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方法的意义汇总

研究方法的意义汇总

5
研究之重點
第一:對現象因有問題或疑問,引起研究的 動機,並經過思考、討論、觀察、探尋,期 能清楚或加以確定,以便找出問題的方法。 第二:是有系統的探索,由嚴格的方法獲得 的客觀經驗及資料,來解答所提出的問題。 第三:研究強調結果之外,也重視其過程, 因為任何研究不論採用什麼方法,其基本的 邏輯或步驟是相同的。

理論的 事實的 實用的
研究的第一目的,為理論的發展。此種研究型態導致建 立嶄新的思想體系,最後在於協助人們了解和完成其生 活目的。

研究的第二目的,在於累積事實。著重於描述性的功能, 以澄清事實,說明現況。 研究的第三目的,在於解決實際的問題。此種問題為研 究者所關切或增進其對實際現況的了解。
11
研究與論文撰寫之詳細過程與內容
研究報告與論文研究之期前階段 論文題目及研究主題之選擇 一個良好研究主題與論文題目之特性 潛在研究主題與論文題目之來源及取向 無法視為論文題目之研究主題 找尋研究主題或論文題目之策略及方法
12
研究報告與論文研究之期前階段
這與主修的領域、相關的研究、有興趣的研究領 域及整體工作學習或研究之經驗有關,係正式進 入研究前之準備工作。 愈早決定研究的範圍,研究者可以愈早得到完整 之相關及背景資料,並在學習課程上選擇到必要 的知識及文獻,也可及早與具有相同領域、專長 及興趣的指導教授接觸。 研究者並應及早建立一個研究檔案,收集相關資 料,並加以彙總整理、分類、歸檔、以利後續之 使用、分析及探討。
4
管理者需要瞭解研究與研究方法?
這些知識將能提供管理者掌握多個變項間的相互 關係,知道哪些變項會影響其他變項,進而避免 以過於簡化的方式來加以分析。 研究人員可能會算出在各種風險狀況下,各種情 況可能有的結果值與機率值,這些數值對不具相 關知識的管理者可能只是沒有意義的統計數字, 但若管理者了解這些數值所代表的意涵,將有助 於管理者判斷各個決策的可能結果。 這些知識可以避免管理者被扭曲的資料所誤導。 管理者將因具有相關知識,而知道如何與研究人 員分享各自蒐集到的資訊。
6
研究過程之要求
正確的態度,而非藉助著玄思冥想。 重視假設和驗證,以便產生必要的合理性 推估。 強調系統,有一定的方法與步驟。 力求客觀,而不摻雜研究者一己的好惡。
7
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目的,在於了解、預測與控制宇宙的現 象,以達到發現、增強或擴充知識。舉凡從滿 足個人的好奇心到謹慎的探討問題,莫不為研 究的範疇。歸納言之,研究的目的,約有下列 三項:
8

Davis&Cosenza(1993)提出 科學的努力程度
報導:資料的紀錄和呈現,缺少評論性分 析,並不包含在科學研究的範圍。 敘述:針對研究問題的變項與變項之關係 進行確認。 預測:對尚未證實的事項或變項間關係提 出的預測,通常是根據已知的科學知識或 理論,經由邏輯的推理而導出種種的預測。
研究方法的意義
1
大綱
何謂研究? 管理者需要瞭解研究與研究方法? 研究有何重點? 研究過程有何要求? 研究的目的為何? 論文撰寫之詳細過程與內容?
2
何謂研究?
欲學習研究方法,必須先知道何謂研究? 一群科學家在實驗室拿著酒精燈與試管做實驗? 研究者埋頭撰寫某個複雜的研究論文? 研究者正在搜集資料,以探討主管領導風格對員 工工作滿意度所產生的影響? 上述都是研究的不同面向。所以研究只是在仔細 調查和分析各種情境因素後,找出答案的過程。 管理者在做決策時所進行的各種調查與分析,是 否屬於研究?
3
管理者解決問題思考邏輯?
是否能掌握問題的核心? 是否知道該做哪些調查? 是否知道該蒐集哪些資訊?以及如何蒐集? 是否知道該如何運用這些資訊,以獲得適 當結論並做出正確的決策? 是否知道如何執行研究結果來解決問題? 上述答案若為肯定的,就代表管理者在做 決策時,乃是經由良好的分析步驟來找出 問題的答案,這些過程即為研究。
13
研究報告與論文研究之期前階段
一般撰寫研究報告及論文前之主要發展活 動有四:

自文獻研讀及調查中選擇一般性的領域。 研究主題及論文發展之相關學習的課程規劃。 研究主題及論文構想發展之檔案建立。 替代性研究主題及論文構想的發展與評估。
14
論文題目及研究主題之選擇
研究主題係一個重覆不斷的選擇過程,必 須經常加以修訂,經系統化的研究分析, 並與相關指導教授進行討論後才能加以明 確定義合適的主題。 當確定真正的研究主題後,應進入更深入 的資料探討,並進行研究計劃之擬定。
15
一個良好研究主題與論文題目之特性
研究主題有研究上的需要性、顯著性及重要性。 具有資料與分析工具取得之研究方法。 可以在適合的時程內完成研究及論文撰述。 研究結果(成果與結論 )及研究假設之推論具有實質 之意義。 研究主題必須與研究者之興趣與能力契合。 具有後續研究之價值,使研究者更朝該專業領域發 展。 主題範圍深入專業領域,並作更深入的探討,即應 小題大作。
9
Davis&Cosenza(1993)提出 科學的努力程度
解釋:解釋是對現實中已發生的現象或關係進行 說明,解釋時必須要有相關事項之實證知識。通 常進行解釋時,我們會利用已經發現的理論來說 明事件發生之原因與結果。解釋的先決條件是要 知某變數之決定因素或條件,才能進一步的預測 該變項可能出現的情形。 控制:只操縱問題中的某一變數或更多的變數, 並預期這些被操縱的變數之間的關係會有所改變。 控制是要操縱某一變項的決定因素或條件,從而 產生研究者所希望獲究層級
報告:僅對蒐集資料加以說明,鮮少有統計分析。 描述:試圖解答何人、何時、何地、如何等問題, 此種研究通常涉及兩個以上相關問題的推論,他 不需回答為什麼這類問題。 解說:用於解釋現象產生的原因。 預測:用在解釋某些事件發生後預測可能產生的 結果,解說和預測這兩種研究型態均以理論為基 礎,來描述一群變數之間的關係。 控制:控制是解說與預測研究的最終目標,當我 們可以解釋或預測某一現象時,我們就可以控制 該現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