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触网相关答案

接触网相关答案

接触网标准答案(B 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装订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 。

3.本份试卷共 6 道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

15道题,每题1分,共15分)1、铜接触线局部磨耗大于_30_mm 2时需更换或切断后做接头。

2、用力学计算法求出的Y 值表示软横跨承力索最低点在左侧相邻分段上的竖直分力。

3、单开道岔标准定位柱位于道岔导曲线_外侧_两线间距600mm 处。

4、电气化铁道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__施工设计__三个阶段。

5、弹性是指接触悬挂在受电弓抬升力的作用下所具有的 升高 性能。

6、过电压可分为 内部 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两类。

7、接触网带电部分至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 350 mm 。

8、有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线路,接触网支柱内侧距线路中心距离不小于 3100 mm 。

9、向封锁区间开行路用列车的行车凭证为 调度命令 。

10、不能采用V 形天窗进行的停电检修作业,须在垂直天窗内进行,其地点应在接触网平面图上用 红线 框出,并注明禁止V 形天窗作业字样。

11、160km/h 及以下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应根据曲线半径不同在 0-350 mm 之间选用。

12、实际侧面限界与标明的侧面限界之差不得大于 30 mm ,且实际侧面限界不得小于《技规》规定的最小值。

13、TG —3.55中,TG 表示套管,3.55表示 长度为3.55米 。

14、吊弦线夹在直线处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处应与 接触线 的倾斜度一致。

15、在三相交流供电系统中,一个Δ型联结的对称三相负载,若改接成Y 型联结,则其功率为原来的 1/3 倍。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

15道题,每题1分,共15分) 1、接触悬挂根据其( A )不同分为直链形悬挂、半斜链形接触悬挂和斜链形悬挂。

A 、承力索和接触线的相对位置; B 、结构; C 、悬挂链数; D 、线索的锚定方式2、拉(压)杆应力公式σ=P/A 的主要应用条件是(B )。

A 、应力在比例极限内;B 、外力合力的作用线必须沿着杆件轴线;C 、轴力沿杆轴各段的分布为常数;D 、杆件必须为矩形截面直杆3、曲线区段全补偿链形悬挂,在曲线半径小于1500m 的曲线长度占锚段长度50%及以上时,锚段长度不得大于( D )m 。

A 、2000;B 、1800;C 、1600;D 、1500 4、支柱负载计算一般以(C)时为计算条件。

A 、最低温度;B 、最高温度;C 、最大风速;D 、最大覆冰 5、隧道净空高度6050mm ,接触线悬挂点高度5400mm ,允许偏差(B)mm 。

A 、-30;B 、+30;C 、±30;D 、0 6、型号为QEN 的棒式绝缘子,其中E 表示(C )A 、下附件安装为双孔;B 、隧道悬挂;C 、隧道定位;D 、区间、站场腕臂支持 7、混凝土支柱翼缘破损局部露筋大于(A )根的不得使用。

A 、4; B 、3; C 、2; D 、1 8、外径60mm 腕臂与(D)型绝缘子配套。

A 、XP-70;B 、XP-70T ;C 、QBN2-25; (D)QBN2-25D9、绝缘子在机械方面除了需保证应有的抗拉及抗弯(棒式绝缘子)的破坏负荷强度外,还应留有(C )的安全系数A 、1.0~2.0;B 、2.0~3.0;C 、2.5~3.0;D 、3.0~4.010、接触网一般采用链形悬挂方式,在列车运行速度为120km/h 至160km/h 的区段,接触网最小综合张力为(B )KN ,接触线最小张力为( ) A 、25,10; B 、28,13; C 、30,15; D 、30,2011、轨道车在调车作业中,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速度不准超过( C )km/h 。

A 、15; B 、10; C 、5; D 、312、160km/h 以上区段且线间距小于(C )m 时,一般不进行车梯作业。

A 、4.5; B 、5.5; C 、6.5; D 、7.513、在电分段、软横跨等处作业,中性区及一旦断开开关有可能成为中性区的停电设备上均应接地线,但当中性区长度小于(A )m 时,在与接地设备等电位后可不接地线。

A 、10; B 、30; C 、50; D 、70 14、下列项目中属于1年检测1次的项目是(A ) A 、避雷装置(雷雨季节前);B 、常动隔离开关;C 、接地电阻;D 、线岔15、限界门应设在沿公路中心线距最近铁路的线路中心不小于( C )m 的地方。

A、8;B、10;C、12;D、20三、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

10道题,每题1.5分,共15分)1、静力学基本公理有(ABCD)A、二力平衡公理;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C、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2、正弦交流电的基本要素是(ACD)A、角频率;B、瞬时值;C、初相位;D、最大值3、状态修的特点是做到(ACD)的检修。

A、有计划;B、有周期;C、有针对性;D、有目标4、短路试验在(BCD)等几个特殊点进行。

A、吸上线处;B、馈线上网点;C、供电臂中点;D、末端5、接触网周围产生的电磁干扰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AD)A、高频电磁辐射;B、外部电源干扰;C、雷电干扰;D、接触不良引起放电6、为了减小弹性的差异,必须尽量使(AD)两处的弹性均匀一致。

