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桑葚.shèn 骊歌lí木屐. jī瞬息shúnB、幽.寂yōu 讪笑 shān 叮嘱. zhǔ掸子dǎnC、蝉蜕.duì盔甲 kuī花圃. pǔ丑陋.lòuD、恢.复huī灯芯.xīn 玉簪.zān 收敛.liǎ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鉴赏懒惰挨啄荒草凄凄B、臃肿恐惧嫉妒来势凶凶C、鞭痕肿胀篱笆抽抽搭搭D、恼髓确凿排挤人声鼎沸3、、音、形、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宿.儒读音 xiù字义是: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B、人绩.罕至读音 jì字义是:脚印.C、人生鼎沸.读音fèi 字义是:水开.D、幽.寂读音 yōu 字义是:深远,昏暗.4、、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1、蓝色的烟雾像云似的在这些黑树之间。

2、走过院子,看那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3、鸟雀们久已无处的时候才好。

4、心儿永远着未来。

A、弥散低垂吃食渴望B、弥漫垂落觅食向往C、弥漫低垂觅食渴望D、弥散垂落吃食向往5、下列连线不正确的一项()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现代——《朝花夕拾》B.《丑小鸭》——安徒生——瑞典——《安徒生童话选》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普希金诗集》D.《伤仲永》——王安石——北宋——《临川先生文集》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夜很静,四周鸦雀无声....。

只是偶尔有一只小小的甲虫,嗡嗡地响着从花间飞了过去。

B.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的学习的热情鼓动起来。

C.对于学到的原理,他都要拿实物来进行实验,求得彻底了解,决不囫囵吞...枣.,马虎了事。

D.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长者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7、名句积累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仿写下列画横线的句子。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美好的向往,也有小小的烦恼。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9、“仲春的早晨,景色宜人。

澄澈的苍穹明净如洗,清洌的池沼绿波盈盈。

田野里竞肥争绿的青菜,随风摇曳的麦苗,以及见人就颔首致意的嫩柳,都勃发出盎然的春意。

我与爸妈一起,怀着沉痛的心情去出席外公的追悼会。

”这是某位同学作文的开头。

有的同学说好,有的同学说不好。

请表明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10、以上二段选自课文_________,作者_________。

(2分)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世隶.耕()(2)宾客..其父()(3)日扳.仲永()(4)泯然..众人()12、“未尝识书具”其中“书具”指书写工具,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房四宝。

13、方仲永小时候是位“奇才”,长大后却变成一位平庸无奇的人,其原因是什么?14、一个五岁的孩子,连书写工具都没见过,就能“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世上有这样的奇才吗?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何在?(二)推敲(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始欲作“推”字,练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车骑方出。

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15、解释加点的字。

(1)(贾)岛初赴.举京师( ) (2)韩立马良.久( )(3)练.之未定。

( ) (4)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16、你认为“僧敲月下门”“僧推月下门”哪个好?为什么?17、请用简短的语言阐述“推敲”的精神。

18、你还知道文学史上其他“推敲”的故事吗?请举一例。

三、现代文阅读(35分)(一)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

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

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19.回忆原文,本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分)20.选文中加点的“也许”一词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2分)21.第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你从文中找出表达感情关键的一句。

(3分)22.“蟋蟀”和“覆盆子”前面为什么加“们”,说说加“们”的好处。

(2分)23.第三自然段中能表现先生特点的是哪几句?试概括。

(3分)(二)我的老师——管叶羽先生冰心①我这一辈子,从国内的私塾起,到国外的大学研究院,教过我的男、女、中、西教师,总有上百位!但是最使我尊敬爱戴的就是管叶羽老师。

②管老师是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教数、理、化的老师,(一九二四年起,他又当了我的母校贝满中学的第一位中国人校长,可是那时我已经升入燕京大学了。

)一九一八年,我从贝满女中毕业。

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的理预科,我的主要功课,都是管老师教的。

③回顾我做学生的二十八年中,我所接触过的老师,不论是教过我或是没教过我的,若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忠诚于教育事业”的严格标准来衡量我的老师的话,我看只有管叶羽老师是当之无愧的!④我记得我入大学预科,第一天上化学课,我们都坐定了(我总要坐在第一排),管老师从从容容地走到课堂来,一件整洁的浅蓝布长褂,仪容是那样严肃而又慈祥,我立刻感到他既是一位严师,又像一位慈父!⑤在我上他的课的两年中,他的衣履一贯地是那样整洁而朴素。

