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部分计算题

财政学部分计算题

一、土地增值税计算实例例一: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出售一幢写字楼,收入总额为10000万元。

开发该写字楼有关支出为:支付地价款及各种费用1000万元;房地产开发成本3000万元;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为500万元(可按转让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但其中有50万元属加罚的利息;转让环节缴纳的有关税费共计为555万元;该单位所在地政府规定的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计算扣除比例为5%。

试计算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应纳的土地增值税。

答:(1)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地价款及有关费用为1000万元(2)房地产开发成本为3000万元(3)房地产开发费用=500-50+(1000+3000)×5%=650(万元)(4)允许扣除的税费为555万元(5)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加计扣除20% 允许扣除额=(1000+3000)×20%=800(万元)(6)允许扣除的项目金额合计=1000+3000+650+555+800=6005(万元)(7)增值额=10000-6005=3995(万元)(8)增值率=3995÷6005×100%=66.53%(9)应纳税额=3395×40%-6005×5%=1297.75(万元)例题二:某房地产公司开发100栋花园别墅,其中80栋出售,10栋出租,10栋待售。

每栋地价14.8万元,登记、过户手续费0.2万元,开发成本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迂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等合计50万元,贷款支付利息0.5万元(能提供银行证明)。

每栋售价180万元,营业税率5%,城建税税率5%,教育费附加征收率3%。

问该公司应缴纳多少土地增值税? 计算过程如下:转让收入:180×80=14400(万元)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房地产开发成本合计: (14.8+0.2+50)×80=5200(万元) 房地产开发费用扣除:0.5×80+5200×5%=300(万元)转让税金支出:14400×5%×(1+5%+3%)=777.6(万元)加计扣除金额:5200×20%=1040(万元)扣除项目合计:5200+300+777.6+1040=7317.6(万元)增值额=14400-7317.6=7082.4(万元)增值额与扣除项目金额比率=7082.4/7317.6×100%=96.79% 应纳增值税税额=7082.4×40%-7317.6×5%=2467.08(万元)二、个人所得税新个税税率表(2011年9月1日起实行)起征点是3500元。

1.工资薪金所得额=收入-2000(或3500)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额=收入-(成本+费用损失税金)-费用标准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额=承包收入-12*2000(3500)4.劳务报酬所得额=收入*(1-20%)或收入-800 采用加成征收方式5.稿酬所得个税=(收入-800)*20%*70%或[收入*(1-20%)]*20%*70%6.特许权使用费个税;利息,股息红利个税均=【收入*(1-20)或收入-800】*20%7.财产租赁个税=(每次收入-准予扣除的项目如税金-修缮费800为限-800或(每次收入-准予扣除的项目如税金-修缮费800为限)*(1-20%)*20%8.财产转让个税=[出卖收入-购买成本(买卖过程中的税费都可以扣除)]*20%9.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计算个税均=收入*20%例题1.中国公民赵某是被境内单位派往外商投资企业工作的高级职员,2010年度他的收入情况如下:(1)雇佣单位每月支付工资、薪金10000元;(2)派遣单位每月支付工资、薪金1000元;(3)11月份购买福利彩票,一次中奖收入15000元;(4)取得保险赔款5000元;(5)赵某2009年曾购入1000份债券,每份买入价10元,购进过程中另支付的税费共计150元。

2010年12月份以每份12元的价格卖出600份,支付卖出债券的税费共计110元。

(6)受托对一电影剧本进行审核,取得审稿收入15000元。

要求: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以元为单位)(1)雇佣单位支付工资、薪金时,每月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额;(2)派遣单位支付工资、薪金时,每月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额;(3)赵某购买福利彩票中奖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额;(4)赵某取得保险赔款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赵某售出债券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6)赵某取得的审稿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案:(1)雇佣单位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0000-2000)×20%-375=1225(元)(2)派遣单位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额1000×10%-25=75(元)(3)福利彩票中奖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额15000×20%=3000(元)(4)保险赔款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保险赔款免征个人所得税,所以应纳个人所得税为0。

(5)售出债券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600×(12-10)-110-150×600÷1000]×20%=200(元)(6)审稿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5000×(1-20%)×20%=2400(元)。

