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肉制品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肉制品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摘要一、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逐渐加强从下图可以看出,肉制品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不大,但近几年保持了一个稳定的增势,尤其在2007年猪肉成本大幅提升的压力下,总产值占GDP比重依然保持增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受市场价格上涨的带动。

2007年11月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8.24%,2006年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9.0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肉制品加工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变化2006年中国肉制品加工业的发展并不是顺风前进,产业链受到几次资源安全性撞击,除局部地区水旱灾外,禽高致病流感的阴影依然笼罩,生猪脑膜炎及不明高热病困扰着养殖。

与此同时,引发了价格波动。

这些因素给全行业或局部地域在生产上、加工上和市场上都形成了不小震荡,表现出生产起伏、价格迷茫、供需不稳,给企业运行带来许多困难。

但由于企业成熟度不断提升,集约化程度不断成长,因而2006年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虽有些下降,但总产值依然保持增长:一是肉类行业仍具吸引力,投资量增加;二是肉类市场继续扩容,销售量增加;三是企业运作平稳,经济效益增加。

二、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一)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肉制品加工行业近几年保持一个平稳的增长态势,收入增长增速在19%以上,平均值为29.77%。

2006年行业销售收入为1283.56亿元,2007年11月达到了1474.18亿元,预计年底时将接近1700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肉制品加工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变化(二)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分析1.宏观经济带动消费升级行业持续发展的首要原因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我国GDP连续保持高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多,直接带动了行业销售收入的增长。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和肉禽及其制品消费支出单位: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民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下降,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肉禽及其制品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从2003年的7.27%,下降到2006年的6.27%,但消费性支出以平均每年增加9.59%的速度上涨,肉禽及其制品消费除2006年外保持上升。

2.肉制品价格上涨对需求影响有限肉制品加工行业多以农产品为原料,如生鲜肉中原料成本占95%左右,高温肉制品中原料占42%-48%左右,低温肉制品中原料占55%-60%左右。

因而原料价格的变化对行业的成本将发生较大的影响。

猪肉是肉制品加工的主要原料,因此猪肉价格的变动对此行业的影响较大。

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不同肉制品价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但由于肉制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对需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对于需求产生的影响有限。

3.下游产业链蓬勃发展肉制品加工行业下游产业链的餐饮业近几年呈现良好的发展,连续1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餐饮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肉制品加工行业的前进势头。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2003~2007年餐饮业零售额变化及同比增长(三)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结构变化分析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中,猪牛羊肉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禽肉消费量上升。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猪牛羊肉、禽肉消费比重单位:%数据来源:农业部国内肉类产量中猪肉占总产量的64%,禽肉占20%,牛肉和羊肉分别占10%和6%,这一消费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四)2008~2010年需求预测肉类行业属于一个超长持久行业,由于国人的饮食习惯,该行业具有的超长久性和超低风险性以及其大规模的顾客群体,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拟的。

由于长时间处于行业成长期,价格低廉被视为消费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以及行业的低技术型,使得该行业呈现出低利润率,随着行业逐步加大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细分,加之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技术含量较高及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的产品入市提供了重大机会和可能性。

虽然我国肉类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中国肉制品产量只占肉类总产量的11%左右,而发达国家可达到50%以上,中国肉制品加工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深加工产品的比重远低于国外水平,我国肉制品产销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消费逐渐由高温、冷冻向低温、冷鲜转变,对口感、营养和安全的要求更高,消费升级将带来行业产品结构的转变。

国际肉制品市场方面,随着我国猪肉价格的上涨,使得我国猪肉和肉制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逐渐下降,肉类制品出口增速呈现回落态势。

(五)供给平稳增长从2004年到2007年11月,肉制品加工行业总产值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2007年11月达到了1386.51亿元。

在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一个高峰之后,2005年的工业产值增速明显,达到35.5%;2006年和2007年趋于平缓。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肉制品加工行业工业总产值变化生肉产量2005年的增速达到了36.29%,2006和2007年,由于生猪存栏量减少,增速有所减缓。

鲜冻冷藏肉产量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六)供给变化分析及预测随着人民的生活需求和市场的繁荣,产品结构同步调整。

有特色的熟肉制品、发酵肉制品广受欢迎,中式产品的销量将进一步增加。

此外,低温肉制品将是肉制品的发展趋势。

低温肉制品与高温肉制品相比有其明显优势,它有较高的消化率,且肉制鲜嫩适口,低温杀菌营养成分损失少,为人体提供了较高的有效营养成分,低温肉制品的加工过程使得肉类原料可以与多种调料、辅料和其他种类食品配合,从而产生多种受人欢迎的风味,低温肉制品品种非常丰富,适应各种饮食习惯人群的需求,因此,低温肉制品是国内外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冷却肉由于较好的口感以及营养价值高,也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但仍处于培育期,市场需求和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

