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第九章、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小岛清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分为四种类型:
1、生产和销售国际化型,即巨 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横 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从事的生 产、销售活动;
2、市场导向型,即跨国公司绕过东 道国设立的贸易壁垒而就地从事生 产和销售;
3、劳动力导向型,即发达国家跨国 公司把劳动力密集的产业部门转移 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和地区, 以获取垄断高额利润;
1、企业必须拥有竞争优势,以抵消 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2、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企业可以 拥有或保持这些优势。
垄断优势论认为,由于市场不完全 使企业在专有技术、管理经验、融 资能力、销售渠道等方面拥有垄断 优势,企业可利用这些优势抵消与 当地企业竞争中的劣势,从事有利 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有两种基本形 式:一是技术信息等知识产品市场 不完全;二是零部件、原材料中间 产品市场不完全。
(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 、 所 有 权 优 势 ( Proprietary advantages ) 。 是 指 一 国 企 业 拥 有 或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 到的资产、规模和市场等一切有形、 无形的综合优势。
跨国公司与 国际贸易
跨国公司是指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 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 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 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跨国公司必 须具备以下三要素:
1、跨国公司必须是一个工商企业。
2、企业必须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 有共同的政策。
3、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 同时分担责任。
其次,能使长线产品与短线产品兼 顾,有利于跨国公司实行搭配售货 制。
再次,能够适应市场变化。
最后,能够兼并许多中小企业,把 一些非垄断性商品变成垄断性商品, 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
此外,利于跨国公司不断改进生产 技术,加速产品更新换代,以适应 市场需求变化。
(二)、对市场和产品进行区域分配 安排
4、自然资源导向型,即在自然短缺 的国家或地区,跨国公司为增加或 扩大国内失去比较利益的产品,或 国内根本不能生产的产品的进口, 促使制造业者和初级产品生产者的 纵向一体化。
(四)、市场内部化理论 市场内部化取决于四个因素: 1、行业特定因素。 2、国别特定因素。 3、地区特定因素。 4、企业特定因素。
全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将其全球范 围内的经营活动视为一个整体,其 目标是追求这一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而不考虑局部利经营
混合多样化经营就是跨国公司通过 收购兼并,扩大经营范围,将各种 不同业务公司,置于同一管理系统 之下,从而使其经营的范围扩大到 各种行业。
首先,使跨国公司利用交叉补贴办 法,打击竞争对手。
(三)、实行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或分头生产、集中装配或加工、定 向销售。
二、利用资本输出 控制和争夺国外市场
(一)、鼓励商品出口 (二)、便于搜集商业情报 (三)、防止国外竞争,抢先占领 市场 (四)、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五)、利用不同国家经济周期的 不同阶段,扩大出口,转嫁经济危 机
(六)、可绕过各种贸易壁垒,利 用东道国的对外贸易渠道,扩大对 其他国家的出口。
如果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 优势而无内部化优势,则说明企业 拥有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在内部加以 利用,只能将其转让给国外企业; 如果企业具备了内部化优势和区位 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 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 海外扩张无法成功。
第二节、跨国公司垄断与争夺 世界市场的主要措施
一、通过“全球战略” 垄断和争夺世界市场
第一节、跨国公司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在海默看来,东道国的民族企业在 以下三方面具有跨国公司所没有的 优势:
1、民族企业更能适应本国政治、经 济、法律、文化诸因素所组成的投 资环境;
2、民族企业经常能得到本国政府的 优惠和保护;
3、民族企业不必担负跨国经营企业 所无法回避的各种费用和风险。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两个条 件:
企业若想保持和扩大国外市场份额, 就必须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即到国外 建立子公司,就地生产和销售。在产 品标准化阶段,产品的价格成为竞争 的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选择生产成本 最低的地区建立子公司从事产品生 产,生产的最佳地点从发达国家转 向发展中国家。
(三)、比较优势理论
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投资国应该 从趋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开始进 行投资,这样可以使被投资国由于 缺少资本、技术和技能没有表现出 来的潜在比较优势得到表现或增强。
在产品创新阶段,由于创新企业在 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享有垄断 权,创新企业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企业竞争的关键不是生产成本,这 时企业最有利的安排就是在国内生 产,并通过出口满足国外需求。
在产品成熟阶段,创新国企业的生 产不仅面临着国内原材料供应相对 或绝对紧张的局面,而且还面临着 产品出口运输能力和费用的制约、 进口国的种种限制及进口国企业仿 制品的取代。
三、通过输出技术 垄断和争夺国外市场
首先,出售技术可以阻止其他国家 进行类似技术的研究。 其次,出售技术有可能控制国外公 司。 最后,出售技术是争夺国外市场的 主要手段。
四、利用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 垄断和争夺国外市场
价格竞争是指企业通过降低生产成 本,以低于国际市场或其他企业同 类商品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产 品,打击和排挤竞争对手,扩大商 品销路。
二是只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才能实 现的所有权优势,如工艺技能和管 理能力等,后一种优势越大,企业 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就越强。
2、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 场不完全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 势保持在企业内部,从而实现企业 的全球经营战略。
3、区位优势。是指企业在国外的投 资环境较母国有利。
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优势、内 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才能从事有利 的对外直接投资。如果企业仅有所 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 区位优势,这意味着缺乏有利的对 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 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依靠产品出 口来供应当地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