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 用电源、负载、开关和导线可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2. 全电路是指包括内电路。
外电路两部分组成的闭合电路的整体(√)3. 电压的方向是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4. 在分析电路可先任意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再根据计算所得值的正负来确定电压的实际方向(√)5. 再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列节电流方程式时,若解出的电流为负,则表示实际电流方向与假定的电流正方向相反(√)6. 全电路欧姆定律是指, 在全电路中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 与整个电路的内外电阻之和成反比 (√)7.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表明流过任意节点的瞬间电流的代数和为零(³)8.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数字表达式为∑ (IR=E) =0(ㄨ)9.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数字表达式为 (√)10. 在下图所示的节点 b 上符合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式子是 (³)11. 如下图所示的直流电路,已知 E1=15V, E2=70V, E3=5V, R1=6Ω,R2=5Ω, R3=10Ω,R4=2.5Ω, R5=15Ω, 则支路电流 I 5为 2A (√)12. 应用戴维南定理分析含源二端网络,可用等效电阻代替二端网络(√)13. 戴维南定理最适用于求复杂电路中某一条支路的电流(√)14. 一含源二端网络测的短路电流是 4A ,开路电压为 10V ,则它的等效内阻为 40Ω(³)15. 与一电流源并联内阻为 2Ω,当把它等效变换成 10V 的电压源时,电流源的电流是 5A (√)16. 一电压源的电压是 20V ,串联内阻为 2Ω,当把它等效变换成电流源时,电流源的电流是 40A (³)17. 如下图所示,如果 R1=0.2Ω, R2=0.2ΩE1=7V,E2=6.2V,R3=3.2Ω, 则流过 R3的电流是 2A (√)18. -如下图所示,已知 E=30V, R1=1Ω, R2=9Ω,R3=5Ω,则开路电压 U0为10V (√)19. 复杂直流电路指的是含有多个电源的电路(³)20. 叠加原理是分析复杂电路的一个重要原理(³)21. 节点电压法是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节点电压方程,从而解得。
(³)22. 回路电流法是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回路电压方程从而解得(³)23. 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设 E1=5V,R1=10ΩE2=1V,R2=20Ω, R3=30Ω, 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为 I1=0.2A,I2=-0.1A,I3=0.1A(√)24. 正弦交流电压 u=100sin(628t+60˚) V ,它的频率为 100HZ (√)25. 关于正弦交流电响亮的叙述中“幅角表示正弦量的相位”的说法不正确(√)26. 正弦量中用向量形式表示在计算时要求幅角相同(³)27. 如下图所示,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为 14.1mV (³)28. 如下图所示,正弦交流电角平率为 3.14rad/s(√)29. 如下图所示,正弦交流电的初相位是 2π(³)30. 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等效复阻抗的计算在形式上与电阻串联或电阻并联的等效电组计算是一样的 (√)31. 串联谐振时电路中阻抗最小,总电流最大(√)32. 并联谐振时电路中总阻抗最小,总电流最大(³)33. 某原件两端的交流电压超前于流过它的交流电流,则该元件为容性负载(³)34. 在 R — C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角,既与电路元件 R 、 C 的参数及电源的频率有关 (³)35. R — C 串联电路的电路总阻抗为 R+jwC(³)36. R — L 串联电路的电路总阻抗为 R+jwL.(√)37. 某元件两端的交流电压相位超前于流过它的电流 90˚,则该元件为电感元件(√)38. 在下图中各线圈的电阻和电感、电源端电压、电灯的电阻及交流电的频率均相同, 最亮的灯是 a 灯 (√)39. 两个阻抗并联的电路它的总阻抗为 Z=1/Z1+1/Z2(³)40.R—L—C并联电路的谐振条件是wL=1/wC(√)41. 对称三相负载三角形联结时,相电压等于线电压且三相电流相等(√)42. 在负载星形连接的三相对称电路中,相电流的相位滞后线电压 30˚(³)43. 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供电系统中,线电压是指相线之间的电压(√)44. 三相对称负载,作△联结,若每相负载的阻抗为为 38Ω,接在线电压为380V 的三相交流电路中,则电路的线电流为 17.3A (√)45. 额定电压都为 220V 的 40W 、 60W 和 100W 的三只灯泡串联在220V 的电源中,它们的发热量由大到小排列为 100W 、 60W 、 40W (³)46. 三相交流电路中,总功率为 P=3UpIpcosﻪ (√)47. 三相不对称电路通常是指负载不对称(√)48. 三相三线制测量电路总功率值可以用二表法来测量(³)49. 三相四线制不对称负载测量电路总功率可以用二表法来测量(³)50. 工厂为了提高 cos ,常采用并联适当的电容(√)51. 为了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可采用的措施是降低供电设备消耗的无功功率(√)52. 当电路的状态或参数发生变化时,电路从原稳定状态立即进入新的稳定状态(³)53. 电感元件在过渡过程中,流过它的电流不能突变(√)54. 电路产生过渡过程的原因是电路存在储能元件,且电路发生变化(√)55. 电容在过渡过程中,电容两端电压不变。