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着重发展分割肉、冷却肉、小包装肉品种。

上海等沿海大城市冷却肉的消费占比已经达到生肉总消费的20%-30%。

(七)行业出口07年受挫我国是肉制品出口大国。

2007年,由于肉制品价格上涨,在国际竞争中价格不再占据大的优势,另外受出口退税调整及中国产品质量问题造质疑的影响,预计肉类制品出口增速继续回落态势。

2004~2007年肉类制品进出口单位:万美元,%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内肉类产品进出口业务较多,很多肉类加工企业依靠外贸出口。

因此,国际肉食市场供需形势及进口政策对国内肉制品行业影响很大。

三、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一)三费增加2004年到2007年间,财务费用的变化较大,2005年和2004年基本持平,2006年和2007年增长迅速。

造成2007年和2006年财务费用大幅上涨的一个原因是由于负债的增多造成的。

2006年、2007年累计负债合计分别比2005年、2006年同期增长10.72%和17.14%,这一数字在2005年仅为2.45%。

销售费用同比和管理费用同比始终居高不下,这和行业的高度分散格局有很大的关系,没有规范的销售渠道和管理方法,造成了这两个费用快速上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肉制品加工行业三费同比变化(二)行业效益分析盈利能力方面,2004年至2007年11月的销售毛利率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销售利润率变化也不大,资产报酬率呈现一个上升的态势。

这反映出肉制品加工行业已初具备成熟行业的特点。

并且随着行业整合的过程,行业内企业的运行已经越来越步入正轨。

2004~2007年肉制品加工行业效益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偿债能力方面,行业的负债率和亏损面都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负债率为55.11%,亏损面仅为14.47%。

但可以看出2007年11月的负债率和亏损面较2006年都有所上升,说明2007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对行业造成不小的影响。

利息保障倍数为7.75倍,偿债能力很强。

发展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增长率始终低于销售收入增长率,说明企业运营状况良好,对应收账款的控制较好。

资产增长率变化不大,说明行业基本处于成熟期,但利润总额增长率并不低,说明行业还在不断成长,有较强的发展能力。

营运能力方面,应收帐款周转率和产成品周转率都保持一个较好的水平,说明行业应收账款流动速度快,短期偿债能力强,库存少,产成品的流动速度快。

流动资产周转率2007年11月仅为4.44%,但从往年来看,处于一个上升的趋势,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在加强。

(三)行业效益预测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肉制品加工行业是一个发展成熟的行业,但还没有完全进入成熟期,获利能力稳定,这也是该行业的一个特点,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肉类消费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此虽然价格上涨,但是它的替代性还是较小的。

因此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稳定发展的行业,虽然2007年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对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行业成本消化也在增强,收益方面表现良好,尤其是随着行业的不断整合,提高集中度,势必会进一步增长行业的效益。

四、行业风险分析我国肉类加工行业发展现状良好。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收入逐步提高是推动肉类消费的主要动力。

2008年,中国肉类加工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市场变化加大,将为龙头企业提供较大的整合、发展空间,肉类产业的龙头企业将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新建等模式迅速加快发展,行业集中度将在新一轮的整合中逐步得到提高。

同时,良好的经济环境有利于肉类行业的发展。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为肉类加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历史机遇。

由于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造成的粮食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工业加工业将长期处于高成本状态。

从紧的货币政策、土地政策、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此外,对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

五、行业授信建议肉制品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该行业具有的超长久性和超低风险性以及其大规模的顾客群体,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拟的。

肉类消费市场除在城市仍有扩展的空间外,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增长潜力。

随着中国农村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消费数量会持续增长一个较长的时间。

因此总体来说,对于肉制品加工行业的授信额度可以加大。

目前肉制品加工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并不明显,但仍要注意对于没有竞争力的产能扩张建设项目规避授信,增加一些研发项目和国家支持类项目的授信,减少没有竞争力项目的授信,适当增加长期授信;优化肉制品加工行业客户地域结构,加大对重点发展地区的授信力度;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重点支持优势企业,退出肉制品加工行业中效益及发展前景不佳的企业。

重点支持方向应该是:大型肉类企业及列入国家农业产业化的肉类龙头企业;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先进,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保持同步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和独特产品。

此外,与肉制品相关的行业中,可将养殖业、物流业、包装行业作为重点授信行业;肉类机械行业、科研开发作为次重点授信行业。

目录附表附图第一章行业基本面分析第一节行业介绍一、肉制品加工定义肉制品加工指主要以各种畜肉、禽肉为主要原料加工成熟肉制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