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食品生产中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 163319李莉摘要:本文在提出绿色食品概念的基础上,对绿色食品的产地环境要求进行了概述,从几个方面分析了绿色食品生产所面临的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绿色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发展前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1]。
这一方面大大地丰富了这些国家的食品供应,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就是随着农用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大量地向农田中输入,造成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土壤和水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到农作物和畜禽体内,导致食物污染,最终损害人体健康。
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
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2]。
1绿色食品概述“民以食为大”,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吃的方面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食品供应渠道越来越呈现社会化的趋势,更多的人依赖食品工厂和饮食企业获取现成的食物相应地,人均的土副食品生产也走出分散的小作坊加工模式,以现代化人性化规模的集中生产取而代之。
这就决定了食品生产的安全性关系到越来越多的人,任何一点事故带来的灾难都会形成相当大的影响面[3]。
这种影响力还会随着经济全球化,从一个企业蔓延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
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迫使人们去寻找一种无污染.安全的食品,绿色食品便应运而生。
绿色食品成为21世纪食品发展的土流[4]。
1.1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绿色食品是食品中的精品,是21世纪的主导食品,由此可见,绿色食品不是普通意义上仅为人们提供美味和营养的食物,而是包涵了生态、经济、社会、科技等协调发展的高品质、安全、营养等特定质量要求的产品[5]。
绿色食品并非“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的表述。
绿色象征生命和活力,而食品是维系人类生命的物质基础,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相关的事物通常都冠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将其定为绿色食品[6]。
1.2绿色食品的标准与标志1.2.1绿色食品的标准绿色食品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循,在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文件。
绿色食品标准是由农业部发布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的强制性国家行业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和运输标准以及其它相关标准,它们构成了绿色食品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7]。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A级绿色食品标准。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A级绿色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8]。
1.2.2绿色食品的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是在经权威机构认证的绿色食品上使用、以区分此类产品与普通食品的特定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止圆形,意为保护、安全[9]。
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白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
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
绿色食品标志是指“绿色食品”、"Green Food",绿色食品标志图形及这三者相互组合等四种形式(见图一),注册在以食品为士的共九大类食品上,并扩展到肥料等绿色食品相关类产品上。
凡绿色食品产品的包装上都同时印有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字样的文字和批准号。
如LB-40-9801011231, LB代表“绿标”,40代表‘产品类别’,,98代表“年份”,O1代表“中国”,O1代表、北京市、123代表“当年批准的第123个产品”。
1代表“A级绿色食品”(如果2则代表AA级绿色食品)。
除包装标签上的印制内容外,尚贴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一印制的防伪标签,该标签上的编号应与产品上的编号一致。
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作为我国第一例特定的产品质量证明商标,已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从而使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专用权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保护,这样既有利于约束和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又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1.3绿色食品具备的条件1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农业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10]1.4发展绿色食品的意义21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世界各国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承诺的基础上采取实质性行动,而食物生产将是采取行动的重点领域。
各国都在积极发展绿色食品[11]。
我国顺应时代要求,也在积极发展绿色食品。
发展绿色食品,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以食为大”。
在食品短缺年代,人们以裹腹为土要目的,根本就谈不上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和质量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12]。
发展绿色食品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
实践证明,发展绿色食品符合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消费趋势,适应了新阶段和入世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迫切要求,探索了一条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证食品安全供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3]。
1发展绿色食品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2发展绿色食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途径3绿色食品将成为我国农产品扩大出口的一支新兴的主导力量,是积极应对入世挑战,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4发展绿色食品是保护我国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5发展绿色食品是保护我国农业资源,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6发展绿色食.钻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7发展绿色食1unn是保证食品供给安全、更好地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必要条件2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扩展到欧洲和日本的只在限制化学物质过量投入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食品安全性的“有机农业”思潮影响了许多国家。
一些国家开始采取经济措施和法律手段,鼓励、支持本国无污染食品的开发和生产[14]。
自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后,许多国家从农业着手,积极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减缓石油农业给环境和资源造成的严重压力。
欧洲、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快了生态农业的研究。
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我国决定开发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并且将它们定名为“绿色食品”[15]。
2.1我国绿色食品行业的发展历程1990年5月15日,中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
中国绿色食品事业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提出绿色食品的科学概念→建立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系统组织绿色食品工程建设实施→稳步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推进[16]。
第一阶段,从农垦系统启动的基础建设阶段(1990-1993年)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在农垦系统正式实施。
在绿色食品工程实施后的三年中,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在农业部设立绿色食品专门机构,并在全国省级农垦管理部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以农垦系统产品质量监测机构为依托;建立起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测系统;制订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制订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有关管理规定;对绿色食品标志进行商标注册;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组织。
与此同时,绿色食品开发也在一些农场快速起步,并不断取得进展。
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实施的当年,全国就有12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
1993年全国绿色食品发展出现第一个高峰,当年新增产品数量达到217个。
第二阶段,向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1994年-1996年)这一阶段绿色食品发展呈现出五个特点:(1)产品数量连续两年高增长。
1995年新增产品达到263个,超过1993年最高水平1.07倍;1996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新增产品289个,增长9.9%。
(2)农业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1995年绿色食品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700万亩,比1994年扩大3.6倍,1996年扩大到3200万亩,增长88.2%。
(3)产量增长超过产品个数增长。
1995年主要产品产量达到210万吨,比上年增加203.8%,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4.9个百分点;1996年达到360万吨,增长71.4%,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61.5个百分点,表明绿色食品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
(4)产品结构趋向居民日常消费结构。
与1995年相比,1996年粮油类产品比重上升53.3%,水产类产品上升35.3%,饮料类产品上升20.8%,畜禽蛋奶类产品上升12.4%。
(5)县域开发逐步展开。
全国许多县(市)依托本地资源,在全县范围内组织绿色食品开发和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使绿色食品开发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增长点。
第三阶段,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1997年-至今)绿色食品社会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中国许多地方的政府和部门进一步重视绿色食品的发展;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知程度越来越高;新闻媒体主动宣传、报道绿色食品;理论界和学术界也日益重视对绿色食品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