例题二:假定税务机关对某研究所专家张某2012年度个人收入进行调查,经核实张某2012年1~12月份个人所得情况如下:(1)每月取得工资收入5500元,1~12月份共计66000元;(2)转让一项专利,取得收入50000元;(3)7月份出版一本专著,取得稿酬12000元;(4)9月份取得省政府颁发的科技发明奖20000元;(5)到期国债利息收入900元;(6)个人出租经营性商铺,每月取得租金收入3000元(不考虑其他税费)。

已知:在上述各项所得中,张某均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有关单位也未履行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答案:(1)5500-3500=2000(元) 2000*10%-105=95(元)工资收入全年应缴个人所得税=95*12=1140(元)(2)特许权使用费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0×(1-20%)×20%=8000(元)(3)稿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12000×(1-20%)×20%×(1-30%)=1344(元)(4)租金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800)×20%×12=5280(元)(5)省政府颁发的科技发明奖20000元免税,国债利息收入900元也是免税的。

张某2012年应纳个人所得税=1140+8000+1344+5280=15764(元),应补缴个人所得税税款15764元。

三、税收抵免例题一:某一纳税年度,甲国的居民公司A在甲国取得税前所得300万元,其设在乙国的分公司B在乙国取得税前所得240万元,在乙国享受减半征税的优惠。

甲国公司所得税率为35%,乙国公司所得税率为40%,假设甲国允许税收饶让,试计算A公司应纳甲国的公司所得税额。

分公司已纳乙国税额=240*40%=96万乙国税收抵免限额=240*35%=84万实际抵免限额=min(96,84)=84万总所得按甲国税率计算应纳税额=(300+240)*35%=189万A公司应纳甲国公司所得税额=189-84=105万例题二:假定甲国一居民公司在某纳税年度获得总所得10000万元。

其中,来自本国所得8000万元,来自乙国(来源国)分公司所得2000万元。

现计算该公司在采用抵免法时应向甲国缴纳多少税款。

1)当甲国适用税率为30%、乙国为30%,两国税率相等时,甲国政府允许该公司用已纳全部乙国所得税冲抵甲国总公司的应纳税额。

总所得按甲国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10000×30%) 3000万元分公司已纳乙国税额(2000×30%) 600万元实际抵免额 600万元总公司得到抵免后应向甲国缴纳的税额(3000-600) 2400万元2)当甲国税率为30%、乙国税率为40%时,该居民公司在乙国已纳税额在甲国得不到全部抵免,其可以用于抵免的数额仅为其乙国所得按照甲国税率计算的税额。

总所得按甲国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10000×30%) 3000万元分公司已纳乙国税额(2000×40%) 800万元乙国税收抵免限额(2000×30%) 600万元实际抵免额 600万元总公司抵免后应向甲国缴纳税额(3000-600) 2400万元该居民公司缴纳的税收总额(800十2400) 3200万元四、贫困指数贫困指数=贫困人数/全国人数例题:现在国际油价都超120美圆了,按120美圆那么石油特别收益金每桶要增收多少呢?成品油现在一桶基本要多少呢?答案:(120-55)*40%-2.5=23.5六、债券价格的调整发行价格=面值+面值*票面利率*偿还年限/1+市场利率*偿还年限=面值(1+票面利率*期限)/(1+市场利率*期限)例题:政府发行面值100元的5年期限公债,每年付息一次,票面利率为12%,但当公债发行时,实际市场利率已升至15%,则公值的发行价格应为多少?答:票利< 市利所以折价发行发行价格=100(1+12%*5)/(1+15%*5)=91.43元七、财政收入/支出的计算P78八、公债偿还国债偿债率=(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100%规定的10%的警戒线一指标反映了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收入的适应度,指标值越低,说明该国的财政偿债能力越强;指标值越高,说明中央政府支出的相当一部分是用来偿还债务的,偿债能力越弱。

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100%国债依存度一般以25%-35%为宜该比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赖发行国债筹措资金的指标。

当国债发行规模过大、债务依存度过高时,表明财政支出过多依赖债务收入,财政状况脆弱。

国债负担率=(累积国债余额/ 年度国内生产总值)×100%这个指标反映着国家累积债务的总规模,是研究控制债务问题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

一国的GDP值越大,国债负担率越小,则国债的发行空间越大。

国际上尚未有一个得到普遍认同的控制线标准。

一般而言,该指标控制在45%以内比较理想。

居民应债率=(当年国债余额/当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0%国债发行取决于居民应债力(特别是在我国,主要对居民发行。

)如果国债能够以市场利率发行,说明国债发行并没有超过界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