(³)56. 电容元件换路定律的应用条件是电容的电流 Ic 有限(√)57. 电感元件换路定律的应用条件式电感的电流 Il 有限(³)58. RL 电路过渡过程的时间常数 t=R/L(³)59. RC 电路过渡过程的时间常数 t=RC(√)60. 分析过渡过程的三要素法中的三要素为 f (0+) 、 f (∞)和τ(√)61. 高低压供电系统通常有高压电源进线、高压配电所、高压配电线、变电所、低压配电线等组成(√)62. 对于用电设备容量在 250KW 及以下的供电系统,通常采用低压供电,只需设置一个低压配电室(√)63. 衡量供电系统的质量指标是电压波形和频率的质量(³)64. 电力负荷按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分为三级(√)65. 在变配电所中,通常把变压器一次侧的电路称为一次回路,变压器二次侧的电路称为二次回路(³)66. 380/220V的配电系统中一般采取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³)67. 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中性线的功能是连接使用相电压的单相设备、传导三项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和单相电流 (√)68. 380/220V配电系统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氛围 TN — C 系统、 TN — S 系统和 TN — C — S 系统, 统称为 TT 系统(³)69. 三相五线制系统中的 PE 线成为保护接零线(√)70. 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与系统中的 PE 线或 PEN 线可靠的连接称为保护接零(√)二.单项选择题1. 用电源、 (B )和负载可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路。
A. 电感B. 导线C. 电阻D. 电容2. 用开关、负载。
(B) 和导线可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路A. 电感B. 电源C. 电阻D. 电容3. 全电路是指包括内电路、 (B )两部分组成的闭合电路的整体A. 负载B.外电路C.附加电路D. 电源4. 全电路是指包括内电路、外电路两部分组成的(C )A. 电源电路B. 全部电路C. 闭合电路的整体D. 电源和负载电器5. 电压的方向是(C )A. 和电动势的方向一致的B. 和电位高低无关的C. 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D. 由低电位指向高电位6. (C )的方向是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A. 电动势B. 电位C. 电压D. 电源内电场7. 在分析电路时可先(A )电压的参考方向,再根据计算所得值的正负来确定电压的实际方向。
A. 任意设定B. 根据电位的高低设定C. 按规定的方向设定D. 根据已知条件设定8. 在分析电路时可先任意设定电压的(D ) ,再根据计算所得值的正负来确定电压的实际方向。
A. 方向B. 大小C. 假设方向D. 参考方向9. 再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列节点电流方程式时,若解出的电流为正,则表示(D )A. 实际方向与设定的电流正方向无关B. 实际方向与假定的电流正方向相反C. 实际方向就是假定的电流方向D. 实际方向与假定的电流正方向相同10. 再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裂解电流方程式时, 若实际电流方向与假定地电流正方向相反, 则解出的电流为 (B )A. 为零B. 为负C. 为正D. 可正可负11. 全电路欧姆定律是指,在全电路中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C )成反比A. 整个电路的内电阻B. 整个电路的外电阻C. 整个电路的内外电阻之和D. 电源的内阻12. 全电路欧姆定律是指:在全电路中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呈正比,与整个电路的内外电阻之和(B )A. 成正比B.成反比C.成累加关系D. 无关13. 基尔霍夫的第一定律是表明(C )为零A. 流过任何处的电流B. 流过任一节点的电流平均值C. 流过任一节点的瞬间电流的代数和D. 流过任一支路的电流14. (C )是表明“流过任意节点的瞬间电流的代数和为零”A.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B. 叠加原理C.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D. 戴维南定理15. (B )定律的数字表达式是∑ IR=∑ EA. 基尔霍夫电流B. 基尔霍夫电压C. 基尔霍夫电动势D. 基尔霍夫电感16. 任一回路中各段电压之间的关系符合数字表达式∑ IR=∑ E ,称为(A )A.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B. 叠加原理C.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D. 戴维南定理17. (A )定律的数字表达式是∑ I 入 =∑ I 出A. 基尔霍夫电流B. 基尔霍夫电压C. 基尔霍夫电路D. 基尔霍夫电场18. 任意节点中各段电流之间的关系符合数字表达式∑ I 入 =∑ I 出,称为(A )A. 基尔霍夫电流B. 基尔霍夫电压C. 基尔霍夫电路D. 基尔霍夫电场19. 如下图所示的节点 a 上符合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式子是(A )A.I5+I6-I4=0B.I1-I2-I6=0C.I1-I2+I6=oD.I2-I3+I4=o20. 如上路所示的节点 c 上符合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式子是(D )A.I5+I6=I4B.I1=I2+I6C.I1+I6=I2D.I2+I4=-I321. 如下图所示的节点,已知 E1=15V, E2=70V,E3=5V,R1=6OΩ, R2=5Ω,R3=10Ω,R4=2.5Ω,R5=15Ω, 支路电流 I4为(C )A.5AB.2AC.6AD.8A22. 如上图所示的直流电路, 已知 E1=15V,E2=70V,E3=5V,R1=6Ω,R2=5Ω,R3=10Ω,R4=2.5Ω,R5=15Ω, 支路电流 I2为(D )23. 应用戴维南定理分析 (C),可用等效电源代替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