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大纲格式要求

教学大纲格式要求

附件4:教学大纲要求——选自《玉溪师范学院教学指导手册》(一)教学大纲编订的基本原则1、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确定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课程教学大纲要在实现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处理好课程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关系,便于教学计划中课程结构、体系的整体优化。

2、体现科学性、思想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课程教学大纲所列的内容和观点要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并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突出重点难点,采用“启发式”教育,贯彻“少而精”原则。

每单元或章节的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与要求,要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以方便学生参考学习。

4、做到规范与灵活相统一。

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基本要素(包括前言部分、各章节或单元的学习目的、课程内容、重点难点提示、思考与练习、阅读书目)要齐全完整,并做到难易适度,文字严谨,意义明确,名词术语规范。

格式应尽量与本意见中的参照格式相统一,但各部分的形式可灵活安排。

(二)课程教学大纲基本内容和格式要求课程教学大纲的结构包括前言和主体两个部分。

1、前言部分前言部分是对本门课程的内容、性质,设置的目的要求所作的总体概述与说明。

具体内容包括;(1)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地位:指明本课程的学科性质,明确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任务和作用,以及本门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所处的地位;(2)知识要求:明确本门课程对知识的基本要求,以及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分工、配合与衔接;(3)能力要求:明确通过本门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和方法;(4)本门课程总学时、学分、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选用的教材及参考书目、课程教学进程总体安排等。

2、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对各章节(或单元)内容的提示与教学安排。

即以每章为单元,按照教学顺序排列本门课程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具体内容包括:(1)课程总体要求说明本课程的性质,是属于公共课(选修\必修) 、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必修)等;本课程在能力培养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对实现人才培养方案所起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2)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要求除课堂讲授外的各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作业、实验实践、课程设计、课外教学等。

实验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和课程设计环节的基本要求,可依据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简要写明实验的名称、主要内容和课程设计采用的方式(如编写程序、综合实验等);作业的基本要求,主要写明布置作业的类型(如计算题、问答题、综合设计题、小论文等)及各部分的比例;课外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写明课外教学的形式(如参观、调查等)。

对实验、实习、上机、设计、课堂讨论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需作出明确要求,并确定适当的学时。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指出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4)考核方式说明该课程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考查形式是笔试、口试、操作、开卷还是闭卷,学期成绩的评定标准:平时、作业、实验、期中、期末各占的百分比。

(5)教学参考书目列出3—5本获省、部级以上奖和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新教材以及有特色的公开出版的自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并写明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等。

(6)各章节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章节说明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基本要求、学时分配、重点、难点和教学方式。

教学的基本要求按四个层次进行描述,即“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四个层次。

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趋势,包括必要的记忆。

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和归纳。

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应用。

综合应用:是指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

3、教学大纲规范格式:四年制普通本科хх专业(师范类/非师范类)课程教学大纲ххх学院хх年хх月目录1. 《хх》课程教学大纲............................................. ×2. 《хх》课程教学大纲............................................. ×3. 《хх》课程教学大纲............................................. ×4. 《хх》课程教学大纲............................................. ×5. 《хх》课程教学大纲............................................. ×6. 《хх》课程教学大纲............................................. ×7. 《хх》课程教学大纲............................................. ×8. 《хх》课程教学大纲............................................. ×9. 《хх》课程教学大纲............................................. ×10.《хх》课程教学大纲............................................. ×11.《хх》课程教学大纲............................................. ×12.《хх》课程教学大纲............................................. ×13.《хх》课程教学大纲............................................. ×14.《хх》课程教学大纲............................................. ×15.《хх》课程(专业)综合实习大纲................................. ×《хх》课程教学大纲(四号黑体居中)一、基本信息(小四号黑体,下同)课程编号: хх课程名称:хх英文名称: хх课程性质: хх总学时:хх学分:хх适用对象:хх专业本х年级学生先修课程:хх二、编写说明(小四号黑体,下同)(一)课程的性质(小四号黑体,下同)指明本课程是××专业的公共必(选)修课、通识必(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选)修课等,即课程在本专业、学科中的地位。

(小四号楷体,下同)(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课程教学所需达到的目标(按照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分别列明),以及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对课程教学环节的要求(包括理论课时;课堂实践、实验、上机课时;课堂实践课时的具体安排意见等)。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跨×个学期,分为《××》、《××》、《××》和《××》×部分。

本课程重点是××;掌握××, 培养××;难点是××。

《××》的重点章节是第×章、第×章、第×章。

难点章节是第×章、第×章。

《××》的重点章节是第×章、第×章、第×章。

难点章节是第×章、第×章。

《××》的重点章节是第×章、第×章、第×章。

难点章节是第×章、第×章。

《××》的重点章节是第×章、第×章、第×章。

难点章节是第×章、第×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以××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的教学活动。

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激发学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策略、方式与手段。

根据××,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五)实践环节1.课程实践2.主要内容与要求积极参加××,提高学生的××,提升××知识,锻炼××技能。

参加××,提高学生的××能力。

3.学时分配:××学时。

(六)教学时数分配表《××》教学时数分配表(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专业学生的××课,与其它课程是××的关系,旨在××××××××××××××××××××××××××××××××××××××××(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册),××,××出版社,××(年份)参考书:1.《××》(××册),××,××出版社,××(年份)2.《××》(××册),××,××出版社,××(年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