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吉祥图形
民间美术及它所继承的原始艺术, 在造型方法上受图腾崇拜,实用功利和工 艺制作的支配与制约,制作者不自觉地以 意象或象征的装饰变形手法处理,在实践 中摸索,创造了适合纹样、单独纹样、二 方连续、四方连续等装饰造型模式,并总 结出了装饰造型的审美原理与法则,如对 立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虚形与实形,重 复与多样,节奏与韵律等。
春牛图
人们都希望青春永驻,健康长寿。因此,以青 春长驻,健康长寿为题材的吉祥图画,在民间 流传相当广泛。“松鹤长春图”则是大家最喜 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祝福礼品。 松树是多年生长常绿乔木,耐严寒,不凋零。 民间把松树作为经得起风寒磨难和长寿的象征。 鹤(丹顶鹤),是中国珍稀涉禽,其鸣声高亢 响亮。《诗经》有云:“鹤鸣于九霄,声闻于 天。”说它能飞得很高,在天上鸣叫。鹤被道 家看成神鸟,在鹤前加仙,又称仙鹤。鹤的寿 命一般在五六十年,是长寿的禽类。道教故事 中有羽化后登仙化鹤的典故:传说晋时,辽东 有叫丁令威者,学道于灵虚仙,后化鹤成仙, 常回故里,鸣招城郭故人学道成仙。又说,松 是百木之长,长青不朽,千年古松之脂能变茯 苓,服食者可长生,故学道者爱在古松之下修 行。《神境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荥 阳郡南郭山中有一石室,室后有一高千丈、荫 覆半里的古松,其上,常有双鹤飞栖,朝夕不 离。相传汉时,曾有一对慕道夫妇,在此石室 中修道隐居,后化白鹤仙去。这对松枝上的白 鹤则是他们所化。这样,“松龄鹤寿”和“松 鹤长春”的吉祥图画,就衍生出许多吉祥祝寿 的图画来,成为从古至今民间美术作品和礼品 中常见的题材。
象驮宝瓶
中国古代由于战乱频繁,老百姓祈盼能过上平安日 子,所以“四季平安”、“岁岁平安”的祝福语, 连同吉祥图案,就同时产生了。四季平安的图案是 一花瓶中插着月季花。月季产于中国,俗名:长春 花、月月红,在中国有二千年的栽培史,是中国十 大名花之一。由于月季一年四季开花,在花瓶中总 会有鲜花,插换不断,“瓶”与“平”同音,插入 与安放同义,把四季常开的花朵安放瓶中,就是 “四季平安”了。“四季平安”的另一种图案是在 花瓶中插放梅花、水仙、山茶花、百合花、兰花。 这几种花,在一年四季中交替开放,并且被文人士 大夫赋予不同性格,在中国画及插花艺术中最为常 见,这一图案也称“新韶如意”,是新春祝福时常 见的年画内容及插花艺术品。与“四季平安”相似 的是“岁岁平安”。图案是花瓶中插松枝或松梅枝, 瓶下放鞭炮;松枝是四季常青之木,梅花为岁寒独 傲之花,鞭炮是旧历大年燃放用的。因此,又称 “岁寒清供”,意指迎新除旧之际最不可少的供需。 这类图案最常见于绘画。除旧迎新放炮,是很古老 的民俗活动。炮又称“爆竹”、“爆仗”,用多层 纸包裹火药,接以引线,引燃炸响,其声震耳,始 于宋代发明火药之际,民间认为能驱鬼镇妖,炸去 晦气。此活动在火药发明之前,是在节庆之日,用 火燃竹;竹爆裂有声,称爆竹。爆竹燃响炸碎,因 有“碎”字声与“岁”同音,爆竹越多,碎屑越多, “碎碎”与“岁岁”同声,称“岁岁平安”。逢年 节吉庆之日,民间都讲吃穿更新,忙活中不留神打 碎一两件器物并不少见,但为求吉利,不能责备于 人,只要连声说:“哎!岁岁平安,岁岁平安!” 就完事大吉了。
a、原始文化中的神灵观念 民间吉祥艺术图形,一方面作为原始宗教意 识中对自然神灵敬畏恐惧心理的衍生物。另一方 面它是一定社会化生存形态中驱邪、避凶、纳吉 主观意识的产物。 b、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亦称图腾信仰,是原始思维方式之 一。原始的图腾观念作为史前人类萌生的第一自 我意识,深刻影响了民族群体的生存方式和文化 模式。
二、吉祥图形的语言表达特征