他的仪容是一贯地严肃而慈祥。

他对学生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对于自己的教课准备,也极其认真。

因为我们一到课室,就看到今天该做的材料和仪器,都早已整整齐齐地摆在试验桌上。

我们有时特意在上课铃响以前跑到教室去,就看见管老师自己在课室里忙碌着。

⑥管老师给我们上课,永远是启发式的,他总让我们预先读一遍下一堂该学的课,每人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来,一上课就提出大家讨论,再请老师讲解,然后再做试验。

课后管老师总要我们整理好仪器,洗好试管,擦好桌椅,关好门窗,把一切弄得整整齐齐地,才离开教室。

⑦理预科同学从贝满女中升上来的似乎只有我一个,其他的同学都是从华北各地的教会女子中学来的。

她们大概从高中毕业后都教过几年书。

我在她们中间,显得特别的小(那年我还不满十八岁),也似乎比她们“淘气”,但我总是用心听讲,一字不漏地写笔记,回答问题也很少差错,做试验也从不拖泥带水,管老师对我的印象似乎不错。

⑧我记得有一次做化学试验,有一位同学不知怎么把一个当中插着一根玻璃管的橡皮塞子捅进了试管,捅得很深,玻璃管拔出来了,橡皮塞子却没有跟着拔出,于是大家都走过来帮着想法。

有人主张用钩子去钩,但是又不能把钩子伸进这橡皮塞子的小圆孔里去。

管老师也走过来看了半天……我想了一想,忽然跑了出去,从扫院子的大竹扫帚上拗了一段比试管口略短一些的竹枝,中间栓一段麻绳,然后把竹枝和麻绳都直着穿进橡皮塞子孔里,一拉麻绳,那根竹枝自然而然地就横在皮塞子下面。

我同那位同学,一个人握住试管,一个人使劲拉麻绳,一下子就把橡皮塞子拉出来了。

我十分高兴地叫:“管老师——出来了!”这时同学们都愕然地望看管老师,又瞪着我,轻轻地说:“你怎么能说管老师出来了!”我才醒悟过来,不好意思地回头看看站在我身后的管老师,他老人家依然是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而且满脸是笑!我的失言,并没有受到斥责!⑨一九二四年,他当了贝满女中的校长,那时我已经出国留学了。

一九二六年,我回燕大教书,从升入燕大的贝满同学们口中,听到的管校长以校为家,关怀学生,胜过自己的子女的嘉言懿行,真是洋洋盈耳,他是我们同学大家的榜样!⑩一九四六年,抗战胜利了。

那时我想去看看战后的日本,却又不想多呆。

我就把儿子吴宗生(现名吴平)、大女儿吴宗远(现名吴冰)带回北京上学,寄居在我大弟媳家里。

我把宗生送进灯市口育英中学(那是我弟弟们的母校),把十一岁的大女儿宗远送到我的母校贝满中学,当我带她去报名的时候,特别去看了管校长。

他高兴得紧紧握住我的手——这是我们第一次握手!他老人家是显老了,三四十年的久别,敌后办学的中苦和委屈,都刻画在他的面庞和双鬓上!还没容我开口,他就高兴地说:“你回来了!这是你的女儿吧?她也想进贝满?”又没等我回答,他抚着宗远的肩膀说:“你妈妈可是个好学生,成绩还都在图书馆里,你要认真向她学习。

”哽塞在我喉头的对管老师感恩戴德的千言万语,我也忘记了到底说出了几句,至今还闪烁在我眼前的,却是我落在我女儿发上的几滴晶莹的眼泪。

24.第①段交待了全文感情基调的一句是哪一句?25.文中哪两句话看出管老师是—位严师,又像一位慈父?(用文中原话回答)26.文章记叙了我和老师交往的哪几件事?27.管老师在20世纪初时,他的教育思想可谓先进了。

文中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28.你喜欢严格的老师,还是宽容的老师?谈出你的理由?四、写作(共50分)29.以“难忘的经历”为题或话题,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写出真情实感,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1——5分的加分。

第一单元检测一、积累与运用(23分,1---6每题2分,7题4分,8题3分,9题4分。

)1、A2、C3、C4、B5、B6、C7、略8、提示:可考虑句子的语言环境,采用“有……也有”这样的句式。

9、不好。

因为景是用来烘托情的。

前面的景色明丽愉悦,不能烘托后文沉痛的心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