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讲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及其一般程序

第五讲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及其一般程序

第五讲 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其一般程序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学内容

陈述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 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一、概念及其内涵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 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 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 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 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五)设计教学程序:实现目标的路径
1、设计问题情境(根据具体学科需求) 2、设计引导性问题(大问题)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3、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
案例:科学课
教学目标: 1、探究毛细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2、培养学生进行科学观察和提出假设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 的方法。
(3)哪些内容是不教就会的
(4)学生在相关知识的学习或思考方法上的积累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数学:一个知识点,一个例题(定义—性质—定理—应用)
两 位 数 减 两 位 数 退 位 减 法
杭州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1、退位减法 2、估算 3、三位数减 两位数的退位 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教学内容特点 学生特点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学设计内容 1、确定教学目标 2、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起点-终点) 3、组织和安排教学要素: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学生
教学内容 4、制定实施方案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一)确定教学目标:要达到的目标 (二)选择教学方法、手段与策略:手段与工具 (三)设计教学程序:实现目标的路径 (四)形成教学方案:教学设计的书面化
相同数位对齐(不退位) 从个位减起(口算差异) 退一当十(新知识) 判断是否需要退位 退位后十位的变化 计算结果的表示
如何让学生理解为什么
独立运算过程中常出 现的错误有哪些?
杭州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教学程序
一、呈现情境——形成数学问题——完整地表达
二、让学生计算62-41——追问(复习减法法则)
三、让学生尝试计算62-48——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随意,想到什么教什么,什么好教教什么
同类知识,教学相同
杭州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游记教学三部曲
(1)作者的游踪 (2)所见、所闻、所感 (3)优美的词句
《游黄山》、《泰山观日出》、《登富士山》
……
杭州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2、定位教学目标:学生的经验与知识 关注内容 (1)学生对相关主题已经具备的经验 (2)学生关于相关内容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
小学教材的编排特点
小学教材编排特点:点状知识、演绎呈现 优势:现成结论——记忆运用,教学效率高 缺陷:学习容易沦为机械记忆;抽象(理解难度大); 消解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的过程 容易出现的问题:内在关联性弱→ 容易求全或随意
语文:一篇篇课文(专题结合构成单元)
容易出现的问题
兼顾选文的方方面面,试图将涉及的内容一网打尽
4、设计教学评价。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二)教学设计的具体工作
1、设计教学目标:从分析教材开始 理想状态(1)教材的知识体系(系列、年段;横向、纵向) (2)教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已学习的相
关内容,将来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
(3)本教学知识内容的内在关联 (4)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价值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二、火眼金睛(算理)
87 82 - 53 - 53 4 9
7 1 71 - 6 - 36 5 5
44 - 27
三、挑战自我
7 6 _4  ̄ ̄ ̄ ̄ 2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六)形成教学方案:教学设计的书面化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高”物品的共同特征
“缝隙”,这就是“毛细
现象”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假说与实验:简约因素,
③ 有学生发觉:管子越 细、缝隙越小,爬得越高, 设计实验;检验假说, 还得到一条漂亮的曲线
能否做做试验?
④ 解释生活中、自然界
会应用:酒精灯的芯, 月季花的颈
中的毛细现象
案例: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理解并独立运算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案例】一堂科学探究课:“水能爬高吗?”
学习毛细现象的知识,改变以往只是告诉事实的方 法,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 ① 玻璃棒、粉笔、细 沙柱、玻璃细管、宣纸 插入有色液体中 ② 用放大镜观察“能爬 观察与分类:科学探究的
第一步,分成“能爬高”、
“不能爬高”两类
寻找共同特征:“小孔”、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学设计定义的内涵

理论依据:现代教学理论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
“教学是传授人类积累的知识的活动” “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观念决定 教学设计立场
“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活动” “教学是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获得知识与精神成长的过程”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依据教学内容的互动过程”
四、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口算、圈划、估算、笔算
(追问——思维过程外化——算理:退一当十、退位点)
五、计算62-9,巩固算理和计算过程,板书法则,小结 六、练习:细心计算(熟练)、比较(巩固法则) 挑战自我(灵活运用)
杭州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一、细心计算(算法)
44 8 0 64 78 53 - 27 - 75 9 66 43
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有序安排教学诸要素,
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二、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一)教学设计需要解决四个基本问题
1、制订教学目标,并尽可能用具体可观察的、可测量的语言
表述教学目标。这是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2、分析教学任务,即确定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到教学目标之间 需要获得的能力及其关系。 3、分析与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从数学知识角度看
数位对齐 从个位算起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上借一当十再减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从教材知识体系看(已学过)
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两位数减整十数 整十数减整十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定位在哪里?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3、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在知识体系及学生经验中的 具体位置,设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具体包括 (1)选择并确定教学内容:哪些是学生可能已经会的、哪
些是要教要学的、哪些原来内容的拓展加深、哪些内
容可以留待以后讨论 (2)教学内容所蕴涵或所承载的知识、技能、方法等 (3)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性质:计划(预设)
教学内容:初步认识动词-ing形式 方案:分类呈现词尾变化不同的动词 课堂实践:当老师呈现一幅“大象快步走”的图片时,学生 出现了分歧:大象在跑
案例: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简单地说,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观念、
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风格,
(三)教学目标设计程序

确定教学的起点(内容)
已有知识 生活经验 能力特征
分解
知识 技能 情感
依 据
课 程 标 准
参照
目标层次
确定 确定 编写
对象
方法与过程
课时教学目标
(四)选择教学方法、手段与策略 1、了解教学方法、手段、策略及其适用范围 2、根据学生经验、学校条件、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 方法、手段与策略
相关主题