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孟德尔遗传定律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孟德尔遗传定律

(1)亲本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两对 相对性状分别为种子的颜色,即黄色和绿色 ;种子的形状,即圆粒和皱粒。
(2)F1全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3)F2中粒色的分离比为_④__3_∶__1_,粒形的分离 比为3∶1。表明豌豆的粒色和粒形的遗传都遵 循_⑤__分__离__定__律__。
2.若黄色圆粒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比例为 1∶1,说明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或YYRr。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图解
2.F2代的分析统计
(1)F2 中不同个体所占的比例: ①F2 中有 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 ②F2 表现型中有 2 种亲本类型,2 种重组类型占166, 其中“双显性”个体占196,“单显性”个体有两 种,即黄皱、绿圆,各占136,双隐性个体占116, 它们之间的比例是 9∶3∶3∶1。
5.作用
(1)测定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2)测定F1__⑲___遗___传___因___子____的组成; (3)判定F1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
[思维拓展]
1.孟德尔两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若亲本为 黄色皱粒纯合子和绿色圆粒纯合子,则所得F2的 表现型有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 皱粒。重组类型中的黄色圆粒占F2的9/16,绿色 皱粒占1/16。
④表现型类型的问题
如AaBbCc×AabbCc,其杂交后代可能有多少 种表现型?
先看每对基因杂交后代的表现型:
Aa×Aa→后代有2种表现型; 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 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 所以AaBbCc×AabbCc→后代中有2×2×2=8 种表现型。
2.已知A与b、B与c、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 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 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 是( )
③基因型类型的问题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 因型?
先看每对基因的传递情况:
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 种基因型。
AaBbCc 个体比例=21Aa×21Bb×21Cc=18,所以 A 错。
Aabbcc 个体比例=12Aa×12bb×14cc=116,所以 C 错。
aaBbCc 个体比例=41aa×21Bb×12Cc=116,所以 D 正确。
答案: D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和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分析 (1)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2)由__2_3_简__单__到__复__杂___的研究顺序,即先研究一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再研究两对或两对以上 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 (3)应用__2_4_统__计__学__方__法___分析结果; (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运用__2_5_假__说__—__演__绎__法__ 进行研究。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左图是易倒伏、抗病的水稻,右图是抗倒伏、 不抗病的水稻,如何培育出既抗倒伏又抗病的 水稻呢?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 律。(2)掌握F2代中各种基因型、表现型所占 比例。(3)运用分离定律解决两对相对性状的 遗传问题。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实验分析(提出问题)
答案: B
[方法技巧] 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 ”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下表:
以上规律可用下图帮助理解:
1.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 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 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 伏)杂交,F2 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 例为( )
[思维拓展] 等位基因分离是在减数第一次 分裂后期,相同基因分开是在有丝分裂后期 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 合时期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
2.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 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
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解析: 选项A、B、D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 原因,选项C不能说明成功的原因。因为无 目的、无意义的大量实验只是浪费时间和精 力。他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 一无所获,也反过来说明正确选择实验材料 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答案: C
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的概率计算
(2)F1的遗传因子组成
亲代中,YYRR产生一种YR配子,yyrr产生一 种yr配子,两种配子结合后,产生的遗传因子 组成为_⑨__Y__y_R_r_,表现为_⑩__黄__色__圆__粒___。
(3)F1配子的产生 ①遗传因子的行为: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 遗传因子_⑪__彼__此__分__离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 可以_⑫__自__由__组__合__ 。
3.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
(1)思路: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 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 为几个分离定律,如AaBb×Aabb可分解为 如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
(2)由子代表现型推导亲代的基因型
(3)自由组合定律常用解题技巧
①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中, 不同基因型之间交配,后代在性状上往往有一些 规律性的分离比。如杂种F1(一对杂合基因,有 显隐性关系)自交,后代分离比为3∶1,测交比 是1∶1;亲本之一为显性纯合子,其后代只有显 性性状的个体等。利用这些规律性的分离比是解 自由组合题目的技巧之一。
Aa Bb Cc
↓↓↓ 2×2×2=8种
②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 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
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 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 AaBbCC配子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
A.9∶3∶3∶1
B.3∶1∶3∶1
C.1∶1∶1∶1
D.2∶2∶1∶1
解析: 根据图中两对性状遗传的分离比可 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因此,杂 交后代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_, 其中YyRr占2/3,YyRR占1/3。进行测交时 ,黄色圆粒豌豆产生的配子类型比例为 yR∶YR∶yr∶Yr=2∶2∶1∶1,因此,测 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2∶1∶1。
4.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验证) (1)实验方法:_⑯__测__交__。 (2)理论预期 ①F1(YyRr)产生4种配子,分别是 YR∶Yr∶yR∶yr=_⑰__1_∶__1_∶__1_∶__1___。 ②隐性纯合子(yyrr)只产生一种配子yr。 ③测交后代有4种类型。 黄色圆粒(YyRr)∶绿色圆粒(yyRr)∶黄色皱粒 (Yyrr)∶绿色皱粒(yyrr)=_⑱__1_∶__1_∶__1_∶__1_。
①基因型+环境条件=表现型。
②基因型相同,在环境条件也相同的情况下,表 现型一定相同。
2.与等位基因有关的概念
(1)等位基因指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Y、y ,R、r。
(2)基因型为YY或yy的个体(纯合子),其所存 在的成对的基因为相同的基因,不是等位基 因。
(3)Y与R,Y与r,y与R,y与r均称为非等位基 因。
(4)F2有四种性状表现,其中黄皱、绿圆是不同 于两亲本的性状重新组合类型,表明_⑥__性__状___ _的__重__新__组__合___是自由的、随机的。
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作出假设)
(1)遗传因子决定性状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 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纯种黄 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⑦__Y_Y__R_R__;纯种绿色 皱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⑧__y_y_r_r__。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解析: AaBbCc×AabbCc 分解为: ①Aa×Aa→14AA、12Aa、14aa 2 种表现型 ②Bb×bb→12Bb、12bb 2 种表现型 ③Cc×Cc→41CC、21Cc、14cc 2 种表现型 乘法原理:表现型=2×2×2=8 种,所以 B 错。
答案: D
自由组合定律结论
1.发生时间:形成__⑳__配__子__时。 2.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 同一性状的__2_1_成__对__遗__传__因__子__彼此分离,决 定__2_2_不__同__性__状__的__遗__传__因__子自由组合。
②运用隐性纯合突破法解题。隐性性状的个 体可直接写出其基因型,显性性状可写出部 分基因型,再结合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和受精 作用的相关知识,能够推出亲代的基因型。
(4)乘法法则在自由组合题中的应用 自由组合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因而可以用 分离定律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①配子类型的问题 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2011·高考海南卷)假定五对等位基因分离,非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
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
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
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
A.1/32
B.1/16
C.1/8
D.1/4
解析: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 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 合,由于亲本组合中DD×dd杂交后代中一定 是杂合子,则子代中符合要求的个体其他四 对基因都是纯合子:1/2×1/2×1/2×1/2= 1/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