1、独特的符号体系 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模式以符号为基础,属 于独立的视觉符号体系。如龙、虎成为我国 各民族共有的符号。但在不同文化区域中又 具有不同的特征。 2、含蓄、寓意、象征表现法。 3、谐音取意表达法
4、多元的造型方式
a、图形造型的完美性 中国民间美术图形追求圆满、美满、美观、和谐 内在本质,构图充实丰满,具有独特的造型方式。 从色彩上达到完美,“以色扶形”是民间美术装 饰纹 样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法。可以说追求完美 的造型本身也就是人们追求生活理想的心灵折射。
2、吉祥图形的文化内涵 a、生存与繁衍 生存与繁衍是整个民间艺术的生命主题。在阴阳 交互化生万物,生命永生不息的民族古老生命观 基础上,民间吉祥艺术形成自己通达乐观,喜庆 吉祥的文化感情特征。吉祥图形“三多”的文化 内涵是多子、多福、多寿。 b、纳福求吉 纳福求吉,是民间吉祥艺术重要的文化内涵。 c、避邪禳灾 正是由于民族原始古老的驱鬼、消灾、避邪的文 化心理作用,才促使了吉祥文化艺术的形成与成 熟。
民间美术中的吉祥图形
民间美术中的吉祥图形
1、吉祥图形的历史文化渊源 2、吉祥图形的语言表达特征 3、吉祥图形分类赏析
一、吉祥图形的历史文化渊源
1、吉祥图形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民间吉祥艺术,其本质的主题显露 着直接浓重的生命光彩,生存、生殖与繁 衍,是求祥纳吉的根本所在。天人合一, 混沌阴阳,象征隐喻,这些都是民间传统 文化惯用的思维方式和想象逻辑。
松鹤长春图
在紫禁城太和殿皇帝宝座前,有一对吉祥物— —象驮宝瓶。在明清皇帝陵寝的神道两侧,也 有汉白玉圆雕的象驮宝瓶。这一吉祥物叫“太 平有象”,也称“宝象”。 象原产印、缅、泰等佛教国家。明、清两朝, 信仰佛教的皇帝很多,把佛国进贡来的大象, 看成祥兽。在汉地佛教中,普贤菩萨的坐骑也 是大象。从明朝起,每逢皇帝有重大庆典,仪 仗中总爱用些大象。驾辇、驮宝也用它们。在 北京就有专有供皇帝仪仗驯象的人员,由锦衣 卫管理;清代归銮仪卫管理。象与驯象员都居 住在北京宣武门两侧的驯象所,就是现在的象 来街一带。象因身材高大,性格温和,善解人 意,能帮助人完成强度很大的工作,被视为力 量的象征。它四蹄粗壮,着地稳如泰山,所以 在封建统治者看来,象是代表江山稳固、社会 安定的标志。在象的背上放一宝瓶,有些瓶内 再插放五谷,寓意太平有像、五谷丰登。因为 “象”与“景像”的“像”字同音;“宝瓶” 的“瓶”字与“太平”的“平”字同音;“太” 在古汉字中与“大”同解,象背的宝瓶很大, 应称大瓶,也可称太瓶。这样“太瓶有象”就 成为“太平有像”的吉祥图案了。
c、去粗取精的概括性 概括性的方法还表现 在影像的造型上,具 有夸张、鲜明、简洁 的特点。影像造型是 以二维空间中的轮廓 造型为特征,抓住典 型动态,夸大对象特 征,选择适当角度作 夸张概括,造成强烈 的视觉张力。
d、装饰纹样的 抽象性 对生活中的物象 作抽象处理是人 们对自然物象观 察归纳的结果。
狮子绣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立国的国家。 牛则是农耕有着密切关系的家畜。中 国上古神话传说,大禹治水(相当于 诺亚造方舟时期)时,每治一处水患, 必用一雄牛镇水妖,后来在河堤湖畔, 就有以铁牛、石牛镇水妖的习俗了。 这样,牛不仅是人们从事农耕的必需, 农家有无耕牛,表示着其家境的好坏, 同时牛也成为人们心目中吉祥的象征。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 气(冬去春来,大地复苏,到了农耕 时节),在中国古代历法中,把立春 叫作打春。在这一节令的庆祝中,牛 便成为吉祥物。据历史记载,先秦时 期,立春之日,天子要率领群臣到东 郊迎春。到了汉代,先在腊月置上六 头牛于国都门外,并由耕人伴之,以 示黎民,勤于农耕,勿误天时。