A、跨距中部;B、中心锚结;C、锚段关节;D、悬挂点7、正常情况下影响接触线寿命的直接原因是(AB)。

A、磨耗;B、导线疲劳;C、事故;D、自然灾害8、弹性吊弦形式可增加定位的(AD),减少定位器对受电弓通过定位点时的作用力,有利于消除硬点。

A、弹性;B、坡度;C、强度;D、稳定性9、根据锚段关节所起的作用,可分为(ABC)锚段关节。

A、非绝缘;B、绝缘;C、电分相;D、四、五跨10、防污型绝缘子根据防污等级又可分为(ACD)三种类型。

A、轻污;B、正常;C、中污;D、重污四、判断改错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在下面改正。

16道题,共24分) (×)1、接触网的步行巡视工作要求巡视不少于三人,其中一人的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改正:接触网的步行巡视工作要求巡视不少于两人,其中一人的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2、中心锚结绳范围内吊弦或电联结器安装不得超过1组。

改正:中心锚结绳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联结器。

(√)3、钢柱基础顶面宜高出路基面200mm。

改正:(×)4、我们常说的腕臂尺寸是指钢管的内径。

改正:我们常说的腕臂尺寸是指钢管的外径。

(×)5、承力索、银铜或铜接触线架设后,额定张力张拉不小于8周,张拉时间满方可进行吊弦安装。

改正:承力索、银铜或铜接触线架设后,额定张力张拉不小于4周,张拉时间满方可进行吊弦安装。

(√)6、在160km/h以上运行区段,最短吊弦长度不小于500mm,困难条件下不小于300mm。

改正:(×)7、利用V形天窗在断开导电线索前,应事先采取旁路措施。

更换长度超过3m的长大导体时,应先等电位后接触,拆除时应先脱离接触再撤除等电位。

改正:利用V形天窗在断开导电线索前,应事先采取旁路措施。

更换长度超过5m的长大导体时,应先等电位后接触,拆除时应先脱离接触再撤除等电位。

(√)8、凡是三相电路,其总有功功率总是等于一相有功功率的3倍。

改正:(√)9、对单开和对称(双开)道岔,160km/h及以下区段的线岔两工作支中任一工作支的垂直投影距另一股道线路中心550-800mm的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

改正:(√)10、在气隙中,磁阻与气隙长度成正比,与面积成反比。

改正:(×)11、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线路,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应不小于6200mm。

改正: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线路,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应不小于6330mm。

(√)12、“接触网终点”标应装设于接触网锚支距受电弓中心线400mm处接触线的上方。

改正:。

(×)13、在列车运行速度为160<ν≤200km/h的区段,接触线最小张力为30KN。

改正:在列车运行速度为160<ν≤200km/h的区段,接触线最小张力为15KN。

(×)14、腕臂的安装位置应满足承力索悬挂点(或支撑点)距轨面的距离(即导线高度加结构高度),允许误差±300mm。

改正:腕臂的安装位置应满足承力索悬挂点(或支撑点)距轨面的距离(即导线高度加结构高度),允许误差±200mm。

(√)15、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是指运行中的受电弓在最大抬升及摆动时可能达到的最大轮廓线。

改正:(×)16、当正馈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其带电部分与支柱边沿的距离应不小于0.8m。

改正:当正馈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其带电部分与支柱边沿的距离应不小于1m。

五、问答题(5道题,每题3分,共15分)1、进行验收的施工质量应满足哪些要求?答:(1)、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

(2)、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3)、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各种检查记录表签证人员应报建设单位确认、备案。

(4)、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有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

(6)、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现场检验项目,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见证取样检测或见证检测。

(7)、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8)、对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9)、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10)、单位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共同确认。

2、说明锚段的作用,锚段长度的确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答:锚段的作用:(1)可以限制事故范围;(2)便于在接触线和承力索两端设置补偿装置,以调整线索的弛度与张力;(3)有利于供电分段,配合开关设备,满足供电方式的需要。

锚段长度的确定受以下因素影响:(1)发生事故的影响范围;(2)当温度变化时,因线索伸缩引起吊弦、定位器及腕臂的偏斜不超过允许值;(3)补偿形式和补偿坠砣应有足够的上下移动空间(即补偿范围);(4)要保证在极限温度下中心锚节处和补偿器端线索张力差不超过规定值。

3、交叉吊弦的布置要求有哪些?安装交叉吊弦的目的是什么?答:(1)岔心侧安装交叉吊弦2根,交叉吊弦位于线路中心≤400mm范围内正线,两交叉吊弦纵向间距为200~300mm;(2)下锚侧渡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400mm范围内正线承力索对渡线接触线安装交叉吊弦1根;(3)渡线必须延长一跨(≥30m)后方可下锚,非工作支拉出值≤800mm,接触线高于正线接触线250~300mm,非工作支接触线坡度不得大于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