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6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6

健康领域
1、身体素质:是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应,是表现一个人能有效的活动的一种能力,有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

2、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

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或理解为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

3、体育游戏活动方式:是体育游戏结构要素或主要成分之一,是实现任务的途径,是活动的组织和联系方法。

4、体质群体评价:是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体质发展的总体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增强体质有关的指导性建议。

5、体育课的结构:指组成一堂课分为几个部分,各个部分的时间分配,以及教学进行的顺序、教师和儿童活动的组织内容等。

6、体质测定:指选择一些客观,有效和切实可行的项目指标,运用科学的测量手段,采取严谨和科学的测试程序,对人的体质特征进行测量的过程。

7、体育课一般密度:指体育课中合理运用的时间和课的总时间之比。

8、学前儿童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遵循0到6、7岁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以增强其体质,发展身心素质和初步运动能力,提高他们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的体育活动。

9、灵敏素质:在复杂的条件下,对刺激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灵活控制身体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10、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
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
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
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
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11、体育:指现代体育,是
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
种社会活动,旨在增强人的
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12、学校体育:是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即按照年轻一代生长
发育的特点与基本规律,以
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增
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位目
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
动。

13、基本动作:即人体的基
本活动能力,指人们在日常
生活中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身体运
动的技能。

14、体育游戏:也称运动性
游戏或活动性游戏,可以使
幼儿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锻炼幼儿身体,培养幼儿良
好的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15、感觉统合失调:指进入
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
不能再中枢神经有效地进
行统合处理,大脑对身体各
器官失去控制组合能力。

16、口吃:是儿童语言障碍
中常见的现象,它表现为正
常的言语节律受阻,不自觉
的重复某些字音或字句,发
音延长或停顿,伴有跺脚、
摇头、挤眼、歪嘴等动作才
能费力地将字讲出。

17、退缩行为:指孩子表现
胆小、害怕、孤独、退缩,
而无精神异常的一种行为
障碍。

18、遗尿症:指儿童5岁以
后,仍然经常性不自主地排
尿,大多数发生于夜间,称
为遗尿症。

人类能有意识的
控制自己地排尿,需要大脑
皮层发育到一定程度。

19、全面性原则:指儿童身
体运动过程中,应该选择和
安排全面、多样的活动内容
和方法,促进学前儿童全面
和谐的发展。

20、经常性原则:指幼儿园
体育活动应贯穿在幼儿的
每日活动之中,避免“三天
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

21、适量性原则:指在组织
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活动时,
教师应注意合理安排、调节
幼儿的身体和心理所承受
的负荷量,以达到最佳锻炼
效果,提高身体运动的机
能,保证身心和谐发展。

22、多样性原则:指学前儿
童体育活动应灵活运用多
种内容、多种形式和多种方
法来展开。

23、需要性原则:指饮食营
养教育应关注学前儿童发
展的需要。

24、可行性原则:指饮食营
养教育活动应适合学前儿
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25、安全性原则:指饮食营
养教育应保证学前儿童的
安全和健康。

26、一致性原则:指饮食营
养教育对学前儿童的要求
应前后一致、家园一致。

27、直接性原则:指饮食营
养教育应尽可能是学前儿
童直接感知。

28、整合性原则:指饮食营
养教育的内容、方法、场所
和途径等选择应尽可能全
面而整合。

29、讲解演示法:指教师通
过具体而形象的向学前儿
童讲解初浅的饮食营养知
识,并结合实物或模型加以
演示,从而帮助学儿童尽快
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提
高学前儿童对饮食营养的认知水平。

30、行为练习法:指学前儿童对应经学习过得基本动作、基本生活技能进行反复练习,从而加深印象,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31、讨论评价法:指教师通过安排语言交流活动,让学前儿童参与饮食营养教育过程,为他们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自己得出结论提供机会,从而帮助他们掌握饮食营养知识。

32、实践操作法:指教师设计多项与饮食营养教育有关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参与,使他们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自觉接受教育。

33、游戏法:指教师利用学前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丰富他们关于营养的感性知识,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34、情景表演法:指教师或学前儿童就特定的生活情景、故事情节等加以表演,然后让学前儿童思考、分析情景中所涉及的饮食营养教育的问题。

35、生长发育: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细胞间质的增加。

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发育则比较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各方面的改变,是质方面的改变。

36、肺活量:指受测者在深吸气后能够呼出的最大空气量,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呼吸肌的力量和肺的容量及其发育状况。

37、健康教育: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
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
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
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
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
育效果作出评价。

38、晕厥:指因短时间大脑
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觉。

常因
疼痛、精神过度紧张、闷热、
站立时间过久等引起。

39、蛋白质的互补:指集中
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经
混合,营养价值提高,这种
情况称为不同蛋白质的互
补。

40、优质蛋白质:指动物性
食物的蛋白质与豆类(大
豆)蛋白质所含的必须氨基
酸比较齐全,称为全职蛋白
质,其营养价值及吸收利用
率都比较高。

41、易感者:指机体内缺乏
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或
免疫力较弱,病原体侵入后
可能发病的人。

42、传染病:指生物性病原
体进入人体,破坏机体的平
衡,病在人群中传播,引起
流行,称为传染病。

43、肥胖症:指因过量的脂
肪储存使体重超过正常的
20%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
病称为肥胖病。

超过标准的
20%到30%者为轻度肥胖
症;超过30到50%的为中
度肥胖症,超过50%以上者
为高度肥胖症。

44、徒手操:指由身体各部
位(上肢、下肢、躯干)互
相配合做出的有节奏有规
律的举、振、屈伸、跳跃等
动作所组成的单个动作或
成套动作。

45、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
习(包括各种基本动作)为
主要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
式,以发展身心为目的的一
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的活动。

具有锻炼身体;富
于娱乐,丰富生活;发展智
力和陶冶情操的特点。

46、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
对大气、水质、土壤和食物
的污染,并达到致害的程
度,以及噪声、恶臭、放射
性物质等对环境的损伤。

47、游戏疗法:是以游戏座
位治疗的手段或方法帮助
学前儿童处理恐惧、愤怒、
敌意等情绪障碍的一种途
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