春牛图
后来,耕人演变成司掌万物萌生的芒神,牛的模型 或真牛均被加以彩饰,参加丰富多彩的迎春活动。 北宋时,在立春的前一天,京城开封府要向皇宫进 献春牛(土牛),各重要衙署也置春牛(土牛)于 衙署门前,以示各级政府重视农耕。到了立春之日 的凌晨,将置于皇宫及政府各衙署门前的春牛打碎, 是为“打春”。市民争抢被打碎的春牛残片,抱回 家中,成为祛病、宜蚕、祈求丰年的吉祥物。从那 时起,迎春、打春便成为一项重要的庆祝活动,在 城市、农村展开。象征吉祥的牛,被画家及民间艺 人画成迎春的年画及彩塑在市面上出售,很受人们 欢迎。春牛图则成为年画、剪纸、刺绣等领域常见 的题材。 民间的春牛图,常画一健壮的大黄牛,芒神被画成 眉清目秀的放牛郎。芒神的穿鞋很有说头,如果是 光着脚,则预示来年雨水大,要作好防涝的准备。 如双足穿草鞋,则预示来年天旱,要农民作好抗旱 蓄水的安排。如一只脚光着,一只脚穿草鞋,则预 示来年是不旱不涝的好年景,农民们要辛勤耕作, 勿误农时。 一幅《春牛图》在人们心目中寓意着丰收的希望, 幸福的憧憬以及对风调雨顺的祈求,它是中国民间 最常见的吉祥图案,也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喜闻 乐见、长盛不衰的绘画内容。
象驮宝瓶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龙的形象在中国古代 各民族的图案中,都含有吉祥和驱邪的寓意。中 国史前神话中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洪水 成灾,天帝派“鲧治水不成,处以死罪,鲧死后 尸体三年不腐烂。天帝闻之十分惊奇,派一天将 持刀剖鲧。不料剖开鲧腹时,从鲧腹内飞出一条 黄龙,腾空而去,降而成“禹”。禹后来治水成 功,成为夏民族的首领,龙也因此成为夏民族的 图腾。 在史前神话中,还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黄 河流域与夏民族并存的还有商民族,其始祖帝喾 之妻简狄因吞食玄鸟蛋,而怀孕生“契”,契后 来成为商民族的首领,曾助禹治水,成为中国远 古时期与禹并存的治水英雄。因为契的出生与其 母吞食玄鸟蛋有关,玄鸟就成为商民族的图腾。 玄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凤,又称朱雀。中国的 汉民族是以远古时代夏族和商族人为祖先的,这 样龙凤的图腾崇拜,便从古老的汉民族波及其他 兄弟民族,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了。龙凤图案在 数千年的衍化中,被中华各民族喜爱,成为最富 有中国色彩的吉祥图案。 龙与凤被中国封建统治者所专用,是汉代以后的 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汉高祖刘邦在出生之前,其母刘媪曾梦与神游, 是时雷电大作。刘媪的丈夫在闪电光中见一蛟龙 伏于妻身上,后刘媪有孕生刘邦。刘邦当皇帝后, 国号称“汉”,说自己是龙的儿子。皇帝自称 “真龙天子”,就附会于此说。 本期所介绍的“龙凤呈祥”图案,在民间主要用 于婚庆大典,龙表示男性、凤表示女性,龙凤呈 祥表示阴阳和谐,婚姻美好。
狮子在吉祥图案中最为常见,在宫 廷、苑囿的大门前左右各呈一狮, 有铜狮也有石狮,雄师居左,脚踏 绣球,雌狮居右,足抚小狮。前者 象征权利统一寰宇,后者象征子嗣 昌盛。狮座上雕有行龙、缠枝莲、 龟背锦、如意翔云等精美图案,这 种狮座在封建社会是皇家专用的, 至于王府、官衙、宅邸门前的对狮 与狮座的雕饰规格都有严格的等级 规定。狮子作为护门神兽出现,其 典源于佛教。佛教中狮座是佛的坐 处,《大智度论.七》:”佛为人 中狮子,佛所坐处若床,若地,皆 名狮子座。“后来佛座前的狮子已 具有护法神兽的含义,这样宫殿门 前的对狮,又具驱邪镇妖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