生词注音与释义。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带领学生过一遍本课重点生词。

(1)生词注音。

鹁(bó)鸪(ɡū)
愕(è)然
嗤(chī)笑
吓(hè)
折(shé)
恣(zì)睢(suī)
惘(wǎng)然
(2)生词释义。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寓所:寄居的房子,住处。

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处居住。

三、朗读文章,整体感知体悟情感语言。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熟悉课文。

第一遍播放:学生听,并将之前的生词在课文中标注出来。

第二遍播放:学生跟读,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细读课文,并结合学生掌握情况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

(3)教师将本课的重点问题写在黑板上,带着学生回顾文章,感受文章。

(4)小组探究。

教师针对本课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

A.课文写出故乡的什么特点?
B.表述这个特点的中心句和关键词是什么?
C.顺着“回忆”这一主线具体从哪个方面来描述的?
D.标注出文章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4)教师对于以上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

四、课堂小结。

(1)通过小组竞争的形式,教师带领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对于自己在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出现的生字词。

2.再次细读文章,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